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三国:从夷陵开始与刘备一统天下 / 第三十六章 返回蜀中

第三十六章 返回蜀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五天后。
  近侍奉了孙权命令,早早去驿馆接常陆入宫。
  大殿中,无数东吴臣子跃跃欲试。他们早得了常陆欲鼓三寸不烂之舌,复使吴蜀两国结秦晋之好的消息,这一消息,自然是那日身为一国之主、却被常陆牵着鼻子走而心有不甘的孙权放出来的。
  虽然两国修好之事,势在必行,但若能让江东群臣在常陆身上找回些场子,孙权更是乐意至极。
  常陆跟在近侍的身后,缓缓走入殿中。
  东吴群臣,赫然分作两列,坐在殿中!
  中间留了一条约莫八人宽过道,直通坐在上首的孙权。
  常陆缓缓扫视一圈,虽并未看到那日在秭归城下有过一面之缘的陆逊身影,却是见到了那日险些擒下张苞的丁奉与徐盛二人。
  料想陆逊多半正在镇守边境,防止曹魏再度偷袭吧……
  徐盛见到常陆,眼中亦是闪过一丝诧异,他听闻蜀中派遣使臣名为常陆之时,本以为不过是同名同姓之人,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蜀中如何会让一个不过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来担任如此重要的使命呢?
  莫非蜀汉自从夷陵大败之后,竟已然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了么?徐盛心中暗自叹息道。
  “吴候。”常陆走上前,缓缓施礼道。
  “常先生。”孙权见常陆前来,急忙走下,亲执常陆之手,引他入席。
  常陆心中一凛,孙权此举,无异于将他置于众矢之的。
  果不其然,东吴群臣纷纷用不怀好意的眼神看向了常陆。
  然此时,又如何能够露怯?常陆淡然一笑,便坐到了孙权下首的位置。
  “蜀主欲复与吴修秦晋之好,众爱卿以为如何?”待到常陆坐定之后,孙权方才开口道。
  席间一武将打扮的人赫然站起,厉声道:“臣以为不可。如今刘备新丧,幼子即位,人心不稳;况蜀汉新遭大败,现在定然国力空虚。莫过于派一将、率数万精兵,攻占成都,与曹魏划江而治,可为万世基业。”
  孙权哂笑,孙韶之言亦是吴中不少人的想法,且看常陆如何应对便是了。
  常陆微微皱眉,言道:“未请教将军台甫?”
  那武将傲然答道:“某乃吴郡孙韶,字公礼。”
  “我道是谁,原来是孙公礼。我曾听闻将军伯父本姓俞,因颇受孙讨逆喜爱方才赐姓孙,得入孙氏。将军一家蒙此大恩,不思图报,反欲险主于万劫不复之地,不知是何居心?”
  “一派胡言,韶忠心为主,天地可鉴。汝这小辈,安敢信口开河?”
  “既忠心为主,何以说出这般无谋之言?先帝驾崩之前,曾命尚书令李严率军严守巫县、永安一带。莫非吴国精兵各个俱皆会飞天遁地之法,可绕过永安入蜀乎?况且从江陵入蜀,其间千二百里,某只需五百精兵,截断粮道,吴军不战自破矣。”
  一番话,说的孙韶哑口无言,只得含恨坐下。
  “先生此言差矣。”席间又有一人站起。
  “吾主只需修书一封,送往曹魏。后更与曹魏一同进兵,一军攻汉中,一军攻永安,某领领一军从交州入南中,复攻江州。便是韩信在世,张良复生,也免不得束手来降。”
  常陆视之,乃步鸷也。
  “步子山以为魏主是似汝一般的蠢材么?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纵有百万大军,亦不得进。吴国若真如你所言、出兵两路,则国内必然空虚。魏主只需派遣一大将,从襄阳沿江而下,则江东之地,尽为魏土矣。”
  步鸷涨红了脸,终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得恨恨坐下。
  孙权不由得暗自叹息:莫非吴中竟无一人是常陆对手么?
  徐盛也不由得对常陆侧目而视,他所说之言,条理清晰,句句在理。除去陆逊,恐怕吴中已无人敢说军略在他之上。
  见无人再次起身之后,常陆方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吴蜀再度结盟之事,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常先生既胸有大略,不知可有克魏之法?”
  正当常陆刚刚安下心来的时候,有一少年起身,朗声问道。
  常陆急忙看去,对方的年纪似是比自己还小几岁,不知这又是吴中哪位青年才俊?
  “此乃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元逊是也。”孙权适时的向常陆解释道,毕竟诸葛恪尚年少,常陆不知其人也实属正常。
  “原来是诸葛元逊,真是失敬了。克魏之策,已在陆心中,然曹魏现在国力强盛,实不可敌。如今之计,唯有两国修好,不动干戈,待到中原有变,方可缓缓图之。”
  “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恪亦有克魏之法,还望与常先生探讨一二……”
  “元逊但说无妨。”常陆心中一凛,开口道。
  “吾主领一军攻合肥,叔父领一军出雍凉,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顾,则魏必败,不知与常先生心中所想,有几分相似啊?”诸葛恪笑道。
  “八分相似。”
  “哦?”诸葛恪不由得挑了挑眉,“不知余下两分,差在何处?”
  “这却是无可奉告。”
  孙权见状,急忙打圆场:“元逊,休得无礼!此事想必在蜀中也是要紧之事,如何能在这里侃侃而谈?”
  诸葛恪见状,也识趣的闭上了嘴巴,不再追问。
  但他刚刚的表现,已然让孙权对他的喜爱越发深厚,至少这是唯一一个在常陆面前不落下风的吴国臣子了。
  “常先生,今日之事,还望不要介意。”孙权向着常陆说道,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歉意。
  “这是自然。”常陆颔首道。
  “吴蜀修好之事,已是定局,孤不日便选一人,随常先生同回蜀中,向蜀主与诸葛孔明表明孤意。”孙权制止了下方群臣的窃窃私语,说道:“既然两国修好,孤有一事,还望常先生一定要答应孤啊。”
  “吴候但说无妨,若是力所能及之事,陆定不会推辞。”常陆立马表决心道。
  “元逊深得孤喜爱。其平日最爱骑马,但吴中实无良马,还望常先生回到蜀中之后,帮孤向诸葛丞相传信,让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
  “陆一定带到……”
  话还未说完,便听得诸葛恪的拜谢声。
  常陆心中一寒,便听得孙权疑惑的声音:“如今马还未送到,你为何现在就拜谢孤呢?”
  诸葛恪答道:“并非如此,蜀汉就好像大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大王开了口,那么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恪如何敢不谢呢?”
  孙权闻言,登时哈哈大笑道:“元逊年纪尚小,实乃童言无忌,还望常先生莫怪。”
  “自然。”常陆压下心中的不满,恭声回道。
  诸葛恪所言亦非并无道理,季汉若想出兵雍凉,没有东吴的配合是一定不能成功的,对于这种合乎情理的要求,诸葛亮岂会不答应呢?
  次日,孙权亲设宴款待常陆,酒正酣时,忽有一人起身问道:“不知常将军现居何位?”
  常陆视之,正是曾与自己交锋数回的孙桓:“原来是叔武,自夷陵一别,甚是想念啊。不才现忝居骁骑将军之位,不知叔武有何见教?”
  “不曾想蜀汉竟无人至此!骁骑将军竟是你这等败军之将!”孙桓傲然道。
  常陆面色一凛,正欲说些什么时,便见徐盛起身,将孙桓拉回了席中:“叔武不胜酒力,口无遮拦,还望常将军莫怪。”
  “自然。”常陆见状,也只得咽下了这口气。
  如今季汉有求于人,免不得要放低姿态,似这等无伤大雅之事,只要东吴一方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常陆也不好过深追究。
  孙权适才看到孙桓与常陆争论,本有些担忧,但当他看到徐盛起身解围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宴后,孙权命宫人将常陆送回驿馆歇息,自留住百官,问道:“西蜀弹丸小国,竟有如此人才。孤空有江南八十一州,更兼荆楚之地,反不如蜀中耶?谁可出使西蜀,以达孤意?”
  忽有一人起身,朗声回道:“臣愿为使,达大王之意。”
  众人视之,乃是吴郡中人,姓张,名温,字惠恕。
  孙权摇了摇头:“爱卿虽然才思敏捷,但比常陆若何?”
  “若论军略,臣实不如常陆;但论治经,常陆定非臣敌手。”张温朗声答道。
  孙权闻言大喜,命人重赏张温,令其不日便与常陆一同归蜀。
  三日后。
  常陆并着张温,踏上了返回蜀中的船只。
  建兴元年十月。
  常陆二人抵达成都,诸葛亮早就得到了张温代表东吴出使季汉的消息,奏明陛下后,亲率着百官在成都城外迎接。
  张温见状,不由得傲然上前,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进入成都城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