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本身不是地球人,而是来自一个遥远且高度文明的星球,在他认知中的几千年前,大科学家费雷尔得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我们赖以生存的三维宇宙将会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
根据其构想:
一、宇宙中不存在任何实体的物质,我们认知中宇宙万物都是空间的扰动在三维世界的表现形式。
宇宙只由空间构成,空间具有拉伸极限,拉伸至极限的宇宙空间可以被三维坐标系标注,称为“宇宙绝对坐标系”。
同时,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世界,是远远没有达到拉升极限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宇宙是由空间无限堆叠的奇点大爆炸而来,从宇宙诞生伊始至今,虽然不断地高速膨胀,但依然保持着可以维持三维世界的极高密度。
这样的高密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泾渭分明的介于“无限堆叠”和“极限拉升”两种形态之间,两种形态之间的转换速度在“宇宙绝对坐标系”中为固定的C。
举个例子:如果空间拉升至极限,“宇宙绝对坐标系”中的“一立方米”恰好对应三维世界中的“一立方米”;但由于三维世界中包含的“宇宙绝对坐标系”密度极高,所以“宇宙绝对坐标系”中的“一立方米”在三维世界远远无法占据如此大的空间。
实际占据的空间,举例为“一立方纳米”,其表现形式将是——在这“一立方纳米”的三维空间中,几乎全部空间都是拉升至极限的“无限接近一立方纳米”的“宇宙绝对坐标系”构成,而剩下的“一立方米-一立方纳米”的绝大部分“宇宙绝对坐标系”的空间,将以速度C坍缩为在三维世界中极小的一点或无数点,这些点也就是空间“无限堆叠”的状态,将这些点称之为元。
而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过程中,整个宇宙是动态的,因此元在除了宇宙奇点的无论是三维世界,还是“宇宙绝对坐标系”中,都是运动的。
经过百亿年的运动平衡,元的运动形式逐渐表现为:在“宇宙绝对坐标系”中,元可以近似地看做一个“漏斗形”(在三维世界的体积极小),在“漏斗口”所处的二维平面“元泱”,“宇宙绝对坐标系”的空间将以恒定的速度C向元坍缩并无限堆叠;
同时元会朝着垂直于“元泱”的方向,以无限近似速度C匀速运动;其运动的正前方可以看做“漏斗”的“漏斗口”,正后方是“漏斗”的出口,“宇宙绝对坐标系”空间将同样以速度C扩展至空间极限状态。
也就是说,当单个元自由运动时,其所包含的空间是固定的,无法分割或聚集为一个包含空间更多的“大元”。
二、元便是构成三维世界物质基础的基础。
由于元的特性,其绝大多数情况是独立自由运动的,三维世界的我们称之为“暗物质”。
而当两个元的相对运动轨迹之间的距离极小时,一旦两个元的“元泱”有部分重合,将因为其各自元泱面都会向元以速度C坍缩,此时两个元会互相捕获,结对运行,这一对元被称为“太极”。
根据其结对角度的不同,将会在三维世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光子、电子等等。
而这些角度中,有两个角度尤为特殊,便是平行同向运动和平行反向运动。
其中的平行反向运动将使两个元构成一个“无极”环,这个环便是构成物质的基础粒子。
“无极”环因为其瞬时的“元泱”面上的空间会朝元以速度C坍缩,当我们从宏观角度观察“无极”环时,便会观察到一个在三维世界表现为具有“万有引力”的微小粒子;
此时“无极”便在三维世界有了“质量”,而且这个质量中心,如果以极其微观的角度去观察的话,并不是一个原点,而是一个圆环。
由于元本身是“宇宙绝对坐标系”空间的无限堆叠,同时元在“元泱”面上的坍缩也是以“宇宙绝对坐标系”为基准的,一旦一个元的“元泱”面上恰好有其它元B时,坍缩的二维空间将直接从元B获得,这一瞬间,两个元之间在三维世界才会表现的“万有引力”将失去作用。(这一特性在三维世界中表现为“反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元的三维世界体积极小,速度极快,三维空间中的元所占的三维体积比重极小,元泱面上恰好有其它元的情况是极其瞬时的,因此这种“万有引力”失去作用的情况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当一个无极环无限靠近另一个无极环时,这种失去“万有引力”的情况将成为常态,粒子之间也将陷入复杂的相互影响的运动,其表现结果便是,无极环在三维世界具有了会互相“排斥”的“体积”,而且这个“体积”根据测量手段不同,标准不同,精度不同,也将有较大的出入。
而因为所有成对运行的元,都可以将运动轨迹分割出平行相对运动的情况,因此所有成对运行的元,也就是“太极”,都可以近似看做垂直于无极环平面,以不同速度运行的的无极环,其在三维世界里表现的性质有一定的关联。
三、由于宇宙中的这种空间扰动极其庞杂,也会相互影响,因此还有很多特殊的情况需要特殊考虑,但因为这些基本的性质,有了几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结果,那就是在宇宙不断的膨胀过程中,宇宙的三维体积是极速增大的,而“宇宙绝对坐标系”体积是是从宇宙诞生之初就恒定的,因此元的密度将随着宇宙的膨胀,不断降低。
因为三维世界的物质基础本身就是元世界运动中的极其偶然的情况,所以当元的密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将会难以维持三维世界的物质基础,我们的三维世界也将灰飞烟灭。
同时由于物质的性质和其运动方式有关,并且元在“宇宙绝对坐标系”中的速度恒定为C,因此所有物质为保持其性质,构成它的无极环,都有各自在“宇宙绝对坐标系”中的速度极限,这个速度称为“绝对富里极限速度”。
由于原子的结构相对无极环是极其复杂的,因此不同原子的“富里极限速度”均远低于“绝对富里极限速度”,并总体呈现:原子结构越复杂,其“富里极限速度”越低;例如结构简单的光子的“富里极限速度”,就十分接近元速度C。
这里的“富里极限速度”虽然是相对“宇宙绝对坐标系”的,但因为元占据三维世界体积比重极小的性质,因此在没有特别申明的情况下,通常也可以直接运用在三维世界中。
这些构想在后来的几千年中被不断证实,因此那个可怕的事实便造成恐惧,在整个星球中蔓延开来:我们赖以生存的三维宇宙将会在宇宙膨胀的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我们将永恒地不复存在,而我们对此毫无办法……
在小迪父亲认知中的几百年前,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范得斯根据前人数千年对宇宙的观察,推演出了宇宙膨胀的模型,惊喜地发现:
宇宙的膨胀过程并不是均匀扩散至极限,如同三维世界中的激烈爆炸会产生气浪一般,宇宙的膨胀也是有“浪”的,所有的星系便可以看作浪花。
而且随着宇宙的膨胀,其膨胀的动力将逐渐衰弱,元也总有密集的区域和稀疏的区域,这些区域相互作用,虽然整体会不断趋向于稀疏,但根据星图的推演,在宇宙膨胀至极限的过程中,存在大大小小散乱分布的元密集区,在这些区域中,三维世界将得以幸存。
同时,他还在这些繁杂的,时而存在,时而湮灭的区域中,找到了数条可以用于逃生的航图。
但悲哀的是,他同时发现,他们星球所处的位置,受限于物质的“富里极限速度”,无论是生物个体,还是飞船飞行器,都将不存在运用那些航图逃亡的可能性。
绝望再次在整个星球蔓延,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也许无知但无忧无虑地生活到湮灭来临的那一刻,或许比现在这样知道灾难即将来临,却无计可施,要好得多。
星球上因此滋生了叛逆地抵制科学的人群,并越来越多,将这些学说视为邪教异端,开始了对相信科学的人群数百年惨无人道的迫害。
但终究还是有无数相信科学的人不懈地寻求逃亡之路,将众人从绝望中拯救出来的人,名叫霍斯,他发现:“意识是又物质基础的,无机和有机的界限,可以通过编辑生命的密码去打破。(摘自很早之前收藏,找不到来源的小视频。)
在生物层面上,我们意识和记忆的载体是神经元,通过编译,可以将这些意识和记忆在无机层面呈现,其好处在于,无机密码可以通过电波进行光速,长距离,无损耗地传播。
根据这一构想,那些科学家们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电波人计划”。
他们宣称:“跨越万千星河,我将依然是我。”
这一口号,吸引的无数相信费雷尔得构想,但长期处于极度悲观和绝望中的人群,他们积极投身于此,进行科研和训练,想要将整个星球文明存放到自己的大脑中,并将这些意识和记忆转化为电波,广泛地向宇宙空间发射。。
为了让这些意识不是漫无目的地在宇宙中传送,消散,他们选择了数个黑洞,通过特定的电波频率和发射时机,将庞大的电波群发射到那些黑洞的附近特定的距离,并围绕黑洞运行,在那里,电波星人的意识将会被长久地保存,他们将这些留存所有人意识的黑洞,称为“英灵殿”。
他们相信,在这茫茫宇宙中,他们并不孤独,虽然他们的肉身依然停留在自己的星球,无法逃脱宇宙膨胀撕裂的命运,但他们的意识将穿越星河,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他们的意识会被其它文明接收,幸运的话,在某个遥远星球上,他们仿佛只是睡了一觉般醒来,然后在那里开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