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不外如是 / 十、尧舜的故事不简单 一

十、尧舜的故事不简单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于黄帝的故事还有很多,因为太久远,因为是传说,所以讲不完。
  比如他的儿子玄嚣,人称少昊,比如玄嚣的孙子帝喾,都是五帝之一,上承黄帝,下接尧舜的历史人物,也有着非凡的功绩,但从后世来看,总不如尧舜禹汤那么有话题,何况,尧之前的历史,本来就是承接不上的,所以也就忽略过去了。
  而从尧开始,虽然也还在神话时代,以传说为主,但毕竟历史场合从此可以开始顺畅的往后世流传了,不至于断流了,所以我们接下来从尧开始。
  尧是帝喾的儿子,可以说一直到他,黄帝一族其实实行的还是世袭传承,所以说从禹和启的父子传承打破禅让制是有争议的,历史只是在这个时候拐了一个弯而已,所谓禅让制,炎帝的禅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这一幕很快会发生在尧的身上。
  只是在这之前,尧这个名字很快会成为皇帝中最杰出代表,一直被传颂至今,这是他的父亲帝喾都没能达到的高度。
  富二代、官二代的创业总是有很多便利,更不用谈王二代了,尧这个冉冉升起的王二代,将给后世的所有帝王,上了生动的一课。
  首先是运气很好,在他刚刚20岁的时候,他大哥挚就将皇位让给他了,关于这一段只有两种争议,一说是挚崩了,也就是死了,所以传位给尧,一说是尧的名气更大,所以传位给他了,却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以查阅。
  挚在位九年,估计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所以我们看禅让,分明就是家族相传,哪里叫让,你倒是找一个别的族人来让让看。不过话虽如此,尧上台了,这个汉武帝所称的千古帝范,开始了他长达七十年的统治生涯。
  这个数字大家不必当真,真正有据可查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是康熙,也才六十一年,按照以前人类的寿命,总之就是尧在位很多年就行了。
  在十多岁的时候,尧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封地,一个叫做唐的地方,所以尧也叫作唐尧,这个唐不是后来的唐朝,但却是唐朝的来源。唐在山西临汾一带,而尧继位之后定都于唐,建立唐城,在山西太原一带,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这不是巧合,中华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唐朝,起兵于太原,所以以唐命名,源自于唐尧。
  应该说挚这辈子最大的功绩就是位子给了尧,否则文明是不是会改道也不一定,而尧果然没有辜负重望,作为皇二代和一代帝王,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随时听取官员和百姓等各种人的进谏,丝毫没有王的架子,也没有安排门卫保镖关卡等为难百姓,这在今天连一个村干部的架子都比不上。所以在后世帝王影响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从谏如流,从尧帝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典范。
  尧很早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即位之后四处寻访贤人,当然有很多能干的人成为他的左右手,使他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历史上记载这件事情,他是失败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访许由的故事,尧听说许由很有才干边想请他来帮忙治理国家,可是许由竟然避而不见,不但不见,仿佛对尧以仁义治天下还很不待见,因为许由在和他老师啮缺的对话中,多多少少还有点嘲讽尧假仁假义的意思。不过其最终的目的,当然还是希望这位牙齿不全的老师去转告尧,什么才是真正的仁义。
  尧很虚心,很快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表面性,也很快就能够改正过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仁德,对于许由也是钦佩万分。
  等到国家治理告一个段落,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的时候他又去找许由了,这一次他见到了许由,在对话之中,尧认为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操心了,自己再这个位置上已经没什么挑战性,而许由又比自己贤德,便想请许由来做自己的位置。
  我估计许由听到这番话心里是哭笑不得的,这天下的权力你说交给我,姑且不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试探,你都说这天下已经没你什么事情了,你又说我贤,却交给我做,这不是贬低我吗,让我做个现成的天子,告诉你,就是你真的不干了,我也不会去。
  在这场对话之中,我们无法听出谁更为真实,可是从后面的事情中我判断许由是真的,而尧帝或许也根本没有交出自己大位的想法,只是一个试探而已,因为尧帝走后,许由做了一件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事情,他竟然去找泉水洗耳朵,认为尧帝的话污了他的耳。
  既然连尧帝自己都认为许由是天下的贤人,那么错的只好是自己了,何况尧后来还继续当了几十年,也就是相当长时间的皇帝。
  而另一件事,说出来好像尧帝又不是那么神了,那就是治水。
  关于黄河水患的来历就不好说了,可能是盘古在变化的时候,这条河没有变得完全,总之我们前面分析过,远古时代基本上就是一部与黄河作战的治水史,从我们推断出女蜗治水,到炎黄的四处搬迁,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同时也带来民族的灾难,总之,一直到尧的时候还没有平息。
  偏巧,尧还是一位将百姓放在心上的仁德之君,所以他立志要清除水患,要大家推举人才治水,一个悲壮的英雄鲧出场了。
  能被四方部落首领推崇的人物自然不是普通人,鲧本身是一位部落的首领,还是伟大的夏禹他爹,如果再往上研究,这位兄弟的来头也吓死人:“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他竟然是黄帝的曾孙,如果按照这个而言,他还是尧的叔叔。
  这个人很不容易,毫无推脱就站了出来,虽然后来别人编出来说尧不愿意,因为鲧不太听号令,但我认为这是后人为凸显尧的英明而故意伪作的,有很大的漏洞。
  按照尧当时的权力,未必要听取别的部落首领的推荐,按照尧的英明,自己或许也会有清缴水患的智慧,然而历史就是这样,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鲧治水九年,用的方式不太对,他在涨水的地方修筑堤坝,想要将水堵住,可是没有成功,如此九年,我想未必徒劳无功,今天我们治水的理念之中还有修大坝筑大堤的做法,那个时候怎么能说错呢,九年无功还会继续让他治下去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鲧绝不是徒劳无功,恰恰相反,他劳苦功高,救万民于水火,否则纵然无功,也未必犯下死罪,他的死,是一个阴谋,这个阴谋我们在后面再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尧用鲧治水,但是失败了,他得给后面继任的舜留下舞台。
  而尧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今天我们被称之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炎黄很好理解,而龙的传人则来源于尧,每个伟人出身都有故事,只因为他是伟人,或后人说,或自己说,尧出生之时,传说感龙而孕,所以尧帝一直推崇龙的,以他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龙的形象相比不难,而以他的权力和威望,让龙成为共同的图腾相比不难,所以,我们能成为龙的传人,相比不难。
  尧自身勤劳俭朴,从善如流,重用贤人,祖上又留下一个稳定的富裕的国家,他要不成功,天理何在,可是从传说之中去细细品读背后的故事,发现无论是让贤,还是治水,竟然都是失败的,一直到他遇到了舜,才完成了生命之中最重要的升华。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说说尧的儿子,那个叫做丹朱的二代。
  如果没有意外,他将是尧的下一任继任者,不要提禅让,在尧之前禅让根本就不存在,都是他黄帝自己的家事,可是这个丹朱好像让父亲很失望。
  丹朱不贤,好像都是这么认知的,他不听话,不被父亲所信任,所以皇位传给了舜,可是有时候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时候,却未必真是这么回事。
  我们说过一个以身作则的好帝王,一个以仁义治国的君主,难道对于儿子的教育会忽视吗?答案是会,后面还有无数朝代会证明。
  从后来舜禹的对话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丹朱是个不折不扣的二世祖,天下大定之后,便开始荒淫,他选用几百人拉着大船行走,而且请注意是在没河道的地方,自己选无数俊男美女在船中肆意取乐,被尧帝这些勤劳俭朴的帝王所厌恶。
  所以尧帝选择放弃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但这里我认为不是主因,主因可能是这个皇子比较软弱,比较没有能力而已。因为即使是不听话,也可以接受传承的,或者选择另外一个儿子接受传承,总不能九个儿子都不听话。大家都只提丹朱,恰恰是因为他听话,是九个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一个,也是最受尧帝喜爱准备接掌大位的一个,而关于他的负面新闻,很有可能是在政治斗争中被污化。只是很可惜,这个尧帝最出色的儿子,依然比不上舜而已。
  尧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却也来源于儿子没有顺利接掌皇位,丢了祖宗的基业,却赢得了自身的名声,有得有失,不得不说历史总是如此有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