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太渊道尊 / 第七十一章 隆冬幻境话出身 中

第七十一章 隆冬幻境话出身 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粥来了!他们来了!”
  风雪稍歇,露出了久违的日头。温暖的阳光洒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渐渐融化的冰雪是那么的耀眼夺目。躁动的人群夹杂着充满喜悦的呼喊,早已是饥肠辘辘的流民一窝蜂地奔向那辆不大的马车。
  多日的风雪阻断了前路,大雪封山之下,流民大群不得不困守在这处不大的山坳之内。连续四天四夜的风雪几乎遮蔽了周围的地貌,待到第五日日出才堪堪停下。
  这些天来,头几日魏道渊还能靠着吞食雪球解渴,干嚼松针充饥。可时间一长,这处山坳内就连树皮都被啃完了。硬生生饿了两天的魏道渊眼皮子越来越沉,身体也愈发冰冷。
  透出一股子诡异劲儿的粥摊,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再度出现在流民附近。似乎这流民走到哪里,施粥的马车就跟到哪里。
  还是那香喷喷的米粥,还是那熟悉的马车,只不过此时的人群却不在害怕观望。数百男女老少哪怕明知喝了就要跟着走,却依旧围住了那马车,争前恐后地求一口热粥。
  这马车上下来两个小厮以及一名管事,他们一面负责登记画押,一面犒粥给众饥民。规矩大家都懂,签下卖身契,而后管吃管够。
  流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识字,跟别提写了。但饥饿难耐的他们为了一口救命的热粥,哪怕是最不讲道理的卖身契也照样按了红手印,连问都没问。
  面色苍白的魏道渊腹内绞痛,他知道,再不吃东西,自己怕是很难走出这片雪地。一步三晃的他没走几步就觉得天旋地转,吊着口气的他凭借一股子执拗劲儿硬是撑到了粥摊前。
  匆匆按了手印的他看都看那张白纸上写的什么,眼中只有那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粥。
  暖融融的热粥带着米粒的香甜,充斥着他的味蕾,也驱散了骨子里的寒意。一股脑儿喝光米粥的魏道渊甚至将碗舔了几遍,生怕漏下一滴汤水。
  有了吃的,人心就开始浮动。再朴实的山民也会有奸诈反复的一面,正如同那几个喝了粥,却想着走人、不认账的庄稼人。
  愚民,都是善忘的。
  “死人粥”的话题再度浮现在所有人心底,下意识后退的人群似乎忘记了之前争先恐后的模样。
  魏道渊只抱着瓷碗,静静地靠在马车旁的雪松下。他双眼默然地看着那些如同戏班子一样哄闹、嘈杂疯闹的人群,脑中却是响起了老汉的话音。
  他知道,自己喝了粥,是走不掉的,而且,自己也不想再走了。这看不到希望的逃亡路,已经吞掉了多少人的性命,怕是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数字。
  一碗碗热粥自马车内递出,脸上有了一丝血色的魏道渊很好奇,这马车里面到底有多大,竟然能存放足够数百人分食的米粥。
  虽然负责施粥的仆役只有那么一掌之数,但其旁边,至少还有十多人都是披甲持刀的护卫。这些个闹事的流民似乎笃定对方不敢动手,仗着人多势众竟然还妄图强抢。
  “刺啦”
  一抹刀光乍起,带起一簇热气腾腾的鲜血,惊恐的人群纷纷后退。死亡和刀光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冰冷的刀锋似乎在宣告着到底谁才是此地真正的主人。
  “既然无法让人心怀感激,那么就让他们学会畏惧与敬畏。”
  冷冰冰的清丽女音自第二辆华丽的马车内传来,随之而动的,是十几名带刀护卫。
  片刻后,喷洒的鲜血在积雪上冒出腾腾热气,给这片素白的世界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壮硕的护卫在魏道渊身前投下一片阴影。黄铜獠牙面具遮住了对方的面容,带着黑皮手套的左手将魏道渊单手提了起来。
  ……
  越国,地处三川汇聚的川河涂南方,与扶风相隔岂止万里。它与隋阳国并列为七国之一,以水土丰饶著称。
  而处在越国南端的南江城,则是有着越国粮仓之称。它作为有名的水乡之地,周围水网密布,若是碰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一年三熟也并非不可能。
  一脸疲惫的魏道渊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横跨大半个越国,来到了这片最是安定的南端。
  连续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吃食在主家全部包揽的情况下,让他原本孱弱的身躯变得精壮了些许,眸子里也比之前多了分朝气。
  签了卖身契的魏道渊看着第二辆青铜马车,心下忍不住升起一个念头:这主家或许有些冷淡,但也未曾苛待我等,兴许,也值得投靠吧。
  在乱世,委身为奴也算是一条活路,并非是一件可耻之事。蝼蚁尚且贪生,更可况人乎?
  越国南部的富庶,和北面的战乱形成了鲜明对比。繁华的城池,熙熙攘攘的人群,让魏道渊流连忘返的同时,也逐渐淡忘了之前那一场仙魔大梦。
  自按下手印之日开始,算算日子已经有小半年了。除了知道主家姓“陈”之外,其余基本是一无所知。陈氏一族的神秘与低调让他心下好奇之际,也不免有些狐疑。
  这并非是他多疑,对于普通人而言,陈氏一族可以说是富甲一方。但正是这么一个显赫的大族,在当地人对其却知之甚少。这种如同“锦衣夜行”的低调做法,让他十分不解。
  “十八,别愣着。赶紧进搬上这些肉食,今夜大公子将会回府,莫要耽搁了晚宴!”
  “是,管事。”
  入了陈家,那么之前的一切都已然化作了过眼云烟。被中年男子唤做十八的,正是魏道渊本人。
  陈十八,魏道渊在陈家的名字,没什么特殊含义。当初与他一同跟随回来的人中,他排在第十八个,因此得名。
  铆足了劲将这两根猪大腿搬上板车的魏道渊,眼中露出一丝羡慕。这大户人家就是不一般,人家逢年过节都难得看到的肉食,他们却是仅作日常菜肴。
  在管事严厉的目光下,魏道渊不敢有一丝懈怠。若是落了个惫懒的印象,今后的日子怕是讨不了好。
  “走咯~”
  手中小鞭子轻轻一扬的中年管事一声吆喝,也不看后面的魏道渊有没有坐上板车,赶着老牛就往城门口走。
  陈家大宅占地庞大,亭台楼阁别致精雅。坐落在南江城外山林旁的宅邸据说是上一任陈家老爷得了官家赏赐,这才出资修建的。
  嘎吱作响的板车载着两人,自南江城缓缓驶来。这年头,能有一头牛都是家底殷实的象征,更何况像陈家这般用牛拉货的人家。
  临近夏天的时节,这温度也慢慢上来了。就拿今日来说,已经有些闷热了。道路两旁,不少人家也三三两两地出来纳凉。
  “听说了吗,不老仙教几天后就要驾临南江了。”
  “嘿,那可不是。我家城里做工的二娃子早就告诉老头子我了。”
  “据说,这次随行的还有圣女呢!”
  “哟,那岂不是说,仙教要开坛祈福了?那不老神水……”
  “嘘,咱知道就成,你别到处嚷嚷。要是人一多,指不定到时候没我俩的份。”
  “是极,是极。”
  两个背柴老汉的对话勾起了魏道渊的兴趣。他转身悄悄问向管事:“管事大人,这不老仙教是什么?”
  或是存了几分卖弄的意味,这管事刻意卖了个关子。在魏道渊多次旁敲侧击之下,他才解释道:
  “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就这么倔。既然你想知道,那我也不妨告诉你。这不老仙教呐……”
  不老仙教,一个号称信圣女,就可以容颜不老,仙寿永驻的教派。传闻那圣女可是能够起死回生的仙人下凡,到凡间来度化有缘人的。
  在南江城一带,可以说声名远播。不少人通过喝那不老泉水年轻了好几岁,这效果不说返老还童,但变年轻的面容却是实打实的。
  而且,据说朝中也有不少人,在圣女那里挂了名。传闻中,甚至连官家都动了心思呢!
  “管事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正所谓童言无忌,魏道渊这孩子他也十分喜欢,但碍于规矩,管事也无法宣之于口。
  “那可不,咱们的大公子可不就是仙教的人,据说地位还不低呢。年前,我有幸看到了大公子一掌裂石的仙人手段。啧啧,那可是一人多高的大青石啊!”
  一听到仙人,魏道渊脑中就有些恍惚,周围的景物都给他一种违和感。仙魔大梦的景象如同杂草一般,开始在他内心疯狂滋生。
  “不,不对。这里是真的,但也是假的!”
  略微有些闪烁的目光,配上那挣扎的表情,透露出他此时复杂的心情。
  眼前的这一切太过熟悉,但每当他尝试回忆之际,总有一股迷雾遮蔽了记忆。
  他穷搜脑海中的记忆,却找不出与之对应的场景。但在其心底,有一个声音却笃定地告诉自己:这里,他来过!
  “这是我的记忆?可为何我什么都不记得?”。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股力量,让他下意识忽略这段记忆,逐渐淡化、磨灭此间种种。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