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军医将尸体进行简单清理后交给工兵。
工兵又找来木板,与承载尸体的板子一起钉成箱子,把尸体直接钉在里面。
运输直升机将在野战机场加油,之后飞往哈尔滨空军基地。
一架伊尔76正在等待。
机组人员清一色的生化防护服,地勤开来了叉车、拖车,各种各样的绳索和固定件,顺带还拉来了冷冻设备。
尸体要保持低温,防腐。
旅途的终点站并非军方在西北的实验室,而是南古所——这是北京方面经过斟酌的决定。
南京方面,公安局、保密局和武警部队的干事正在和研究所接洽,商讨飞机落地后的押送事宜。
研究所内部也敲定了参与研究的队伍,签过保密协议后,一个个翘首以待。
所里没有前线的紧张,没有战斗,没有伤亡和生死,科学家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探索新鲜事物。
而前线的士兵们,还在争分夺秒。
……
根据原定计划,将在包围圈内开辟第二着陆点并实施钻探。
施工所需的工程车辆已经到达集结地。
挖掘机,推土机,吊车,自卸式矿车,起重机,凿岩机,钻探机…各种大大小小的工程机械一字排开在路边。
不远处即是部队构筑的防线,陆军合成第48旅。
开进战场前的改装任务自然也由该旅的战士们承担。
加装车载电台,卫星定位装置,敌我识别装置,焊接天线,橡胶轮胎安装防滑链,驾驶舱加装防冲击栏…
几位技术军官围在一起,大声地讨论着改装方案。
每确定好一台,便用记号笔在车身上留下各种颜色的符号和标记,随即转交给战士们开干。
现场研究,现场决策。
柴油动力发电机持续轰鸣着,时不时有工兵拖着大卷的电缆跑来跑去。
伴随着滋滋的电弧声和刺眼的光点,焊条激起的橙红色火花溅落,在雪地里融出一个个虫眼般的孔洞。
两位战士将装甲链板抻到轮胎前,汽车发动,待轮胎压上去时,战士拽着一头顺势卷了上去。
一位战士手持大钳将链板捏合;另一位抡起大锤,将销轴钉入。
一阵清脆的敲击声。
电钻机、角磨机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种事情既复杂也不复杂。
如今的电子设备大多已实现小型化模块化,只需要置于车体内部固定,接电,规划好各路信号走线;这需要有一定基础又很细心的战士来操作。至于那些驾驶舱的防护栏,也有现成的——装甲车的外挂栅格网,这些栅格网原本用于抵挡火箭弹袭击,在弹头触及车体之前引爆其一级装药;把它拿来焊到驾驶舱四周再合适不过。
毕竟,我们的“敌人”不会有火箭弹。
比较麻烦的是那些没有自行能力的设备。
它们要么又重又大,要么精密得不禁磕碰。
它们全部由汽车连的MCV卡车运输。
大的,拆分再装车;娇气的,铺底垫,打木框。
连长也在现场指挥,言谈举止之间不免喜形于色。
这些工程车辆都将纳入部队的C5ISR指挥系统,并入汽车连的建制,划归他的名下。
连队经扩编后提级,由旅部直接指挥调度;配属专属信道,连部可直接同军指挥部通话。
……
雪还在下,看不到减弱的趋向。
不同于连队战士们的高度协同,指挥部里产生了不大不小的分歧。
分歧在于着陆点的选取。
参谋官们在两个方案之间争执不下。
第一方案里,着陆点A地处包围圈边缘,地势相对平坦,根据探地雷达的显示,此处的地下空腔群深度较浅,施工难度较低;距此不远,即有我军某部构筑的防御工事,且有现成的交通线可用,该部随时可以调动。
对应的作战方案则是:该部在陆航部队的掩护下,以轮式步战车为先导,步兵队展开地毯式搜索,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将防线前推到钻探点以里,形成向心的锥形突出部;汽车连搭载设备及人员跟进,步兵在抵达地点后重新编组,向两翼延伸构筑阵地,钻探点则成为新的物资集结地。
此一行动方案,亦可为其他部队借鉴,各部均可因地制宜,实施适当的推进,其最终结果,极有可能造成各突出部之间的联通,将现有包围圈压缩。
这一看似顺理成章的方案遭到了部分老参谋官的反对。
老参谋们认为此举过于保守。
这个方案虽然过于追求稳妥,像极了行政部门的被动姿态;其结果,很可能是在大费周章之后仍无法与“敌人”产生实质性接触。
老参谋们更推崇深入包围圈里的地点B。
这里埋藏在茫茫林海之中,地下结构复杂,卫星探测到有较多层级,且对比建国初期的老图,影像轮廓有明显的扩张,有最新形成的空腔。
这就好比一块珊瑚礁,珊瑚本身没有生命,它只不过是一大块碳酸钙方解石;而这块石头能长大,全靠表面的珊瑚虫——珊瑚虫生长在哪里,哪里就长。
B点,就选在影像的增长点之上,这个地方是“活”的。
从这里下手,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
然而这里却几乎不具有任何施工条件:这一带丛林密布,地形崎岖,山体落差大,岩壁陡峭;没有现成的交通线,开路困难,重型装备无法运送,只能用直升机吊运;另一方面,大部队开进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弃车前行,徒步登山的士兵只能携带轻武器,以这样的地形和丛林密度,稍远一点就会脱离车载火力的支援范围。
困难重重。
也因此,这一点的选取被部分参谋质疑。
A点的现实可行性摆在那里,B点的预期战果亦不能无视。
军长一言不发,直到双方吵到鸦雀无声。
同样保持全程沉默的政委,提醒大家先喝点水。
军长来回翻阅着资料,那些老得发黄的地图有着鲜明的军事风格,仿宋体的繁体字和边角上的俄文记录,还有不少手写的旁批,工整地排列在图框外的空白处。
“谁会俄语?”
“报告!我会!”一名参谋军官起立。
“你给翻译一下,”军长抽出一张,拿到这名参谋前,指着一行俄文,“这是什么意思?”
“报告,这是设备名字,字面意思是爆炸震动反射波方法地质矿产探测器。”
“有人了解这个设备吗?”
“啊,这是震爆仪,找矿脉的。选一个炸点,通过测量爆炸的回波,计算炸点下方的地质情况。”一位老者回答到。
“这么说,当年的工兵部队,带着设备,去了这地图上每一个地方?”
“是的。绘制成图要连续测很多点。”
“都看看。”军长把地图往中间一横,视线扫过众人,“我们的困难,难道比他们更大吗?”
依旧无声。
“我支持更为积极的方案。”待军长坐定,政委首先表态,“对A点的钻探,最终很可能无功而返。这会贻误整个战局。我们不要继续和“敌人”在迷雾里兜圈子了。在思想上,要坚决占据主动。”
“就是,钻探本身不是目的。钻探的难易不应左右我们的部署。”老参谋们又恢复了讨论。
“方才我们对研究所说,尸体保证有的是,这一趟要是扑空了,不闹笑话么?”
“我们快反旅,山地行动有优势。可以让我们先进去,建立孤岛。”
“操作工程机械的人员,如果无法保障安全,就先别进去,让我们的技术军官来代替。像舟桥队的干部,干这个都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