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乃大唐皇长子 / 第四十八章 五首咏荷震场

第四十八章 五首咏荷震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政看着拦着自己去路的崔学富脸微微的有些冷了起来道:“可是五姓人?”
  微微一笑,崔学富点点头道:“博陵崔家崔学富,请秦王殿下指教。”
  “指教你还不配,不过,你如此咄咄逼人,我倒是想和你来一局赌约?”李政淡淡的看着身前的崔学富道。
  “赌约...?”崔学富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政道:“秦王殿下请说。”
  “你我每人一片咏荷,由在座的学子评鉴,你是文人,我们不打不骂,谁输脱下一件衣服,怎么样?”李政淡然一笑!
  “脱衣服?”崔学富被李政这荒诞的赌约给弄的一愣。
  当然了,这也不怪崔学富,毕竟他是古人,不像李政,要知道李政虽然来到古代,但是他依旧是现代人的思维,当年和别人玩打赌,脱衣服那是最经常的事情。
  “怎么了?”李政笑看着崔学富道:“如果不敢,那就给我让开。”
  最后一句,李政爆发出了皇族气势,直接将崔学富给吓了一跳,默默的让开了一条道路,只是就在李政准备离开的时候,崔学富突然狠声的出声大喊道:“赌...我和你赌,一首诗输败脱一件衣服。”
  李政一个回头,再次冷冷的看着崔学富问道:“你确定?”
  “我确定...!”崔学富不顾一切回答。
  “好...!”李政一个回头,看着上官仪和王绩道:“上官大人,王大人,还有诸位学子,今天我李政就在这里和博陵崔家的崔学富玩一个小游戏。
  本王有事要走,但是崔学富非说本王不会作诗,我知道,博陵崔家五姓望族,当然连皇室也看不起,但是本王想说,我李家自从成为皇室,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间对的起百姓。
  竭尽全力为百姓,不打一丝折扣,博陵崔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那本王就和博陵崔家的神童玩一玩。
  就在此时此地作诗,输掉一首脱一件衣服,此时这里没有秦王,也没有崔家,只有一对打赌之人。”
  李政说完,再次看了看崔学富道:“怎么样,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随时候教。”崔学富淡淡一言。
  跟着李政却呵呵的道:“我的时间不多,因为我真的是有事,这样,我看你身上大概一共有五件衣服,我就写五首咏荷诗。”
  说完,李政看着不远处的书吏道:“记录!”
  “诺...!”书吏点头。
  跟着李政立即出声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第一首,名叫《小池》乃是宋朝杨万里之作,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等李政吟完,全场震惊,而那位崔学富心中一个‘咯噔’因为他感觉好像有点麻烦了。
  而跟着李政想也没有想的继续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又是一首杨万里的诗,名字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名字有些长,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但是却并一定知道这首诗的名字。
  这是一首描写临安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第二首出来,全场就是更加的震撼了,因为要知道,这两首咏荷诗句可以说直接将荷给写到了极致,真的太美了。
  所有人都无比的惊叹,秦王李政真的是才华飞扬。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李政低声轻吟,第三首白居易的《采莲曲》缓缓而出。
  这首诗句是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天呀...!”
  就在此时,一位不远处的官家小姐激动的道:“怎么办?真的是太美了,秦王殿下,我好像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他。”
  “我也是...秦王殿下真美男也。”
  “才华横溢,天子骄子。”
  “秦王殿下,秦王殿下。”
  就在李政吟完第三首之后,很多来此的官家和世家小姐,都微微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她们突然发现了李政的帅气,一个一个都激动莫名。
  李政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很快第四首吟出:“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啊...秦王殿下,我喜欢你。”
  忽然,一位小姐在听完李政的第四首李商隐的《赠荷花》之后,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高喊了起来。
  这一声喊,引得周围惊诧连连。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是第五首,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就在李政念完,只听其中刚刚那位大喊秦王殿下我喜欢你的小姐再次大声喊道:“秦王殿下说我们是采莲女,说我们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噗...!”李政一个荒唐,他发誓,他没有这么说。
  只是李政已经无法解释了,等那位小姐喊完,整个渭河边的小姐们都疯狂了,她们拼命的往李政的位置挤,想要看清楚李政,哪怕仅仅一面!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