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怒方钗 / 019 大婚即到

019 大婚即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了王宫,我就一直忧心忡忡的,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难道唐虽就真的这么信任我?她就真的判定我是岐王?
  她就不怕我是骗她的吗?骗她钱财,骗进陷阱。
  不过说来也是,哪里会有这么巧的事,她被北燕的杀手追杀,刚好就碰到了我,这不会是很巧合的事,我是这么想的,所以唐虽才如此信任我。
  在宫中,我的身边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用得上的人,六部尚书基本上都不会听从我的王诏,就算是听了,也会和太后说,只要太后不允许,他们就会千方百计的找各种借口拒不执行。
  想要在宫中立足,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岐国开国的时候,岐王李蠡就废除了三省,但保留了六部,所以君王下发王诏一般都是直接下发到朝中六部,各自执行,而没有了先由中书令拟旨,门下省复查,尚书省执行的繁琐程序。
  所说直接简化了办事程序,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容易造成权力分散,朝中六部权力较大,如若都不能掌握在君王手里,那么对于君王来说那就是岌岌可危了。
  如今有线索牵连到礼部尚书王士怜,怎么的也得查个清除,如若假的,那也无妨,如若是真的,扳倒一个礼部尚书,那也能增加一下我的朝中的威望,现在朝中只知太后,不知岐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我李方伯,身为李氏宗室子弟,当今岐国的王上,定不会让我李家的祖业落到外戚手中去,是在没有办法了,也可以求助于岐国的老世族,亦或是下发勤王令。
  但是我还没有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现在有王叔在帮助我,我在宫中自然也是比较好过很多,当然不只是好过,我还要逐步夺回王权,重震岐国雄威!
  只是九月的岐梁两国联姻婚事将近,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心中无比沉重,来到寝安殿的院子里,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想一想,我自北境回都也差不多半年了。
  按大岐律,国丧期间,禁止一切婚事,国丧期为一年,这才半年,太后就着急为我筹办婚事,这是为何?
  我两眼无神的坐在石凳上,这时候华容的声音在我的身后悄然响起:“王上这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王上大婚将至,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应该感到高兴?这话从何说起?我淡淡道:“高兴就不必了,这场婚事是由太后决定的,本王事先什么也没有察觉,太后对本王有偏见,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太后找了个梁国女子来,安的什么心,你难道不知道吗?”
  “王上不是已经见过蒋舒姐姐了吗?”华容低着头说道,“奴婢觉着蒋舒姐姐不像是受太后指派,故意靠近王上的,王上不必放在心上,哦,对了,今天唐皇室的人来了。”
  不像是受太后的指派就不是了?难道受了太后的指派就要在脸上写着指派两个字吗?同理反问华容也是一样,所以我也就不想再追究,不过后面那段话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
  我转头一脸疑惑的看着华容说道:“你说什么?长安派来人了?本王怎么不知道?这时候唐皇室派人来岐国做什么?你可知道?”
  “奴婢倒是知道一点,”华容说,“说是要与我大岐联姻,不过听闻王上近日大婚,所以一道前来的还有唐皇室的文长君,说是王上大婚当以天子赐以祚肉,昨日刚进都,今天面见太后,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王宫了。”
  文长君?这个人我知道,听说此人很是孝廉,跟东晋人李密有的一拼,所以唐皇便把此人收入麾下,一直待在唐皇的御前,为唐皇做了不少事,也深得唐皇的宠幸,在列国之中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士,曾经梁武王想要拉拢文长君,结果文长君说:“我在唐皇陛下御前待了很久了,现在我若弃陛下而去,岂不是说我文长君不忠?”
  之后的文长君更是名扬天下,不仅忠孝,而且清廉,梁武王深受感动,不再打扰文长君,从长安回了梁国后就发兵十万攻打南陈,差点就把南陈给灭国了,幸好南陈得到了南晋的帮助,才免遭灭国,有人说是文长君给梁武王出的主意。
  不过现如今梁武王已死,知道的人恐怕也就文长君一个人了,那到底有没有给梁武王出谋划策我不在意,我在意的是,文长君此行来我岐国做什么?是自己要来?还是持天子之命前来赐祚?
  我立马就站了起来,冲着华容有些着急的说道:“你马上去宫中到处看一看,看一下文长君还在不在宫中,如若还在,就请文长君屈尊到本王这寝安殿来一趟,如若不在,也要弄清楚文长君什么时候回长安,快去!”
  随着我一声令下,华容也不敢怠慢,马上就出了寝安殿的大门去找文长君去了,文长君此来,如若只是为了代表天子赐祚,那可真是稀奇了,给我一个小小的岐王赐祚就派文长君来,也未免太看得起我李方伯了吧?所以我才非常在意,文长君此行还有别的什么目的,只是我暂时想不到罢了。
  文长君也就去过南晋为晋王赐祚,就连梁王的大婚唐皇室也都是派其他人来去赐祚的,如今却派文长君到我小小的岐国来,这让列国会怎么想?
  总之,这种让人伤透脑筋的事我觉得还是跟其他人商量一下的比较好,反正呆在这寝安殿里想也想不出来,不如出宫去肃王府找王叔,看下王叔是怎么想的。
  说走就走,我立马就出了王宫,这次是去肃王府,也不用担心身后的禁军会对我怎么样,想来刚来上都那会儿,这些禁军竟然对我拔刀,现在还好,最起码不敢对我拔刀了。
  我到了肃王府,那些禁军也是识趣的回去了,我没有更多的心思去关注这些,而是大跨步踏进了肃王府,连肃王府门前的几个下人都跑没有我快,我一进肃王府前院,就碰到了王叔。
  “老臣拜见王上!”王叔有些惊讶的朝我作揖说道,“不知王上亲临,老臣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我连忙就把王叔给扶住,说:“王叔不用这么客气,王叔可否知道,今日唐皇室派人来了,王叔可知唐皇室派来的人可是谁?”
  原本还以为王叔对此事一无所有,谁知王叔一摆手就说:“知道,怎么会不知道,来人就是那个名扬天下的文长君,他来给王上代天子赐以祚肉的,王上担心什么?”
  看王叔说得这么轻松,莫非是我想歪了?我接着问王叔道:“王叔,这文长君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当年梁王的大婚之日唐皇室都不派他去,怎么我的大婚之事就派他来了?是不是这文长君还有什么别的事要做?”
  王叔继续摆了摆手说:“梁王的大婚文长君不去,晋王的大婚他不是去了吗?这可能也是天子安排的罢了,天子喜欢南晋,就派文长君去赐祚,天子不喜欢梁国,就派其他人去赐祚咯,但是今日文长君面见太后所谈何事,我也是不太清楚,有没有别的事,我还得去派人查一下。”
  连王叔都不知道文长君到底与太后谈的何事,这就让人不得不起疑了,如今我和太后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文长君却与太后密谈,这怎么可能不让我加以关注?万一文长君在这儿岐国插上一脚怎么办?
  王叔说去派人查一下也未尝不可,于是我就和王叔寒暄了几句,就出了肃王府,本想直接回宫的,可想到这种不太确定的事,我突然又想找唐虽商量一下,可我到了田宅门口,却始终不曾敲门。
  万一真的是我疑心太重,文长君就真的只是太代天子赐以祚肉的呢?思虑再三,我认为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文长君来此还有别的目的之前,就不要在告诉别人了,免得泄露出去,让文长君听到,说我损他名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