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摘自白居易《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早春时节,澄迈山峦下,绿意更甚。
其中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峰峦,名叫永安山。
永安山之畔,有座寺庙,名曰永安寺。
永安寺史建于东晋明帝之时,南朝、唐时,以山闻名,皆叫永安寺。
只是在大中祥符四年初秋,永安寺又经过了一次翻新和扩展,由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寺庙,一跃成为琼州远近周知的古寺。
近年来,永安寺香火旺盛,游人众多,有本地的宋人,有南洋的商贾,也有本地的官吏……
若有人注意观察,会发现,处于淡季,但永安寺的游人没逢休沐,往来者依然络绎不绝,且多为年轻士子。
“这是澄迈书院求学的学子!”
有澄迈人解释道。
与永安寺相隔五里路,有一兴建不过四载的书院。因在澄迈县境内,处于澄迈山下,自命名为“澄迈书院”。
却说澄迈书院兴建于大中祥符六年,创始人乃是原大宋海运使李贤。至于修建书院的初期投入,除了李贤的本金外,还有琼州本地官寺,及琼雷等多地商贾及豪户的投钱。
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澄迈书院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招收者,无论男女,无论贫贱富贵。只要是好学的宋人,皆可入学。
且澄迈书院占地及广,西侧直接与海滩相连,常见有士子于此郎诗,也有人于此做“实验”,北侧则直接和永安寺的寺田接壤……
内中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男子学舍,西院为女子学舍。细分的话,还包含的有自习区,教授区,实验区,休闲区。
时间回到三年以前,澄迈书院建成之时,除了在琼雷两州有些声明外,于大宋多地,且无大的名声。但在招生之月,一则消息传出,才有游学者陆陆续续赶来琼州,想要近看之。
这则受世人瞩目的消息,便是大隐士和靖先生出山了,受聘于澄迈书院,担任山长!
和靖先生,本命林逋,字君复,晓经史百家,书法、文学造诣皆受世人崇拜。
他的出山,如同一个引爆的霹雳弹,瞬间就震惊了大宋士林。
即便在大中祥符五年,皇帝赵恒遣人来请之出仕,皆被林逋所拒绝,是时为何同意?
熟知内情的则知晓,当日之时,湖山上的和靖先生住处,迎来了“三李”。
此三李者,分别前扬州知州李自明,状元出生、并将升迁为杭州知州的李志,以及前海运使、深受皇帝信任看重的李贤。更为主要的是,这三人是为父子。
李自明、李志二父子,近些年来偶有诗作,逐渐成名,李贤虽无诗作,但数十年前的传闻之作,也让“李落红”的名号传遍了士林。
旁人不得入见和靖先生,但就是这位李氏子李贤,用一“仙术”打动了和靖先生,不仅让和靖先生接见了三李,更使之出山。
后两年内,澄迈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地位名声,虽不及应天府书院,但在大宋已然有了一席之地。尤其大中祥符九年,澄迈书院内的农学馆研究出的“化肥”,让琼雷两地的农户增收三成,一跃成为大宋朝堂上的焦点,皇帝赵恒亲自下令勉励奖赏。而至今岁的天禧元年,澄迈书院的工学馆,更是凭借研究出来的新型耕种机械和取水装置,让之再受尚书省的表彰。
世人渐渐明白,澄迈书院的研究重点和大宋很多书院略有不同,内虽有经文诗书之类,但更注重民生和实际。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对科举不敢兴趣、却对农事匠工有天赋者的求学。
过去的几年实践已经证明,只要你能在澄迈书院学习一年半载,且顺利通过所谓的毕业答辩,拿着那张由澄迈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再有介绍文书,去往官寺成为一名小吏,或是成为一方匠工,都不成问题。
而让澄迈书院如此迥异的,远不止这些,迥异的是内部开设的一门科学!
此为澄迈书院的创始者李贤单独设置的一馆,讲师也只有李贤一人。
科学馆不做人数限制,也不计入毕业者的学分之内,只做一种兴趣。
初时,大家对科学馆不了解,不敢兴趣。但在后面的化肥等物产生之后,众人才明白,这些事物的产生,原来都是从“科学”中受到的启发。
也有人发现了一个细节,大隐士和靖先生平日在澄迈书院很少出现在人面前,但科学馆的一月二十场的讲课中,和靖先生至少会出现一次!
于是,去科学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直至后来,许多人都不愿意离开,科学馆的名声也渐渐传来出来。
总归有三个科目,算术、物理、化学。
现当下,澄迈书院于春时的招生刚刚结束,一处新生学舍内,四位舍友相互熟悉后,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明日的课业。
“明日上午科学馆教授的科目,据说是专门为我等新生准备的基础物理,而我等文学馆的课业在下午,诸君有谁愿意同王某一起去看看这物理到底是何物?”
年轻、约莫二十岁的青年,名叫王芒,青州人,家境贫寒,本想去应天府书院求学,但阴差阳错下,抱着好奇心,最终还是选择南下琼州的澄迈书院看看。
本坐在学舍的桌上,看着书院简报的另一名士子,抬起了头,应道:“在下亦有此意,丁兄和卢兄明日一早可能要忙着去参加柳七主持的澄迈诗会,就由你我二人去就吧!”
书院简报,是为没馆的课程安排。
而这里的柳七,乃是去岁辞官而来澄迈书院做讲师的柳永,其之诗文,在这两年的官宦流离中出了不少精品。不乏一些士子作为柳永的粉丝,想要目睹而入。就如和靖先生的崇拜者一样!
正趴在桌上的另一人停下来笔,道:“公孙兄所言极是,我二人欲见柳三变很久了,虽说以后日日可见,但这一次,再怎么也不想错过!但请见谅!”
王芒笑道:“无妨,我和公孙兄先去探探路,看看那科学与物理,究竟为何物?竟被传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