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再当明星 / 第0035章 南粤乐坛的大起大落 一

第0035章 南粤乐坛的大起大落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记得在地球车祸前,不少电视台里的音乐选秀节目,对于一些老歌又开始慢慢刮起了一阵“老歌热”,很多选手都唱了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流行过的一些老歌。当然了,他们在这基础上,对老歌曲进行了一些新的编曲与改变,使其更能适应现今刮起的怀旧风格。
  那个时期的一些老歌,在今天依旧有很大的生命力,像“组儿(化名)”唱的《月半小夜曲》,那个时期的创作水平,或者今时今日的流行音乐乐坛,都没有达到当初的那个高度。
  八九十年代的音乐创作,尤其是中国大陆的音乐创作,交汇时期的南粤乐坛是一个重之之重。因为那个时期的南粤乐坛,是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原创的一个大基地所在,而且也推出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的这诸多歌手,当然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南粤乐坛的一点点衰落,中国流行音乐的基地才由南粤北上,挪到了燕京。
  那么为什么南粤会有这样曾经的辉煌,而后来又衰落下去呢?
  南粤乐坛,它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流行音乐这一块几乎是个空白,流行音乐的创作在大陆基本上几乎没人去搞,那么改革一开放后呢,港台音乐大量的进来了,而且这个进来非同寻常,它不是说当时港台新创作的音乐就过来了,而是港台音乐经历了至少十年二十年的积淀,一下子才蜂拥过来了。
  像《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走过咖啡屋》等,这些歌曲都是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的精品,所以一下子就把全国人们的心给吸引住了。尤其港台流行音乐里边呢,描述人和人之间感情的东西,那可以说在当时,如同春雨滋润了久旱的田地一样。
  那时候同时期的校园的大学生们,听这些港台过来的音乐,简直是如饥似渴,只感觉太好听了,宛如天籁一样。
  南粤离香江很近,而它被称之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他它要比国内的其他城市多了太多的优势,毕竟香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第一个优势,南粤人当时可以通过收音机来收听香江音乐。这个收音机是可以直接收听到香江的几个中文电台的,所以大量的香江流行音乐就这么进入了南粤人的耳朵里了。
  第二个呢,便是买收音机或录音机的时候,基本上店家都附送几盘磁盘,慢慢的,港台音乐就这么堂堂正正的进入到了南粤地界。
  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1989年的时候,香江的电台有一次改革,统一由调幅调成了调频的立体声,结果由于两地频率间的不兼容,南粤就再也不能通过电台收听香江音乐。
  可是这个时候,在南粤已经形成了收听港台音乐的一个习惯了,那么当时这个习惯怎么延续下来的呢?很有意思!
  南粤很多地方都建有宾馆,这个时候改革开放有大量的海外生意人,或者华侨回国投资什么的,国外或者港台地区呢,夜生活丰富,多姿多彩,可在南粤这个时候,忽然没了音乐电台,一下子就无聊了。
  于是,旅客们就问宾馆的人:“你们这里晚上就没有点用来消遣、打发时间的东西吗?”
  宾馆这方寻思了一些时日,还真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为了丰富这些客人的晚间娱乐活动呢,说:“这样吧,我们在宾馆里呢,开个音乐茶座。”
  音乐茶座,说白了呢,就是把这个南粤当地的一些歌手找来唱歌,既有唱国语的,也有唱粤语的,后来音乐茶座越来越多,于是就陆续吸引了一大批高手到这唱歌,而且不仅仅是本土高手过来,音乐圈里不少挣扎、奋斗、打拼的歌者都闻风而动,全都来了,于是音乐茶座慢慢的就成了接受香江音乐的一个大本营。
  与此同时,南粤的媒体也及时跟上,模仿香江流行音乐里的一些做法,在电台或是在其他的媒体里,弄出来了一些新歌榜啊、热歌榜啊什么的。那时候一个个的歌手想要出名啊,于是就巧在这电台里不是弄了个歌榜嘛,而且又有排名,又有曝光率,并且听众们还可以通过投票、打电话啊之类的方式,把这个歌榜上的歌曲给排出了个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
  于是,许多歌手就到电台里去打榜!
  打榜的意思呢,就是说歌手把歌拿到电台,然后向外播放,市民们一旦爱听,然后歌手如果名列前茅,那么歌手受益了,电台也受益了,毕竟好资源难寻嘛!
  等到这个歌榜宣传歌手的时候呢,就会有许多公司找他们签约啊、出唱片啊,一下子就这么成名了!
  其实起初南粤乐坛为什么那时期发展的很好?可以说,基本上是照着香江抄!
  因为人家这个流行音乐做了好多年,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巨星,而那个时候也是香江音乐最黄金璀璨的时期。代表作很多,例如《吻别》、《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一场游戏一场梦》等等……
  香江流行音乐的先进经验,原封不动的搬过来,南粤都够用。所以,当时的南粤乐坛也慢慢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情况。
  可是,有不少音乐圈子里的人就发现,我们不能光从香江那边抄吧,你都唱人家的歌,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一条路啊?咱们也得有自己原创呀,不能只跟着翻唱、模仿吧?这个时期,在八九十年代末的时候的南粤乐坛,只要有心人一查,基本上都会发现,这时候就是以翻唱为主。
  那时候,音乐茶座里头播的、唱的,都是什么歌呢,大多都是港台音乐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那些,以欢快的酒廊歌曲居多。有部电影叫《唐人街探案》,那里面经常用的那首曲子,其实就是产自香江,歌名叫《往事只能回味》。
  当时的南粤音乐领域,大多歌手唱的全是这些软绵绵的,听起来又很甜的歌曲。所以很多有心的音乐人或歌手,都在琢磨一定要搞原创……
  当然,那时候仅仅是翻唱,南粤也出了很多不错的歌手。八十年代末,有场比赛叫做青歌赛,得过通俗唱法一等奖的老陈(化名),就是南粤乐坛走出来的一位出色的歌手,他翻唱罗文版的《顺流逆流》,这是最早期粤语的经典歌曲。后来他凭借着《故园之恋》这个歌在青歌赛不仅拿了奖,还获得了荣誉。
  同时期,以翻唱为主的时代,正在慢慢改变,逐渐走向了原创时代。那时候全国有很多的音乐制作人,或是顶尖的高手一看,其他地方都没有南粤这儿好,于是大量的音乐人才涌了进来。
  (均是化名)三包、小可、劳仔等人,当时都来到了南粤,相继在此地创立了很多唱片公司,这些唱片公司真真正正的推出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的优秀歌星。
  在此之前,中国不是没有流行音乐,当时的流行音乐基本就分为两支,一直是老慛的摇滚,另外一支就是“西北风”,“西北风”几乎等同于通俗版的摇滚。
  摇滚,有的时候呢它并不通俗,里面其实有很多高大上的东西存在,即使现在听老催的一些歌曲,如果对音乐研究颇少,只为了耳朵享受,目前仍有不少人觉得他的歌离通俗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但是“西北风”呢,像《黄土高坡》、《信天游》,一下子就把高大上的形象拉下来了,那时候全国人们的生活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压抑的,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当这种“西北风”风格的歌曲传进耳朵里,谁都想跟着嚎上两嗓子才过瘾。
  诶,就是这个味,一下子就唱到了人心里面去了!
  可是“西北风”流行的那一段时间里,其实并没有出过太多的歌星,一首《黄土高坡》老杭也唱,老胡也唱,某某人都在唱,所以真正推出流行音乐的原创,而且是歌星的,应该还是南粤乐坛的几位。(以上二位,化名!)
  你像阿波,他的《一封家书》和《小芳》。《小芳》在当年火的一塌糊涂,这首歌圈里不少老一辈的音乐人都是怎么说的呢?说这首歌其实就是唱给知青那帮人的,因为这歌确实是处于知青年代!
  在农村碰到个姑娘,挺寂寞,两人好上了,后来回城带不走了,其实临走的时候就等于有点背信弃义了,但是心里面还挺难过,所以两人在河边最后一次约会,挤出两滴眼泪表示忏悔,就这么个故事!
  可这歌呢,不管是从旋律,还是从内容上,跟香江的乐曲风格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一封家书》,完全是我们生活当中,一种很暖心、很走心的东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