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诸天绝境王者 / 第19章 宫刑的绝望

第19章 宫刑的绝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牛早就被杜周给收买了,为的就是在这最后一刻,给司马迁一个暴击。现在虽然换了一个灵魂,但唐临依旧不敢乱来。
  这又是一个无解的困局,在这个时间截点,唐临什么都做不了。
  他只能顺着杜周的意思去说,毫无反抗之力,他现在只是个家仆,要是说得杜周不满意,很有可能直接被当堂用乱棍打死。
  没有什么王法可言,杜周就是王法的代言人,廷尉一职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的院长。
  唐临缓缓开口道:“我家主公与李将军……”
  “他已经不是将军!”杜周打断道。
  “我家主公与李陵私交……甚好!”
  司马迁不可思议道:“你……你……你说什么?”
  唐临莫名感到一股钻心的痛,两人平日里不像一般的主仆关系,司马迁待他如兄弟,关系极好,他融合了陈牛的记忆,此时此景,也是悲痛不已。
  背叛?!
  剧烈的痛苦感侵蚀着司马迁,他感觉有些呼吸不过来,他接着听到杜周道:“接着说”,然后,陈牛就一条一条数落他那子虚乌有的罪证。
  “元封四年五月,主公与李陵相约于城南酒馆,共饮一个时辰;”
  “元封五年七月,主公与李陵夜宿于醉花楼。”
  “天汉三年十一月,主公与人交谈,言必称李陵无罪。“
  ……
  李陵一直在外带兵打仗,陈牛说的都是八九年前的事情,先不说有没有这回事,就算有这码事,怎么可能会记得这么清楚?还能具体到月?这还能再假一点吗?
  杜周沉声道:“此案证据确凿,现本官判处司马迁犯诬罔之罪,明日午时,处以腰斩。”
  唐临懵了,明日?午时?腰斩?不再关押一段时间?
  司马迁却在此刻清醒了过来,他非平民,而是太史公,却当庭判决,甚至都未呈给皇帝审批,最为蹊跷的是明日即行刑,整个事件都透露出不寻常。
  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不禁想到。
  我写了一生的历史,为什么连这点都看不透呢?朝堂之上哪有纯粹的是非对错。
  这场败仗必须要有一个人负责,如果不是降将李陵负责,难道还是陛下的大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来负责吗?
  这种审问又有什么意义?从皇帝皱眉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的结局吧。
  可是他是刘彻啊!他是文功武治的明君,他怎么会做出如此昏庸之举!
  后悔吗?说完全不后悔那是假的,但如果再重新来一次的话,自己还是不会同流合污吧。
  突然,杜周盯着司马迁冷笑道:“你也别嫌早?李陵九族一百三五口,在昨日均已问刑处斩。”
  “什么?!”司马迁大惊,遍体冷汗,脸色瞬间变得无比苍白,他张开了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有喉咙发出的嘶嘶声。
  杜周看出了他心里的疑问,“贴心”地解释道:“公孙敖在边境抓到一名俘虏,据说李陵帮匈奴人训练军队,专门对付汉军,陛下大怒!啧啧啧,这就是你说的一有机会,必定起而反之,报效大汉?”
  不可能!
  这不可能!
  李陵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污蔑!
  绝对的污蔑!
  一定是那群庸将故意推卸责任!
  司马迁愤怒得想大喊大骂,但他没有那样做。
  从想奋起抗争到颓然认命,不过一息。
  不管真假,都不重要了,不重要了。
  都已经成为事实,他心如死灰,再也不报任何希望,只希望早点死去。
  哀莫大于心死!
  司马迁拿过“罪状”,直接按下手印,如你们所愿,但我还有一个要求:“今晚就行刑。”
  杜周笑了,这回是真心实意的笑了,他的任务又一次完美完成,他缓缓道:“我执掌刑法,怎能不按规矩行事?说明日午时,那就早一刻和晚一刻都不行。”
  唐临懵了,这不能啊!
  最后不是宫刑吗?怎么直接处死了呢?还是这变态残忍的腰斩,难道在明日行刑之前会有变数?
  唐临可不敢等啊,也不敢去赌,要是没有变数出现,那一切就都完了,他也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个可不像玩游戏,失败一次读档重来,人生可没有第二次选择。
  所以,他要自己来做这个变数!
  唐临道:“依大汉律法,死罪人赎钱五十万,可减死一等,或以宫刑代死。”
  杜周没有说话,一脸玩味的看着他们。
  司马迁两袖清风,穷得叮当响,哪里会有五十万钱来交这个罚钱,剩下的就只有选择宫刑。
  要遭受这种奇耻大辱才能活下去,他宁愿去死。
  他现在本就没有求生的欲望。
  他都以为陈牛说这句话,是在故意羞辱他。
  唐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救不活一个想死的人!
  他努力搜寻陈牛的记忆,终于找到一丝有用的信息。
  司马家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从那时起,他们家族世代主管朝廷历史。
  古代人对于家族荣辱,事业传承非常看重,他的父亲司马谈便是上一任太史公,但却在汉武帝封禅时,滞留周南,没能跟从在武帝身边,亲眼目睹当时盛况。
  他悲愤不已,病倒在床,对司马迁交待最后的遗言。
  陈牛当时在现场,还挤了许些眼泪,这些遗言他也记得非常清楚,唐临此时将它一一道出。
  “今大汉王朝,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我为太史而不能记载,我心甚忧,尔其念哉!”
  司马迁神色一动,早已模糊不清的阿翁形象再次浮现在脑海,他的殷殷期盼,如在眼前,但不过一会,他的神色又变成了死灰色。
  明主贤君,忠臣义士?
  父亲你看走了眼啊。
  他们全是些明哲保身、阿谀奉承之人。
  他们这些人谈什么忠?又谈什么义?又有什么资格记入史册?
  大汉在这群人手里,迟早要完啊!
  唐临心中呐喊:“你振作点啊,太史公大人!”
  杜周明显快没了耐心,他急得满头大汗,被判刑的如同自己一样。
  再想想,再想想,古人还看重什么?
  突然,灵光一现,唐临想到了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份量最重、最核心,且能贯彻五千年之久的一个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