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本我想着正正经经写小说就好,然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诉我要有设定。
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读者说要有设定,于是便有了设定。
不过在写小设定前,我得先说说我的见解。
本书的剧情应该是很少有那种戏剧性的冲突。哪怕有,我也是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写的。我知道应该设置目标与冲突,但是这本书我不想走商业化路线。而只是给以后的自己证明——哪怕我耗尽了所有幻想,也终究创造不出一个新世界。可是呢?我有献丑的勇气。这便够了。希望此书它虽惊不起丝毫波澜,但不失为一件艺术品。
所以很偏日常化。虽然我的人生时起波澜,但我心如古井。
关于此书的主旨要义,很简单——我只是在幻想一个没有异化没有剥削的社会的运行。如果有机会我应该会写一个《试点城市市长》。去描述一个进行各种各样改良试点的西部城市。当然又因写大纲正在看《银英》,而田中老贼没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所以那时我打算写出新东西出来。
结果如您所见,我行书以拖沓与转折跳脱著称。一方面我推剧情如龟速,另一方面,我尽快抱握脑海中的江河。不过也罢,这并不是最让我心忧的。我认为小说网站的主标签没有适合的。
没错,我认为算投错了。我这算哪门子科幻文?要问应该投都市吧,可是我又是“未来”发生的事。而历史……我瞎写的东西成了将来史才好玩。按我说,它其实是键政文,是逃避当今铜臭社会的佛系文,是讨论人生的空谈文。
我讨厌很多事,常恨人心不古,久怨利字当头。而对于空谈误国与牛币A可以回旋表示不满。稳中向好,其实是本国太大只有平缓才能继续发展。可是户藉与学藉这些东西……我知道可能动摇国本……可是农民工的待遇问题以及何时、多大力度补偿贡献那么多的农村呢?乡村振兴……待到会种地的一代落幕,又是一个难解的结。此外,我们都应该明白为何内卷。一个词叫代际剥削,那些乘着时代风口的一部分70后,80后如今不光剥削着他们的同代人,也剥削着后代。有人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可是原本插根筷子能发芽的北大荒已经退耕还湿了。当然也无法责怪那时的他们。
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年轻人积极进取,中年保守持重。可是现在的保守必需被扬弃。
发展是硬道理,不错。可是现代的工业社会(无论何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就像税款,一个国民只交几角,整个国家就能得到上亿。可是这套模式注定贫富差距愈大。我必须注意到我们正在临近或说是已经面临发展过程的次要矛盾——公平转变为主要矛盾。
而要改变这一切又面临着,温水煮青蛙青蛙警觉;画饼充饥而又饥渴难耐……又因为惧怕影响扩大最后只能小修小补。
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比如上个世纪的物价大闯关与如今的物价大闯关。
是的,经济下行会催生民粹情绪。有人说极左是50万。我只能说这个观点太片面。极左更多是对社会不满然后在历史中找到他的归属,于是他们便找到毛。可是他们的斗争我只能说如上文的“物价”一样。算了,让子弹飞一会。
这个本书算是我这个不愿在评论区当键政达人的消极作品,也是我对种种现状的消极回应。
其实为什么这本书叫《乌托邦,她的世界》很容易解释。因为现世不是乌托邦所以憧憬,又因为作者从未有女友,所以假托幻想的她写出乌托邦。当然对于现实的作者而言乌托邦不存在,她也不存在。正经的说,是因为我看了《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形态》又见到社会现状,希望表达出我所感悟的圭臬与人世间现状的巨大反差。
乌托邦是她的世界,不属于“闫禹轩”。
男主的前世设定是一个大哲人,首先解开如何避免消费的异化的迷题,而后是劳动的异化。
同时为共同体构建了政治蓝图。但是死之前最后一本著作被好友烧销。他死的原因很简单——殉爱。共同体下的这一风俗也是自他开始。
他的爱人的记忆是完整拷贝下的,而他因为自杀拷贝内容无法有效解读。而他爱人的记忆中没有手稿内容。又因为其好友拒绝透露和好友本人的离奇死亡。手稿的内容未知令很多不满的人相信它是大哲人的自我批判作品。
因为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个人坐阵楚河汉界,喜欢写两套相互对立的学说。人们在惊叹他辩证法的巧妙时,在手稿也见到了形而上学的高超;他在唯物主义上有着里程碑的创新,手稿中他将唯心主义摆脱了窘境。可是他的《政治见解》是他逝世前四年完成的,而同时期除了这本书都发现了对立的手稿。
唯独此书没有。于是便引发了下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