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后院北屋本来有个小小的会客厅,但供着先君灵牌,平日就很少用,赵开把崔氏兄妹带到院内石桌旁,就不动了。
崔琬蹙眉道:“赵开,你就让我们坐这儿日晒风吹么,这等待客之道,未免小气了。”
崔仲方倒没说什么,环顾一下,笑道:“谦之便是再次勤练箭术么,逼仄了些,也是难为你了。”
赵开有些过意不去,坦然道:“北屋供着先父和亡兄灵位,以贤兄妹与丞相府的关系,还是避嫌一下为好。楼上书房被我老师用着,只好委屈你们了。”
崔仲方脸色有些许变化,侧首和崔琬对视一眼,立在原地向北屋躬身作揖,苦笑道:“长者仙逝,本该拜祭,仲方不得已,只好携幼妹遥相默思了!”
崔琬也没多言语,神色肃穆地敛裾行礼,盈盈一拜。
赵开侧立还了一礼,对崔琬的感官好了许多。
崔仲方这才问道:“坊间传闻,谦之拜了奇人强练为师,看来属实咯?能否让崔某拜见一番,当面请益哩?”
赵开露出为难的神色,苦笑道:“家师随心随性,但讲缘分,一会儿剑伯下来了,我去问问。”
崔琬好奇心起,问道:“驸马,强练先生真能洞察天机么,你跟他学些甚哩?”
崔仲方脸上略有失意,很恰当地点头微笑,掩饰过去,耳朵却也竖起老高,显然颇感兴趣。
赵开哑然失笑,招呼他们坐下,才叹道:“先生来了三日,日食我家七八斤肉,日饮酒三升,却只叫我每夜自己往天上数星星。怕是把我吃穷了,我也不知能不能学到啥?”
崔琬噗呲一笑,拿拳直锤愕然呆愣在一旁的崔仲方,花枝乱颤。
“你这滑头,天机岂是三五日便能领悟的。在背后数落老夫,岂是弟子之道?”强练半袒着衣襟,手里拿着那块雕版,无声无息地站在了他们身后。
崔氏兄妹吃了一惊,赶紧转身行礼。博陵崔氏世代书香门第,礼数是极多的,当然了,也得是对面之人当得起。
赵开憋着笑,伸手接过雕版,叹道:“师父,我真的很穷哩,你少吃些不行么?”
在外人面前,强练这个世外高人是绝不会多话的,哼了一声。
强练出来露个脸,无非是要传递个讯号出去,让长安朝野都知道,赵开是他罩着的,就够了。
他却仔细观瞧了崔仲方一阵,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道:“宰执之才,不错。”
说罢转身就走。
崔琬娇呼道:“先生,那我呢?”
强练顿足转首,看了看她,摇头不语。
崔琬有些焦急,首次露出忐忑神色,可怜兮兮地朝着赵开使眼色求助。
赵开看了看因为一句批语就掩饰不住开怀的崔仲方,内心称奇,笑道:“师父,公主身上可有天机?别藏着了。”
强练仰首望天,徐徐吐出一句:“你们跟着他,水涨船高。”
这回,再无停留,昂首去了。
这句话太直白,赵开有些羞惭地低下了脑袋,强练这老货,装神弄鬼的,目的性也太强了些。
崔氏兄妹可不这么想,强练多年来,在长安城中言无不中,已被当成了半个神人,闻听批语后,看向赵开的眼神,就复杂了许多,尤其多了那么一丝……热切!
崔琬糯糯地问道:“驸马,先生对你的批语是什么?”如果崔仲方真能做了宰相,可还要跟着赵开才能水涨船高,随便联想一下,就很恐怖了。
崔琬说话时,牙齿都有些打颤。
赵开挠挠头,嘿嘿干笑道:“我听说算命的,都只能算别人,不能算自己。师父只管喝酒吃肉,啥也没跟我说啊。可能是天机未露吧?”
崔氏兄妹有些失望,对视一眼后,崔仲方一甩大袖,笑道:“谦之所言极是,天机之说,不可尽信。你手中的便是雕版么,让为兄好好看看。”
崔仲方转换话题,是极为聪明的,如今的情势下,真有人拿这些话传了出去,是极为招忌的。谁知道宇文护会怎么想?
赵开递上雕版,院子里还能使唤的也就只有谢嫣然了,在她端上茶水后,便叫她去拿些墨汁和白纸来。
雕版是阳刻反字,字是凸起在木板上的,看着非常立体。崔仲方打眼一瞧,便赞了一声,笑道:“原来如此,与碑体反其道而行之,便成刊印。谦之真有天马行空之思虑也!”
仲方从小喜爱读书,有文才武略。后来,仲方以明经当了晋国公宇文护的参军,转为记室,升司玉大夫,和斛斯征、柳敏等一起撰修有关礼仪和音律的书籍。
十五岁时,周文帝见到他以后很惊讶,就让他和皇家子弟一起读书,隋文帝也在其中。仲方因此和隋文帝从小就交情深厚。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正月,宇文泰又推出了一套由汉族士人苏绰、卢辩依据《周礼》制定的新官制。这套新官制抛弃了魏晋以来的官职名号,仿《周礼》设立六官:宇文泰为太师、大丞相;李弼为太傅、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大宗伯;独孤信为大司马,于谨为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大司空,余官称号也都仿《周礼》,但并不是将秦汉官制一概废除,而是参照使用,尤其是地方官职仍行秦汉旧法而不变。在官制改革前,宇文泰又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即将官吏的等级分为十八命,正九命和九命。命数多者官高,如柱国大将军为正九命,骠骑、车骑大将军为九命。命实际上就是品,不过,品以正一品为最高官,命以正九命为最高官。同时,宇文泰在改革官制之际,将地方官吏任免之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宇文泰改革官制也和建立府兵制度一样,具有浓郁的复古色彩,只不过前者是从汉族古代社会寻找依据,后者是从鲜卑族的部落时代得到启发。宇文泰通过这种托古改制,给自己的统治披上一件正统的外衣。以向人们显示,宇文氏政权并非僭伪,取消民族间的心理隔阂。而在府兵制中,则通过鲜卑化,照顾鲜卑民族的感情,泯灭府兵中的民族界限。宇文泰通过这些改革,巩固了统治基础。
统七年(541年)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年)三月颁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宇文泰还令卢辩仿周礼更改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体。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府机构。藉以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和归向。次年北周代魏,宇文泰子宇文觉(孝闵帝)即位后继续行用﹐直到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开皇元年(581年)恢复魏晋以来发展形成的三省制度(现三省六部)﹐六官之制才废除。
天官冢宰,大豖宰及以下共有63种职官,负责宫廷事务;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种职官,负责民政事务;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宗族事务;
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军事事务;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种职官,负责刑罚事务;
冬官百工,涉及制作方面共30种职官,负责营造事务。
德治教化
在政治上宇文泰奉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同时又向人民灌输孝悌、仁顺、礼义,用这些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束缚人们思想,以心和志静,邪僻之念不生,稳定统治秩序。
官品分为九命,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以九为上。禄秩以石计算。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九命。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正八命。
三公三孤皆为“论道之官”,不与实政。
中央政务由按《周礼》设置的“六官“主持。
所谓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六官各置一府,长官称卿,合为六卿,均正七命。
天官府长官大冢宰卿,地官府长官大司徒卿,春官府长官大宗伯卿,夏官府长官大司马卿,秋官府长官大司寇卿,冬官府长官大司空卿。
六卿主持中央政务。
天官府大冢宰统司会、宗师、左右宫伯、御正、纳言、膳部、太医、太府、计部等。
地官府大司徒统民部、载师、师氏、保氏、司仓、司门、司市、虞部等。
春官府大宗伯统司宗、守庙、典祀、内史、礼部、太中、乐部、太卜、太祝、司车辂等。
夏官府大司马统司马、职方、吏部、司士、司勋、左右武伯、兵部、大驭、司右、司射、驾部、武藏等。
秋官府大司寇统司宪、刑部、掌朝、布宪、蕃部、宾部、司要、司调、田正、司隶等。
冬官府大司空统工部、匠师、司木、司土、司金、司水、司玉、司皮、司色、司织、司卉等。
分设上大夫、中大夫、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北周初年和北周末年,天官府权力极大,其余五府之事总于天官。
此外还有大前疑、大右弼、大左辅、大后丞(以上称四辅)、大丞相、总管等官称。
要知道的是,后周改革官制与王莽改官制一样,充满着复古思想,但魏晋以来三省制度的发展已不可逆转。即使在后周官制中也依然存在着三省制度的内涵。
例如军队的建设,六军禁卫和府兵制度,并没有因实行周官制而打乱;又如地方官制自总管、刺史、郡守、县令至党正、里长等一套组织,也依旧原封不动地保存了秦汉时期的官僚体系。
宇文邕去同州看望病重的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