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请和一杯咖啡,一起听我胡说八道 / 第十章青春的“赢家”

第十章青春的“赢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讲道理,相比那些被“FFF团”觑觎已久的“双生群体”,我更加佩服的是从黑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又步入新的“恋情”中的人!
  且不说这种情感的存在意义,至少它的本质还是与伪物脱不了干系的。
  “一次成功的恋爱直到生命尽头,或者一次实验性恋爱然后分开,但是分开之后还是会有继续的。再者就是一次失败的恋爱但是还是坚持。而我不一样,我失败后决定不再麻烦丘比特了。”大老师在“恋”方面的观点还是很大程度上和黑历史进行了干涉的。所以,他坚信真物也是可以摧毁黑历史的存在误差,同时保护自己不再受到“恋”的诱惑。
  但尝试总是会有所尝试的,青春中的“恋”总是会有失败的,表白失败也好,恋爱失败也罢,都是一个阶段性的。只有少数情况是至头至尾都是成功或者失败的。
  不论是正在开启新“恋”的双生群体,还是对此依旧抱有不灭的幻想的单身群体,其实都是受到了黑历史的蒙蔽,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答案,而是仅仅注意到结果是失败。一个阶段性的失败结果无疑是新的阶段的开端,尤其是在学生时期三年一届的时候更容易感觉到。时隔一久,就会出于无奈地把之前的事给选择性遗忘。因为没人愿意拖着不好的往事继续生活,即便自己曾经发誓不留遗憾,但是谁也拦不住自己现在所误差的还是会被未来给抛弃。
  即便是佛,也是会有成佛前的七情六欲,所以,孤独的人在谱写自己美好的白色调的彩色未来的蓝图时还是会被迫地去接受自己的过去。始终流连在对“这一次”或者“下一次”命运邂逅而幻想着就是触及真物前最难应对的麻烦。
  麻烦的问题本身就是麻烦,而解决这种唯独出现在“青春期”的麻烦,最佳办法就是将其——融化!于是,很多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开始吐槽:如果能融化的话,还犯得着如此嘛,正因为是放不下,割舍不了。所以才会不知不觉中把它嵌入了自己的青春,任由它在自己最为美好的年华里留下一道伤疤,然后自欺欺人地说:“青春没有恋爱怎么完美,即便失败或者伤害,但这才是青春!”
  像这样的伪物言论简直可以不要再多了,若是与其他个体和集体时也是如此,人们也不经常用:“问题不大,这是可避免的,之所以无法避免,也正是因为我在成长!”这一类的语言进行心理上的**。可是这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在没有得到自己真实想要的东西罢了,而再多坚定的“青春论”只不过是大众心理的“青春成长史”。
  话尽词不穷,语断意不动。有的人觉得我是在兜着圈子,宣扬自己的虚实参半的理论。但其实他们自己心里有着疑问,却懒于解决问题,疲于面对麻烦,然后以此为借口来逃避和隐藏问题。即使这个问题的源泉就是自己的内心没有清楚真实想要的东西,但就是选择继续敷衍自己。甚至还有人无法表达心中的想法,沉默不语。可是,没有语言就无法传达,有了语言又会误解。就像是你可以清楚地学明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思想,却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圣经和佛经等大世界理论。那么话说回来,你们在对自己的追问中寻知了些什么?
  对于恋,当初想要什么?现在想要什么?是否还需要?
  当初想要的,往往被人称之为“幼稚”,就像是过去的人物和过去的关系感情都是幼稚的,却被强行美化成:“青涩,单纯”。
  在这方面还是得尊敬一下大老师的,因为大多数人选择原谅过去的自己,从而以一句:“没事,当年的清纯,现在成长了”来敷衍自己对“恋”的初期战争史。但是大老师则指出:忘记黑历史是错误的,也是困难的,更是愚昧的。如果我们仅仅是把黑历史埋藏起来,防止被他人挖掘到,或者是把他们简单处理性质地随意销毁的话。不论哪样,都还至少会留下些许蛛丝马迹的吧。而这些蛛丝马迹可能会被细心关注你的人发觉,但更多情况的是被自己发现,并因此而陷入羞涩,尴尬(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表现)。然后再等到感叹自己在成长,其实只不过是自己在错误的理念中继续犯错罢了。
  如果我们单单是有过经历的话,是永远不会升级自己的。人生不是挂机游戏,经验是不会自己送上门来的,我可以今天喜欢一个女生然后表白,然后失败,然后再喜欢,再失败……如此反复,成功了就说是“遇见对的人”失败了就说是“还没缘分”,分手了就说是“缘分尽了”……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自定义游戏可真是没有太大的趣味。把自己对恋爱的憧憬全然托付给对方,然后希望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答案,从而证明自己的青春也是有所战绩的,给自己的过去添加一些美好的东西,这种出发点本就是注定失败的伪物。虽然大多数会成功,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人至始至终都是会不知不觉地真心对待这件事的,所以也会为此付出,为此思考,为此忧虑。
  不能一棒子打死的情况也是会有的,真心实意的感情也是会有的,至始至终的关系也是珍贵的。不过不论如何,一旦我们按下了“继续游戏”或者想按下“重新游戏”之类的按键的话,就只能说明身为真正的真物寻求者的我们还没有通关,还没有通过“恋”这一关!
  不得不说,再过完美,再过精彩的结果也都只是幻想,不着眼于现在的话,我们只会让大脑中多了一份待实现的愿望——青春恋爱史
  这种愿望和天启宗教的信仰者的不现实理念略有相似。对于天启宗教的信仰者而言,我们现在这般幻想就像一次世界大变革的重生!而这场即将降临的重生,便是天主教或新教的复兴,他们幻想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将涌回教堂的庇护之下,教堂将安抚战后世界的灾荒和幻灭,并教给人们结束混乱,恢复秩序的方法。他们坚信恢复对基督的信仰,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安稳可靠的生活,重拾已被世界遗失的原始动力!
  这些景象和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如出一辙。但是其实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始端的分析,因为我们通关的方法就是寻求攻略,然后找到破绽,一次性地完成这如同强迫症性质的任务。而这个攻略就像抢劫银行的详细计划!但是即使不以问题不一样为前提,我也不得不说,即便观察的是同一事物也不会抱持同样的感想,最多也就拥有相似的感想。但是,相似就证明了确实有某些偏差——自私!
  因为我们总是只看见自己想看的。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无论是电影的感想,还是对人的印象。所以,自称什么都了解的人太狂妄了,自以为理解了什么是对与错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也是很过分的,很有可能会让自己被自己的任性代入到不友好的“公式”里。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是只适合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用来表白的,也不是用来刻意练习该如何去学会放下“缘分”的。而是一种用以追问出自己内心最实在的想法,问出自己真正的所想,所欲望的——伪恋?真恋?
  看到这里,一杯咖啡或许已经不够了吧,因为一连串的无趣的追问与否定是很容易让人感到视觉与思想疲累的。甚至,应该还有人在疑惑,可是授人予渔之类的话已经不必要用来当做诠释了。
  解决自己对恋的幻想,从而认真问出自己真正答案的思路是什么?
  这句话是问它的含义,而不是问它有关“恋”这道题的表现形式。德谟克利特说过:“要想清楚一个问题的前提是自己去想·……”的确,思路自在心中,因为自己想要清楚这个问题,所以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以自己的思路去清晰这簇不能用快刀斩断的乱麻。想要切除“恋”的问题肿瘤,就必须要亲身感受不理解的感觉,而这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就像是中药壶熬出来的青雾,也许会很苦涩,但却是最为有用的,至少比陷入颜色鲜艳得和毒蘑菇一样的暧昧的关系更安全。而为了防止自己受伤,想要从通过一些手段来自我保护,也就是说自己完全能够找到充分的理由为这种猝不及防的伤害买上一份“记忆”保险,然后再它夹放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最后让律师一起烧给你)
  理清思路既不是为了重温题意,也不是为此多此一举地去反反复复地警示自己,而是在锻炼自己对此的条件反射!因此,在我们确定了为什么放不下“恋”,为什么还是保持对“恋”的朦胧幻想。这种感觉其实是我们自己在青春期中对青春的一种错觉,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于是我们也就跟着认可了,甚至在苦苦寻找自己的那份答案,从而,在错误的理念中继续犯错。因为,自己始终不能脱离2亿青春人的集体,自己不能真真正正明白那一份真实的理念——青春,不用恋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