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道衍金章 / 第十七章 金言落去称上真

第十七章 金言落去称上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合虚山
  真衍观
  天色刚刚破晓,任御从静坐中醒来,只觉神清气明,周身舒泰,显然是功行又有增进。
  压下心中喜悦之情,任御眼前凭空浮现一行行金色小字——
  “……大玄历79年三月又三。
  时有世外高士,于观中静坐半月有余,遂悟(静)字要诀,自始大乘出,神通现……
  ……”
  这一行行金色小字缓缓凭空浮现,悬于眼前三尺。
  其每次出现毫无规律而言,或是世间种种隐士秘闻,或是于任御关系密切。
  似记述,似旁白,不一而足。
  但唯有任御能够看见。
  “大玄历79年元月十三——
  夜,
  合虚山
  阴阳颠倒,天机寂乱。
  星河倒转,日月失色。
  忽见一覌落于合虚山,紫霄峰,望月台。
  此观有殿一十九座,景观一十六处。
  名道衍,
  殿中盘坐于一道人,
  号元始。”
  “好大的口气阿”
  看到这里,任御叹了一口气,虽然来到这方世界已快有俩月,但心里还是心有余悸。
  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意思是,大荒遥远的中部,有山合虚,是日月升起的地方。
  先不提这方世界是不是名为大荒,光其出自《山海经》几字就让任御头皮发麻,大荒可是神话世界呀阿。
  这还不是最让人刺激的,刺激的是,
  这句“殿中盘坐一道人,号元始”
  这‘元始’乃是三清之一,
  玉清《元始天尊》的尊讳阿
  这种大能,一念之间就可以让你灰灰了去。
  还号“元始”,这是在作死的路上路上一骑绝尘阿。
  当时任御一边看一边抬头望天,生怕祂老人家一道雷霆直接打到魂飞魄散。
  还好不知是祂老人家大度,还是怎的,到现在自己还活的好好的。
  时至今日,任御脸上有些复杂,心里也明白了什么。
  不由的洒然一笑,仙凡有别,既然如今已走上修真之路,当摒弃往日畏惧为首。
  须知道途之争,比之千帆竞过一线天还要难上无数倍。
  既然踏上此道,自当审时度势,勇猛精进,一往无前。
  岂能因一虚无缥缈道号就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那还参什么道,修什么真,不如下山种地去罢。
  ……
  静室中。
  玉雾生烟,一气东来。
  少年道人声音铿锵有力道:“自此,吾便道号元始。”
  其音似金声玉振,有不动如山之韵味。
  至于少年道人长相,前世道人师父评语:“群秀绝伦,天人之表。”
  如今步入修行,更填仙清玉骨,风采更甚。
  任御道完抬步来至外间,步入望月台,凉亭石桌上,自有童儿,把早膳吃食一一摆放整齐,立于一边。
  见任御到来,眼前一亮道:“老爷来至正好,膳食已备好,请老爷享用,”说完便恭恭敬敬立于石桌一旁。
  只是因为毕竟年少,心性未定的缘故。
  童儿一边作严肃认真状,一边垫起脚尖望向桌上吃食,吧唧嘴巴。
  再偷偷望向任御,见任御无甚反应,便偷偷松了松气,后又作了一个鬼脸。
  任御望见,心下自是好笑,便笑了笑道:“童儿可曾食用,不如今天就陪老爷我用膳吧。”
  说完便再不管欢欢喜喜来到桌上吃饭的童儿,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一边细嚼慢咽,一边频频颚首。
  “快两个月了,总算吃了顿正常点的早餐。”
  “唉!”
  想到这里便叹了口气。
  任御前世存身的道观来到这方世界后,不知是什么原因,竟发生玄异,道观生灵。
  算上还未露面的一位后,总共生出三位灵童。
  一六岁左右童儿状,唤维堂。负责任御的生活起居,包括一日三餐。
  一中年状,名维周。负责观内日常吃喝用度及一切事宜,包括打扰卫生,敲钟撞乐等等。
  还有一位到现在还未蜕变完毕,成少年状。
  在任御看来蜕变完成也就这一两天的事。
  这些灵童虽说天生神异,生来自有玄异傍身,又聪慧异常。
  但对做饭,扫地这类人间烟火一窍不通。
  还好经过任御两个月的手把手调教总算勉勉强强能够胜任这等大业了。
  这下自己便可以从凡事俗物中脱开身来,专心修行去了。
  话说修行,金色小字有言:
  修真有小乘道法和大乘道法之分。
  小乘道法落于纸表,
  刻于馨竹,
  传于口舌,
  定于强弱。
  何意?
  其意思是世间修行,有一小乘道法,或记载在纸上,刻在竹简上。
  或于达者口口相传,也就是师门长辈传授。
  小乘之法有强弱之分,遂修行者也有强弱之分。
  大乘道法不落纸表,
  不刻腐竹,
  不传口舌,
  不定强弱,
  玄之又玄,
  得于道德,
  成于十六。
  大意是大乘道法纸表,腐竹难落,不传于口舌,也就是法不传六耳,没有强弱之分,所以恒强,玄妙非常。
  修行中人想要修行大乘道法,得时时琢磨,观读《道德经》,才能有机会领悟大乘道法。
  领悟大乘之法之后,想要有所成就,就要从十六字修真要诀去寻、去悟。这里的‘十六’就是十六字修真要诀。
  至于何为十六字修真要诀下文有言,这里不做赘述。
  金字上言,古往今来,宇宙洪荒,一切时空,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修的都是小乘道法。
  或许修行到一定境界,智慧通玄之辈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到现今修行之法之上还有一法。
  但也只是能够隐隐约约感觉的到,亦如凡人感知灵魂,或许有,或许无。
  似有似无,似水中月,似镜中影,看到摸不到。
  又似力有碎山之能,却不能顺着头发提起自己。
  个中玄妙,有字难述。
  而大乘道法由于世间从来没有记载过,也没有大能之辈修行过,所以以往修行者也只是在闲暇之余当游记,故事来听。
  听到后也就笑笑,当不得真。
  古往今来,道家修行,讲:
  “师法自然”,
  “清静无为”。
  在任御看来,这里的‘师法自然’,‘清静无为’即天地万物自然运行,不偏不倚,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是为世间最完美之物事,而修行之道本就是一步步蜕变,一步步完善自身。
  这就恰恰与之契合。
  即修行之人当以天地万物为师,悟其纯,思其善。
  以补充自身缺漏。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皆不在变化,既然在变化当有其理,既有其理何须外部使变。
  须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变化即不变,既不变何须外力。
  即“清静无为”。
  而前人为了便于更加感悟自然,便总结了易于修行的方式方法,其益自身,益后进。
  即“十六字修真要诀”。
  即:焚香,静坐,试茶,洗砚,鼓琴,侯月,听雨,赏花,翻经,刻竹,喂鹤,观山,漱泉,尝酒,望天,垂钓。
  任御修行的就是大乘道法,说来奇怪,前世时时观读而依旧半知半解的《道德经》,自从来到这方世界后领悟颇多,在今日静坐途中就悟出来大乘道法。
  至于如何修成的,任御心中自是心如明镜,但当任御准备将修行方法述于纸,或者竹的时候,要么纸竹成灰,要么张口无言。
  正应了那句幾语:
  不落纸表,不传口舌,
  种种玄奇,不足言表。
  食用完早膳后,任御起身来到亭外站定道:
  “维周道友何在?”
  话音刚落,一道玄光落下,自里走出一中年道人。
  其头扎道鬓,身着玄衣,来到距任御三米后站定打了个稽首道:
  “老爷,维周在此”。
  任御看到来人后,想了想道:“观里有一十六处景观,道友可曾了解?”
  维周恭敬道:“回老爷,真衍观自从跨界来到这里后,玄妙异常,不但诞生了我等,还多了一十六处天地奇观,究其因可能与老爷有关。”
  任御眸光微动道:“哦?和我有关?”
  维周解释道:“据我等记忆中得知,其可能和老爷修行大有关系,至于具体缘由,我等记忆中未有找到。
  老爷需要维周引路去看看吗?。”
  “说和我的修行有关么,准确来说应该和‘十六字修真要诀’有关吧”任御心下思忖到。
  随后便对维周道“如此,便有劳道友前行带路。”
  维周打了一礼道“老爷请随维周来”
  说完便在前面边走边道:“天地奇观除了老爷刚才吃饭时所在的‘望月台’之外,还有‘听雨阁’,‘藏经窟’,‘洗颜池’,‘仰象殿’,‘俯度楼’,‘不老泉’等。
  老爷请看,前面所在就是天水崖。”说完便立于一旁,望向外间。
  任御目光随着童子维周所指望去,只见巍峨仙山只插云霄,其高不止万丈,其阔一眼望去似无边际,其腰部往上似被真修大德砍去一半。
  一半高耸入云,不见其首。
  一半平整似人为,但其规模绝非人力所能为。
  其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花异木,奇峰湖泊之间玉雾缭绕,仙鹤盘旋,若隐若现,仙气盎然。
  真福地洞天之所。
  确有德上真之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