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辅宋 / 第一百零三章 四年 本卷完

第一百零三章 四年 本卷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要和这里的主人争取生存空间,好在唐乡会的人早有准备。
  
      凭着现今的器具,很快在土地作战中赢得了先机。最终和遇到的原始部落达成了和解……甚至在贡献了一大批大宋的工坊商品后,连附近的部落也加入了进来,
  
      这些原始的垦荒者们,接下来的任务很简单,便是利用先得到的土地,种地,筑城,以及寻找金矿、铁矿。
  
      金矿是为了打造出金子,以成为每年向大宋上供的一部分。大宋于此的重犯或是死囚,便是干活和守卫的劳动力,却不是免费的劳动力,内中的酬劳自要足金的供给给大宋朝廷,最终惠及大宋百姓。
  
      广袤无垠的土地,连绵的高山,便是无尽的资源。唐乡会的成员,还有被流放至此的大宋囚犯们,最初有些茫然,但慢慢适应了下来,信心也随之高涨。
  
      在陌生的荒地上,建立一个生存之所,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像华洲这等大面积的无主荒废,乃至于连部落都稀少的土地之上,建立一个国度,更是需要几十年,或是几辈人的努力。
  
      琼州的秋天,从来没有让人有秋天的感觉。
  
      唐乡会和大宋官吏,带领着首批万余众的犯人登临华洲,这边处于南洋外围的大陆之后一个半月,李贤就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他收到消息的时候,东京的皇帝和朝臣们还不知道宋人已经平安抵达,甚至一度怀疑华洲存在的真实性。
  
      直到十月的时候,数十位同下华洲的大宋官吏安全返回,并带回了一大船的黄金和两个商船的铁矿石,而后到了东京汇报后,大宋上至皇帝,下到普通的百姓才知道,原来在遥远的南洋彼岸,还有个这么辽阔的大陆。
  
      但面对该地的荒凉,加上宋人骨子里对家乡的依恋,没人愿意去所谓的华洲。大宋本土的重犯们,同样显得担忧无比,害怕自己被挑中,流放数万里。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大中祥符四年开始,大宋全国的犯罪率以可见的速度下降,重刑犯和死囚的数量于之一州更是显得稀少该来。
  
      重犯流放计划,甚至比高高悬在人头顶上的《宋统刑》的效果,来的还要实在。
  
      时间到了十一月,本年度的第二批朝廷重犯再次发往华洲大陆。
  
      华洲大陆北部,渐渐涌现了一处高大的城池,也成为了到来的宋人,或是加入的本地部落人,躲避雨林里的猛兽的人为庇护所。数条连绵的小路向四周连绵,城内有房屋,城外则有农田。
  
      除过一些已经加入的华洲部落人群,余者一些没有加入的部落部众们,处于观望之时,也开始有学有做,用打来的野兽,换取宋人的粮食作物,于自己的部落之内开始了耕种。
  
      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李贤却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海师训练方面上。
  
      海运府的大小事都有人操办,尤其朝廷由调来了两位辅佐的官吏及后,府衙内的大小事几乎都有人官吏。李贤这个主吏,待着府衙内,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收集海商和各司官吏的意见,给出解决之法,让海运府的职能更加完善。
  
      另一个方面,则是配合琼雷两地的主吏,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农业田亩,防止自沿海开始,因海贸的兴起,导致大宋农业的退化……
  
      当把个人的精力放在各个方面后,李贤才真正明白一位部门或是一位地方主吏的辛苦。
  
      而至十二月,喜事连连。
  
      其一,崔莺莺有了身孕,李贤终于快有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孩子了。
  
      其二,海运府为大宋朝廷的收入占比再创新高,连带着朝中于海贸的非议声都小了不少。
  
      其三,曹琮和种世衡所率的宋军,终于于十一月末,顺利拿回了沙州之地,并向西进军百里,西州回鹘人再不敢犯!
  
      其四,兄长李志平级调动,但却是升官了,这次担任的乃是苏州通判。
  
      苏杭乃是富裕之所,按照和王曾吕夷简的来信商讨,大家都认为李志是高升,只待再磨砺两年,一任知州少不了的。
  
      而如今尚未而立,能在三十岁前,成为一地知州,那可是莫大的机遇。
  
      转眼又是一年过,春正月间,大宋一片太平,风调雨顺,相邻的辽国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先是交战多年的高丽向辽再发起了一番猛攻,这场战斗持续了两月之久,但最终还是为辽所挫败。高丽王马上认怂,即派人议和,称臣如旧。辽圣宗可不愿意这么放过,欲让高丽王亲自到达京都认罪,但高丽王没有同意,第二次辽和高丽战争爆发。
  
      同年春日,处于辽国背面的另两个边部打算脱离辽国的控制,一场席卷辽国北部的内乱燃起……
  
      琼州的李贤,自新年开始,便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照顾老婆身上。船只建造积累的技术,以及炼制钢铁的绝密技术,自去岁岁末开始,便由大宋的将作营直接接手。甚至于对大宋的三支海师,枢密院也派了专人加以监督……
  
      及至七月,老爹李自明来信,他有辞官之意,没办法,今岁五月的时候,老爹生了一场大病。虽是痊愈,但急需休养一段时间。
  
      老爹李自明的辞官,也是李志李贤两兄弟认可的,李母亦是赞成。扬州知州别看是个肥差,但在李自明这认真的劲上,还真的是劳累不已。
  
      十月,刚把李父李母接到琼州,崔莺莺肚子里的胎儿就赢来了生产。
  
      可能是日常锻炼的原因,崔莺莺的首胎非常顺利,剩下的小男婴也是胖嘟嘟的!
  
      “我有孩子了!”
  
      李贤高兴的跳了起来。
  
      于这一刻,他更像是个孩子。
  
      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地认可,自己在大宋有了根,有了可以延续并不断壮大的根苗。
  
      眼看着大宋的船舰不断往更远的海洋行进,眼看着琼雷之地都种上了高产的占城稻,眼看着海商们满是丰收地从南洋回来,眼看着父母家人就在身边……
  
      李贤忽的有了一种知足。
  
      次年二月,他正式向朝廷递出了一份请辞的奏书。
  
      直到是年九月才同意下来。
  
      而于琼州的澄迈山下,一座小小的书院于之当年慢慢建立起来。
  
      这一晃就是四年过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