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不外如是 / 二十三、商代末年风云 二

二十三、商代末年风云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而纣王自有了妲己之后,慢慢的也开始老眼昏花,当然我宁愿相信他是不愿意去面对现实了,生活在梦中了,所以他还忘记了一个人,三贤之中,还有一个王兄微子,而这个微子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像叔叔一样去直接劝说指责帝辛,而是将自己的前途赌在了周文王身上。
  而第三个威胁,来自于自己强大的军队,以恶来执掌,恶来这个人作战勇猛,战功赫赫,却有个毛病,好酒贪杯,残暴不仁,颇有点猛张飞的气质。而偏偏他的军队之中,有无数的俘虏与降将,更要命的是,恶来称之为恶,在杀人越货,虐待俘虏这件事上从没手软过,这些人天天憋着仇恨,积威之下虽然不敢反叛,但一旦机会成熟,搞起起义来毫不手软。
  文王姬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叛者,虽然在商末的时候,他已经着手扩张自己的势力,但那毕竟还是有着商王的背景,即使出兵,也是打着商的旗号,或许本来,他还是一个忠诚的商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商的统治,可是慢慢的他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商王的尊重,甚至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威胁,后来将他软禁在朝歌以为人质。
  而征战的过程之中,他也发现商王并不是那么得人心,无数的方国诸侯反叛等着去扑灭,而商王虽然四处用兵,战功累累,却也没有真正征服过部落人心,走南闯北的过程中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这个庞大无比的王朝内部已经分崩离析。
  姬昌觉得,商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可怕,反而是自己的实力,已经渐渐超越了旧主。
  既然被称为文王,姬昌的主要政绩肯定是文治大于武功,流传到现在的传统文化瑰宝——易经,据说就是姬昌被囚禁在朝歌的时候所做,所以也称为周易。
  要理解的是,周易绝不仅仅是一部算命问卜的杂书,它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传承,它提出了天道、人道的运行法则,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探索万物,宇宙人生。这部书最初是用于卜筮之用,但它内在却有严密的哲学体系和逻辑体系,是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
  周易是儒家典籍,并非道家经典,所以我们纠正一个观点,那些看起来有些封建迷信的学问,其实也来自于正统的儒家学术体系,后面的人将它们归类于其佛老之术,或其他巫卜杂术,并不客观。
  有反商之心,却没有反商之举,文王将周的势力扩张到极致,也用文治使国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得到了全天下的拥护,微子和他成为了好友,姜尚为他出谋划策,周国本身的贤臣散宜生、南宫适等人忠心耿耿,天下大半已经规周,而最后临门一脚,却由武王来完成。
  武王姬发,是姬昌次子,长子伯邑考被帝辛所杀,文王死后,姬发就顺理成章的接任王位。
  文王并没有造反,就好像后世的曹操一样,终其一生依旧是臣子,他们在这个臣子的位置上已经得到了所有,权威、财富、势力,等等等等,可是儿孙一辈则不然,他们不是旧主的臣子,他们的野心只有超越父辈才能得到满足。
  武王起兵伐纣,伯夷叔齐劝说无果隐去,而武王旁边的大臣和将军们,正在盼望着大显身手的一刻,而此时文王姬昌,还没有发葬。
  这是后世对武王的一个诟病,认为他不仁不孝,其实这还算好,父亲未入葬,正好以一场大胜来给父亲最后的祭奠,比起后世有君王刚死就争权夺位,甚至弑君的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带给武王这一场胜利的最大功臣,叫做姜子牙。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历史上却真实存在着,姜子牙的名字就很多了,什么姜尚、吕尚、吕望、太公望等等不一而足,因为他的先祖是封做吕地,一般称为吕地姜氏。
  姜子牙也很奇怪,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事情,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过的当做小贩,做过屠夫什么的,他基本上真的全干过,怎么说呢,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一事无成的人,说得好听点,叫做怀才不遇吧。
  他的怀才不遇时间也太久了一些,等到他出山的时候已经是72岁了,所以我们现在年轻人经常叹自己事业未成,相比姜子牙来说其实什么都不算,关键还是要学他那样,即使没有任何成就,自身的能力增长却一点都不落下,迟早会有成名的一天。
  姜子牙72岁,在渭水垂钓,有一个老人来拜访,这个老人先派遣手下的人前来,姜子牙还摆谱,一点都不担心将人给气跑了,所以姜子牙和这个老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识人,他们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
  这个老人是姬昌,他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天下大势未定,他的内心是迷茫的,自己的势力虽然也挺强的,但帝辛却对自己有防备之心,想要自己建立天下吧,一则没有信心,二则不敢冲破礼教,做个叛逆之臣,而姜子牙一边钓鱼,一边告诉他这些事情的对策。
  示之以弱,一方面可以骄帝辛之心,让他无从防备,更要让他内心膨胀,上帝说,要想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帝辛若疯狂就好办,他就会做一些不得民心,乃至获罪于天的事情来,那个时候征伐他就不会是叛逆了,而是替天行道了。同样,示之以弱,也能够为自己赢得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实力,也就是休养生息四字真言。
  姜子牙这番言论的精髓,换做今天俗话来说,就是大智若愚,扮猪吃老虎。
  可是要赢得强大的老虎,虽然有时间,却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真是个猪,那这一辈子也就是被宰杀的命运了,所以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你还是需要将我请回去帮你治理吧。
  所以姜子牙当时就和姬昌同车而回。
  这算是一个职场的典范,首先理解了老板的意图和定位,然后给他规划出核心战略路径,最后呢,又为自己留下了战术施展空间,这个战略老板同意,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想法,但战术却只有自己有这个能力执行,这样就将自己绑在了一起。
  当然,姜子牙果然不负重望,他们将这份老板与员工的情谊,一直延续到了公司上市前夕。而且,在老板死后,这个员工不顾自身年老体衰,扶持少东家完成了上市敲钟。
  一直到一千多年以后,还有一位同样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历经老少两代创业,最后将自己累得吐血而死,结果却没有取得骄人的业绩,不得不说也是天意了。
  亲自请回来的经理,姬昌的信任令今天很多老板汗颜,他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将手中的权力全部下放给姜子牙,或许他本身能掐会算,知道这个老人也根本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思,这才如此大胆吧,一点都不担心未来江山会姓吕去。当然,一个七十二岁的老头子,要夺得本来还在别人手中的江山,自然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姜子牙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之中,能够辅佐出一些成绩,然后成为上市公司的功臣而流芳百世就够了。
  姜子牙的才华不是盖的,虽然年纪大,可是这些年里面他从来就没有落下,每天都在关注着社会的发展,眼看着帝辛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而他的心中一直在筹划着画上最后哪一个句号,现在机会来了,姬昌不但将权力交给了他,甚至将儿子也给了他,让姬发认姜子牙为尚父,也就是父亲的意思。
  姜子牙和姬昌在一起的日子里,君臣同心,周的实力更加强大起来,而周边诸侯几乎一致认为,西伯乃是上天派来拯救万民的真主,这个时候周的声望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如果上天能够给更多的时间,或许完成推翻殷商的就是姬昌了。
  可惜姬昌没能亲手完成这个大业,而接下来,就是姜子牙与姬发的表演舞台了。
  等周文王死,而武王姬发起兵,微子以商代内部的名义发布檄文,历数帝辛的罪状,在姜子牙的辅助下兴兵伐商,在牧野大破恶来,军士倒戈,围困朝歌,帝辛见大势已去,与妲己自焚与鹿台之上。
  四百年商代自此覆灭,帝辛一代枭雄,却赢得了一个纣的名号。
  帝辛的一生,与夏桀何其相似,其功绩、其能力、其作为,甚至灭亡过程之中的各种细节,这也是后世质疑夏代是否存在的直接因素,很多人认为夏代根本没有,是完全按照商的模板抄袭的历史,不仅帝辛,终期一朝,包括帝王在位的人数年限,过程之中的兴衰,非常类似甚至雷同。。
  而夏代历史基本无法考证,商代也颇有些语焉不详,不过还有无数的青铜器上的金文和卜辞能过证明,学者们大多认为是夏代复刻了商代的历史。
  当然,这一切,或许也只是一家之言,夏代的历史或许并非真实的模样,或许只有几朝而终也不一定,但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其不存在,那就留待后来者再确认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