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乃大唐皇长子 / 第五十七章 祸害吐蕃

第五十七章 祸害吐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魏征彻查卢家女一案。
  跟着很快,卢家女案件就真相大白,一切都是卢家人在那里颠倒黑白,卢家女其实一直都是被欺压的对象。
  而就在魏征查清之后,卢家那边也立即宣布,将卢兆钦逐出卢家的命令。
  这个命令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就是将这件事情和卢家脱离关系,实现断尾求生,世家大族就是这样,一切以家族的利益为有限。
  第二个好处就是和卢倩芸脱离关系,因为卢倩芸是卢兆钦的女儿,你卢兆钦都不是卢家人,那卢倩芸还是?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即使这样做,卢倩芸是卢家人,那是更改不了的,如此的掩耳盗铃也是只能骗骗自己。
  这件案件的最终结果了,卢兆钦和秦红玉被流放,其他一起上奏的官员削职一等,然后属于卢倩芸的都给拿了回来。
  最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之间有了隔阂。
  ..................
  时间是中午的午时。
  长安门前,一队番兵到来,这一队人大概三百人,正是吐蕃兵马。
  此时的吐蕃正是那位松赞干布领导,在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与唐朝修好,唐朝也派臣入蕃。但是不要以为松赞干布于唐朝修好就真的是修好,其实这位松赞干布很厉害,
  这位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
  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确立了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法律等制度,并且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
  更可怕的此时的松赞干布仅仅只有二十二岁,可说前途无量,乃是大唐最大的一个祸害。
  这队吐蕃兵马带队的又是一个老熟人,不是别人,正是吐蕃未来的大相碌东赞,当然了此时的碌东赞已经在吐蕃身居高位了,深的松赞干布的宠信,这次碌东赞来大唐除了参加五国大比,事实上还有一个使命。
  那就是求婚...想要替松赞干布求一位大唐公主回吐蕃,只是很可惜的,他的这个使命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李政的强势,绝对不可能会允许大唐再犯以前的错误。
  要知道,大唐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致使吐蕃越来越强大,那个时候文成公主带去的嫁妆中,有很多工匠,这些工匠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吐蕃,让吐蕃可以轻松的打造出全身的战甲,甚至连狗都有战甲。
  这让吐蕃成为了大唐最危险的邻居。
  李世民时期,吐蕃一直都在蛰伏,拼命的依靠文成公主带过去的先进技术快速的发展,到了唐高宗时期,实力日渐强大的吐蕃又动起了东进占领唐朝西部边境的心思。高宗咸亨元年,吐蕃攻陷了唐朝西域十八州,唐朝被迫放弃了安西四镇。大非川之战后,唐军被吐蕃军队突袭,更是伤亡殆尽。自此以后,西域的控制权就轮番在大唐跟吐蕃之间辗转。
  最惨的还不是这个,最惨的是,安史之乱的时候,吐蕃大军更是占领长安半月之久,后来虽然被郭子仪赶出长安,但是唐朝西部边境却大部分被吐蕃给吞并。
  李政手握螭虎剑站在长安城头,身边跟着秦怀玉和长孙焕二人,跟着李政看着吐蕃三百人进入长安,就对身后的士兵道:“调一千金吾卫驻扎在吐蕃接待地,如发现有异动杀无赦。”
  “是...殿下。”
  士兵走后,一边的秦怀玉小心的问道:“殿下,杀无赦是不是太血腥了,毕竟对方是客。”
  “客...?”李政一个冷笑:“他吐蕃可不是客,未来我们不在了,吐蕃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唐的心腹大患。”
  “就凭这些番兵?”
  忽然,李政身边响起了一声轻笑,不是别人正是长孙焕。
  听到长孙焕的轻笑,李政回头道:“哦...焕表哥感觉看不起番兵呀,要不然这样,这次五国大比,焕表哥也上场,为我秦王府争光。
  只要焕表哥可以战退一名吐蕃兵,我就奖励焕表哥一千两银子。”
  “真的...?”长孙焕听到一千两银子后,眼前一两,这又能喝多少花酒呀,可是就在此时,长孙焕有想到自己被李政从醉香院给拎出来打一顿的样子。
  他只能微微的摇头道:“殿下,我就算了,我现在不缺银子。”
  微微一笑...李政看着城下道:“焕表哥,终于算是知道自己的处境了,不枉我亲自去了一趟平康坊。”
  李政冷冷的声音,让长孙焕微微的缩了缩脖子。
  这样的场景,让秦怀玉露出一丝微笑,很快,就在吐蕃率先到来之后,突厥...回鹘...铁勒。
  此时的突厥正在和大唐是短暂的缓和期,还有回鹘也是,铁勒和突厥还有回鹘有仇,算是一直被两个国家掠夺,所以它对大唐毕竟没有恶意,更多的是想要依附在大唐的身下。
  这次铁勒来五国大比,就是想要见到李世民,然后交上一封效忠国书,希望大唐可以庇佑铁勒。
  .........................
  很快四个国家都到达了长安,长安鸿胪寺的官员热情的接待了来参加大比的所有国家人员,而就在此时,一道圣旨从长安皇宫中传出。
  李世民下令,未来十天中,五国大比的时候,长安城所有的军队士兵,金吾卫,巡捕等...全都接受李政的节制。
  也就说,在五国大比期间,李政掌管长安的一切,权力不可谓不大。
  即使太子李承乾也不会有这样的权利,这就是李世民对李政的信任,而李政也第一时间的接旨,不过,李政接旨并不是因为,他想要权利,李政接旨是不想让自己的父皇为难。
  五国大比很重要,李世民不想出事情,李世民要面子,所以李政就接了下来,他不会让其他国家在大比期间搞事!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