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天国野史 / 第十七章 走马上任

第十七章 走马上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未央宫,天国的政治中心,此时已经是深夜了,公子扶苏还在案前看奏折。
  欧老爷子也坐在一旁,帮扶苏料理着这些奏折。
  公子扶苏说:“欧老师,这么晚了,你也该回去了。”
  “帮公子分担些事情也是应该的。”
  “哎,老师,你我面前有什么事就直接说。”
  “公子果然厉害,我想什么你都知道,今天我看到你把小冶和楚公子的文章拿来长安了,可是有什么打算吗?”
  “他们都已经长大了,是时候出来历练历练了,象牙塔里可培养不出我们这样我们需要的人才,倒是你,楚昭华在你家阿你也不早点与我说。”
  欧老爷子说:“雷同纯属巧合嘛,我也没想到我府上的陪读就是公子要找的人。”
  “对我的安排可有什么意见?”
  “没有,他们是时候该出来走走了。”
  这天,欧子冶在冯铁匠这里炼铁,楚昭华在一旁练武功。
  欧子冶大声欢呼,“小华小华,你快过来,你的剑我帮你做好了。”
  楚昭华一听,武功不练了,连忙飞身来到锻造室,最近都在刻苦练功,来去简直如风。
  欧子冶说:“你能不能慢点啊,做好了又不是能用了。”
  楚昭华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欧子冶的衣领,说:“快给我看看。”
  “别激动别激动,在里面了。”欧子冶只剩半条命,艰难地说。
  楚昭华一看冷却池,一把红色宝剑静悄悄地躺在其中,楚昭华像是感受到了它的召唤,想要拿起来舞一番。
  欧子冶说:“这只是铜剑,所用的铜是经过我提纯的,但是还达不到精铜的地步,没有锡和铅,锋利和坚硬程度达不到胜耶的十分之一,但是作为小胜耶,足够碾压许多宝剑了。”
  楚昭华痴痴地说:“足够了。”
  欧子冶说:“其实,这是我做的第一把剑,将来或许我能亲手做出胜耶,甚至更好的剑,可是那些剑都是不会出鞘的,不出鞘的剑,,再锋利都是没有灵魂的。”
  “那些剑为什么不会出鞘?”
  “因为那些剑都是会被收藏起来,不见天日,或者是落入帝王将相之手,只用于发号令和观赏。”
  楚昭华仰天大笑,用手一搭欧子冶的肩膀,说:“你小子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你的剑给小孩子玩玩还可以,想成为那些名剑差远了,我呢,是实在没有剑用了,才勉为其难用你的。”
  欧子冶说:“我有信心,每个人都有执念嘛,就像你要回长安复仇一样,我的执念就是造出空前绝后的宝剑。”
  这段时间楚昭华与欧子冶相处融洽,情同手足,所以楚昭华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欧子冶了。
  欧子冶说:“剑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士兵手中饮血的剑,第二种就是将军手中亮剑就是发号令的,像蒙恬大将军手中的‘曹毫’,第三种剑就是象征意义的了,尚方宝剑象征着帝王,天子剑象征王权,这些剑不亮出来的威力比亮出来的威力还大。”
  楚昭华以为他要介绍什么,听到最后才明白,原来他是想让自己的剑成为天子剑那种,于是感叹:少年啊,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梦想这东西太难实现了。
  冯铁匠从外面走了进来,满面春风,说:“你们两个怎么还在这里?”
  “我们不在这里能去哪里?”
  “到街上,你们就知道是什么了。”
  楚昭华说:“别卖关子了,直接说吧。”
  “反正是好事,不可说不可说,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楚昭华和欧子冶疑惑地往外面走,还没到街上就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了。
  “看,这就是那两个才子了,果然玉树临风,要是我家妞儿能嫁给他们,我这辈子就不用愁了。”
  “是欧家少爷,旁边那个听说就是那个陪读的,就是他们得到了赏识。”
  “大户人家的教育就是好,我们只能仰望科举了。”
  楚昭华和欧子冶很纳闷,上街被人说来说去,看样子是好事,但是又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楚昭华终于看到了他们想知道的。在广场上,搭了一个架子,垂下一副对联,内容是祝福他们登科的,旁边更是有红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登科了。
  欧子冶和楚昭华一下子没想明白,因为登科是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通过殿试才是登科。
  就在楚昭华和欧子冶被人围观、茫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欧府的管家福叔出现了。身材高大、体态方圆、留着一小笔胡须的福叔领着一队人拨开了人群。
  福叔说:“少爷、楚公子,总算找到你们了。”
  “福叔,这是怎么回事?”
  “能怎么回事?天大的喜事啊,快回去接报帖吧,送报帖的人都等了很久了。”
  欧子冶将信将疑,说:“福叔,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心惊胆战地考个秀才,到头来登科了?简直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报喜的人就在家里,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福叔你告诉我,是不是老爹在背后捣鬼?都说了我的事不用他管,我要什么我自己会争取的。”
  “虽然老爷是太尉,但是管的是军政方面的,要插手科举和察举是万万不能的。”
  欧子冶想想也对,自己老爹手再长也伸不到这么远。
  沉默在一边的楚昭华托着下巴,说:“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登科除了按科举一步一步走外,确实还有捷径。”
  “什么捷径?”
  “察举,实施科举已经那么多年了,察举名义上说是被废除了,但是真要发现旷世奇才,不用参加科举都能直接登科。”
  欧子冶说:“你说,我们两个是旷世奇才?”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官的狗眼瞎了,先回去看看。”
  报录人的茶都喝过三回了,还没有等回他们的贵人。楚昭华和欧子冶姗姗来迟,报录人的人说:“我们的贵人终于回来了。”
  欧府上上下下都是欢喜一片,热热闹闹地张罗着,邻里的、路过的、熟与不熟的人都进来贺喜,想要讨一份喜钱,一名管家在旁边发着小钱。
  欧子冶一看门外的报帖,上面写着:
  捷报贵府公子欧讳察举进士。
  捷报贵府公子楚讳察举进士。
  楚昭华和欧子冶相视而笑,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看看是什么花样。
  报喜的流程很简单,打发了报喜的人和道贺的人,已经是傍晚了,结果傍晚,长安来人了,来人是一宦官,宫装打扮,声音尖锐,像是女子发出的。
  “两位相公不必客气,我蒙东宫差遣,说与你们朝廷给你们安排任务了。”
  楚昭华说:“劳烦公公了,但是我们今天才知道登科的事,怎么会那么快就安排任务了?”
  “事出突然,只能委屈两位了,接着给了分别给了楚昭华和欧子冶一封信。”
  楚昭华和欧子冶拆开,立即看明了信中的意思,就是让他们担任兵械督运,负责押送欧府仓库中的兵器前往西长城。
  宦官说:“人过几天就到了,你们也赶紧准备准备,路途不用你们做什么,只用跟着他们就行了。”
  “我们明白了。”
  告别了那个宦官之后,楚昭华说:“肯定有大人物从中作怪,我很想看看是谁。”
  “也不知道是对我们好还是害我们。”
  楚昭华问:“欧府仓库有兵械?”
  “你忘了我爹是干嘛的?我家就是管兵械的,欧家可是很大的,绝大多数兵械都是欧家直接负责制作。”
  “背后的人肯定有你爹一个,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不管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终于解放了,离开欧府,闯荡江湖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
  楚昭华说:“大丈夫岂能满足于这片小天地?是该出去走走了。”
  欧子冶说:“不过,兵械督运爵位好低啊,官爵都比不上县令。”
  “随便了,做得好还怕不能升官发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