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不外如是 / 二十六、黄帝之后第一圣人

二十六、黄帝之后第一圣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监国不好当,尤其是监国时权力太大,皇帝基本不管事的那一种。
  商周二朝竟然都如此相似,也都留下了很大的争议,历史总在猜测监国是否是篡位不成的说法,这种说法包括对商时的伊尹,以及此时的周公。
  可是周公的争议却比伊尹要少的多,一方面名正言顺,伊尹是外人,而周公是兄弟,如果按照即位顺序以及个人威望,周公本身即位都没什么争议。
  而在这种顺位之下,在天下已无对手的时候还能还政于成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若要是论周公姬旦的功绩,实在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那可是必考科目。
  尚书对周公的功绩做了一个概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一年救乱,是说文王准备起事,但不幸身先死了,周公就辅佐武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将周治理得井井有条,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
  二年克殷,就是指辅佐武王推翻殷商的历史。
  三年践奄,是第二次对殷用兵,将殷商的遗民和反对势力一网打尽,也就是武庚之乱这段。
  四年建侯卫,是指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并且给他们定下了势力范围和登基高低。
  五年营成周,也就是与召公一起营建新都洛邑,并且组织诸侯朝拜。
  六年制礼乐,这个其实不好用时间来衡量,是指他开创儒家礼乐管理的先河。
  七年七年致政成王,这个最为难得,是大权在握而主动交还政权的行为,从这一点而言,他对于权力的欲望,相比绝大多数因为权位而生死相残的皇族完全不同,也是他真正成为圣人的亮点。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一个妈生的那一种。
  我们知道古代这些公侯,后代都有很多,周公就有十多个兄弟,这其中文王最喜欢的是伯邑考,只可以很早被纣王杀掉,而最有能力的是武王姬发,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枪。而周公旦,我们认为他可能是最像父亲的一个。
  据说周公从小就恭敬孝顺,和父亲兄弟们的关系都处的很好,差不多是人见人爱的那一种,这从后来他处理武王、成王等的关系情况来看,应该是具备善良和守规矩的本性,倒不见得是有好的东西全部往圣人身上安插这样狗血的套路。
  周文王用文这样的谥号,是说他的功绩,主要在文的方面,在于让老百姓安定富裕,让国家稳定发展这些方面,也体现出他在各种文化艺术等等方面的突出,是以修德修政为核心的得人心的君主。而这个文,更在在周公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
  文王吸纳贤士,渭水边亲自邀请姜太公,同车而回;伯夷叔齐那么硬气的人,听到文王之名还要来投靠,听说文王崩死武王即位,掉头就走,都能说明文王天下归心,而武王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不过周公继承了这点优良传统,弥补了武王的不足。他在封为鲁国公的时候,因为周王室离不开他,所以就派儿子伯禽去担任,临走时和伯禽说一段话,大意如下:
  以我现在的地位,应该没什么能够影响我了吧,可是我洗头发的时候,可能需要抓住头发三次抬起头来,我吃饭的时候,可能需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可能有人来拜访我,咨询我,我必须以最谦虚的姿态面对他们,不敢怠慢,生怕因此而影响贤人的看法……
  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且不说大人物出行那些鸣锣开道的行为,很多时候一个机关的小办事员就能高高在上,将别人挡在门外的做法,与古代的贤人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今天我们流传了一个成语,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这件事。天下归心这个词,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文王的时候。
  文王将传统文化之中的卦象一门发扬光大,周公在建洛邑的时候,也通过卜卦来确定事情的可行性,看位置和方向,这是对于父亲手艺的传承了,而其他的儿子们,大概忙于征战管理,可没能体现出这样的才能来。
  学问最忌驳杂不精,周公的驳杂前所未有,可偏偏样样皆精,甚至包括武王最引以为傲的武功。
  伐纣这件事,我们可以将功劳归于武王和老姜身上,但武王也仅仅是推翻了纣王,第二年就离世而去了,殷并没有被完全灭掉,逃到奄地的飞廉,以及后来反叛的武庚和三叔,那可都是周公的功劳。
  平定了这些较大的叛乱之后,周公对军队进行了收编,建立了一支八师,主要镇守在新都洛邑,保卫天子,称为成周八师;又收编原来驻守在殷故地的军队,建立了殷八师;这两支队伍都在新都洛邑附近。
  而原来文王发祥的地方,现在文王他们归葬的宗庙,那里叫做镐京,算是周的老家,周公自己也住在那里,他建立了一支西六师,有史可查的记载,这三支军队达到了十万人的规模,而且都是天子亲自委派的心腹掌管,和御林军差不多。
  可见周公所建立的武功,即使比起武王来也是在不遑多让。
  周公制礼,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之一。礼发源极早。“礼”字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最早应该是指对于神的祭祀之礼,在夏商之时,礼也主要起到这个作用,以祭祀天地,来强调自己是奉天应人的一种手段,每次礼的细节,都记录在那些青铜器之上。
  周公的礼就丰富多了,他的礼,主要体现在根据不同的等级身份,制定尊卑、长幼和亲疏之间的行为规范,就是社会中的不同规矩,慢慢形成了社会制度和法令。这个礼管得很细,包括什么人穿什么衣服,站什么位置,什么发言顺序,也包括婚丧嫁娶,同姓不通婚,以什么样的礼仪规格接待等等,换到今天的话说,那叫讲政治的体现。
  周公制礼,执行从自己着手,他建立了嫡长子、长子等的接位顺序,成为后来几千年的皇族即位规矩,虽然免不了依然有争斗,可是大部分还是遵循这个规矩,可以说避免了无数的流血牺牲,他自己率先将大位还给成王,做出了榜样,可谓是功在千秋。
  周公将礼和乐联系在一起,什么样的礼,配什么样的乐,天子用的什么舞乐,诸侯用什么舞乐都有规定。后来的孔子,因为看到鲁国用了超过编制规格的舞乐,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叹息来,就是在感叹周公制礼,可是作为周公的封地直系子孙却坏不臣之心的悲哀。
  周公的礼乐,规范了整个社会体系,创造力量成康之治的盛世,开启了儒家礼德的先河。
  只可惜我们今天所传说的周公之礼,大家所了解的,也就是男女之间的那回事而已。
  周公是经历过战火,甚至有时候还被纣王逼得无处藏身,他见惯了下层人民的艰难,所以和文王一样,他也关注百姓的生存,特别是那些被战火摧残的区域。
  《康诰》《酒诰》《梓材》,就是周公对被征服地区的政治方略,是告诫接管这些区域的人,应该多多关注底层人民的生计,而《多士》是对待迁到洛邑的殷顽民的政策,主要还是劝说大家顺应天命,休养生息,国家和政府会给你们合理的安置……
  贾谊曾经说文王有大德,但是功未成,武王有大功,但是治理未成,而这两代君王未能完成的事情,都在周公手上一人完成了。更可贵的是他还不骄傲,老老实实守着自己做臣子的本分。
  孔子在看到很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时,也会发出感叹,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是借周公的德行,表达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
  如果要在孔子之前选一个圣人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周公,不仅仅是功绩,更重要的是德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