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不外如是 / 四十一.春秋是一部大书*齐书7

四十一.春秋是一部大书*齐书7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齐侯布德沽名,人心归向。寡人伏处汉东,德不足以怀人,威不足以慑众,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寡人耻之!”
  啥意思呢,就是不服。齐国沽名钓誉,被称为天下霸主,我这么猥琐发育的,别人都不知道我的威名,我不服,我必须要让大家重新认识认识。
  楚成王不傻,和齐国开战,他的担忧和齐桓公一样,这大国交战不是请客吃饭,那是要实打实流血的,可是话说出去了,必须有点响动啊。
  令尹子文出了个主意,要图中原,威震齐国,郑国夹在齐楚中间,我们必须要先收拾郑国这个墙头草。
  郑国现在和齐国在蜜月期呢,反应有点慢,这次没来得及向楚王请罪,楚军就已经来了,没办法,只能向齐国求援了。
  齐桓公有意思,他早想和楚国一战,可是在管仲的建议下,却同样选择了一个迂回的方式,你不是打郑国吗,那好,我也不直接打你,我打蔡国。
  正好有借口,蔡国的女子是齐桓公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久居洞庭湖畔,保不成是个渔家女,特别爱水,有一次齐桓公和她一起划船,而蔡姬就拼命摇船,齐桓公是正宗北方人,怕水啊,吓得脸色都白了,非常生气,一生气就将蔡姬赶回了娘家。
  而这个蔡姬被赶回来后,却被送给楚成王,当上了楚成王的妃子,让齐桓公很没有面子。
  嗯,这或许只是一个借口,蔡国那么小,这件事情这么小,真不值得一战,但是齐桓公出兵了,不仅出兵,还是八国联军,只为了一个小小的蔡国,您信么?
  反正楚成王是不信的,据说是蔡哀公的儿子,新上位的蔡穆侯重金贿赂了齐桓公的宠臣竖貂,得到了齐军将要伐楚的信息,报告给楚成王,将正在攻打郑国的楚军给拉了回来。
  历史这么写,我就这么记,其实或许完全不是这样,齐国那么大阵仗,齐楚本来就不和,就是傻子也知道齐国的目标是楚国啊,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楚国派了大臣屈完,迎接齐桓公,说大哥为了蔡国这点破事,劳师远征辛苦啦,我们备好了酒水,以大军礼仪迎接,来玩几天再走?
  齐桓公看楚国早有准备,这一战可是伤筋动骨的,楚国见齐国大军齐整,也不敢轻易出击,大家就这么干瞪眼对峙了几天,楚成王耐不住性子,承认齐国对自己的不进贡周室的指责,答应重新进贡包茅,也就是滤酒的草料,大概是芦苇这一类东西,算是服了个输。
  得了面子的齐桓公撤军,这一仗又没有打起来。
  不过楚国算是见识了齐国的号召力,八国联军啊,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仗没打成,也没看到哪个有意见的,这太恐怖了,这沽名钓誉的姜小白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怎么办,仗打不赢,向齐国称臣又不服气。子文又出了个点子,他说你看齐国这么强大,都是尊王攘夷这个政策造就的,以前我想劝您学样,可是您自称为王了,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低调点,不想臣服齐国,那就臣服周王呗,反正他是天下共主啊。
  楚成王于是向周惠王纳贡,周惠王给楚王下了王命,这中原你就不要打主意了,东南一带,以你为尊,随你怎么去弄都行。楚国得了王命,奉旨发展,也成为了东南的一霸,只是还没有上升到大霸主地位。
  周惠王这个心理美啊,从齐桓公尊自己老爹为天下共主,随着齐桓公影响力的扩大,诸侯们在干大事前都会向周王禀告,不过周僖王很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可是惠王就不知道了,现在楚国来归顺自己,他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还喜滋滋的向宗庙告祭,自以为是真正的天下共主了。
  周惠王飘飘然了,齐桓公派使臣来觐见,按理说要派周朝太子姬郑接见才符合礼仪,周惠王多派了一个人,是他的次子姬带,这件小事让齐桓公发现了端倪,这是想要拥立姬带的节奏啊?
  姬郑是姜姓母亲生的后人,那是自家人,还是长子,姬带算是哪根葱?这让齐桓公很不满,你想要拥立姬带,我偏要拥立姬郑,要让你瞧瞧,别那么容易开染坊,谁才是这天下的真正主人。
  管仲出了个主意,让齐桓公举办了一次会盟,历史上叫做首止会盟,这一次邀请了这位编外的客人,周世子姬郑,在会上对各位诸侯隆重介绍自己这位有着姜姓血亲的世子,表明了自己支持的态度,各位诸侯的眼力劲可都不是白混的。
  这一次会盟,其实就是一次支持姬郑的大会,是让周惠王知道齐桓公的意思的大会。
  齐桓公三十三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感恩戴德,第二年主持了葵丘会盟,葵丘在郑国之内,是全国的中央区域,这次会盟由周襄王组织,会盟的规格前所未有。
  而会盟只有唯一个目的,就是感谢齐桓公带头拥戴自己即位,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也代表着,齐桓公就和天子一样,能够享用天子的规格礼遇。
  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有“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
  这五条规则,代表齐桓公霸业的经验总结,此时的齐桓公,可以代天子号令诸侯,穷其一生,终于登上了霸业的巅峰。
  从国家内乱出走,赶回来即位几乎被杀死,到任用管仲、鲍叔牙,积极发展内政,拓展外交,以尊王攘夷的战略手段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不断的会盟结盟,救了很多国家也攻打了很多国家,看着旁边国家的君主们换了一任又一任,而自己依然坚挺,这一辈子所要实现的理想,在此刻都变为了现实。
  人生还有哪些值得追求的理想,还要哪些没被征服的地方?
  齐桓公志得意满,而此时,他已经是年近七十的老人了。
  身体已衰,精力已弱,最得以倚重的仲父,也在两年后撒手而去,一代霸主的晚年,过得还好吗?
  不好,一点都不好。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去探望,这个时候一般都要问问谁可替代,即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齐桓公说,仲父走后,谁可代之啊?
  管仲说,认人之名,谁都比不上您啊,您觉得呢?
  齐桓公说竖貂怎么样?
  管仲说一个人为了得宠不惜阉掉自己,不爱惜父母身体的人,那不行。
  齐桓公说易牙怎么样?
  管仲说一个人为了得宠不惜杀死自己的儿子,你还能指望他会爱别人吗,不行。
  齐桓公说开方怎么样?
  管仲说一个人为了得宠抛弃自己的国家,连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是大不孝,不行。
  这三个人是齐桓公的最宠,之前因为管仲在压住了没有作乱,可是看到齐桓公在自己临死之前又将这些人提起来,管仲知道自己做的一切,恐怕终将化为泡影。
  鲍叔牙比自己还要大一岁,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管仲仿佛看到了一个混乱的齐国,一个下场悲惨的齐桓公,可是这一切,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长叹一声,溘然长逝!
  齐桓公召回了三宠,不听鲍叔牙的劝谏,鲍叔牙性情刚直,没多久就追随管仲而去,天下的大权落在三宠的手中。
  鲍叔牙死后一年,齐桓公也生病了,三宠早就想扶持新主上位,这样才能延续被宠,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以桓公病种不能见人为理由,把手宫中不让人探望,可怜一带霸主,病又不死,想要喝口热粥热水都得不到,居然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死后几十天才被收殓。
  不知道当年齐桓公遍尝山珍海味,在吃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会有饿死的一天。。
  想当年意气风发,问鼎中原,号令诸侯,何等风光。
  千秋霸业,旦夕成空,历史悠悠,一声长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