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次日一早,黎天和刘会计就来到了中宫屯的电子一条街。
跟黎天对这里的记忆大不相同,此时的中宫屯规模还很小,只有相对而建的两栋大楼,以及临街的一些零散商铺而已。
黎天需要的热电偶、变压器等配件,都很容易就在街边的小店找到了。价格甚至便宜得有些出乎黎天的预料。
黄云口中两美刀一个的电偶,在这中宫屯的小店里,十块钱就能买一大把。
考虑到一共有八个孵化室需要改造,黎天也不清楚这些廉价电偶的寿命究竟能有多长,干脆就买了整整一箱,两百多个。
刘会计对于技术一窍不通,钟厂长已经交代过,五千元以内的额度,黎天要买什么就买什么。
转眼间,黎天所需要的那些零碎玩意几乎都买齐了,就只差单片机和定做的电路还没有着落,看来,这些路边的小店里是没什么希望了,只能去那座所谓的“海隆大厦”里面碰碰运气了。
这个大厦显然只能是1995年标准下的大厦。若是按黎天的眼光来看,这座四层小楼也比平房高不了多少。黎天不想进这种电脑城似的大厦,因为他对后世的电脑城印象很不好。
每次黎天一步入电脑城,就会有好几个推销员好像饿了几天的野狼一样,恨不得把黎天直接绑了去他们店里狠宰一笔。
但是这一次,黎天倒是有些意外,步入海龙大厦之后,想象中的乱成一团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各家店铺都是在自己的经营场所规规矩矩地做生意,甚至连个广告牌都不伸出去。
很快,黎天就弄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海隆大厦的四层楼中,三四层是库房,只有一层和二层是对外营业的商铺,拢共只有三四十个铺位。却云集了几乎这个时代的所有主流品牌。每个铺位基本上都是一个品牌在国内的总代理,自然不愁生意。
一楼都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从进口的水果牌、TBM牌计算机到国产的“黄河”牌计算机,应有尽有。其中有些产品系列黎天也一直在用,第一次见到它们的“老祖宗”,黎天也觉得稀奇。
比如这款“卡能”牌EOS-DCS相机,就着实让黎天有些眼熟。从各种按钮的位置来看,他跟黎天在后世使用的相机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像素值却只有40万,还不及后世手机像素的百分之一。
“新产品,不用胶卷这个,只要充上电就能无限拍照。”
摊主见黎天盯着自己的产品,赶紧上前推销。
“挺好,就是像素低点儿。”黎天感叹。
“四十万像素,这还低呐?您瞧隔壁佳西欧哪个相机,才二十五万。不是跟你吹牛,我们卡能公司这款相机是市面上最先进的了。”
“你怎么拿单反跟卡片机比?那价钱能一样么?”黎天皱皱眉,商家这种套路销售让他有些不爽。
刘会计看着这数码照相机,更是稀奇,问道:“这不用胶卷,怎么洗照片呢?”
“这里面有存储卡,跟胶卷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存储卡可以反复使用,比较省钱。”黎天解释道:“但是这跟普通相机的差价,都够买几百卷胶卷了,而且咱们那边好像暂时还没有能洗数码照片的地方,暂时还不是很实用。”
摊主见二人无意采购,也就不再多说,见黎天似乎很懂行,就递上一张名片道:“小兄弟以后不管什么时候要买相机,都可以来找我。咱们交个朋友,我姓李,木子李。”
黎天见对方递过来名片,下意识地就想掏自己的,不过一则还没来得及印,二来这也不算什么正式商业场合,也就作罢。
“没问题老板,我跟你说,也就三五年,你这准能成气候。”黎天笑笑。
数码相机真正在国内走入寻常百姓家,肯定是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事了,这种设备的利润比电脑要高得多,不过90年代嘛,摄影爱好者还不够多,自然也就没办法推动行业的发展。
离开了数码相机的区域,黎天很快又被另一件古董级的商品吸引去了。
“黎师傅,这电子市场咋还卖镜子?他这镜子中间挖个洞,这还咋照。”
黎天强忍着不笑。
“这是光盘,记录数据的,这一张盘能存六百五十兆数据。”黎天向刘会计介绍。
“哦哦哦,我知道了黎师傅,跟那老唱片一个道理,唱歌的都能给录进去。”
“这个……差不多吧,不过这个只能记录数字信号,老唱片是模拟信号。你要是感兴趣,我回头慢慢给你讲。”
“行啊黎师傅,我也想学学,跟着黎师傅出来真长见识。”刘会计满脸的羡慕。
五千块的资金啊,黎天就花了几百块,这多出来的都是黎师傅的劳务,钟厂长早交代过了。不由得刘会计不羡慕。
刘会计也想学技术,等到自己学会了,也去赚这几千块钱的劳务去。
卖光盘的摊主见黎天侃侃而谈,也出来搭腔道:“小兄弟懂行啊,我这是正宗索法公司的镀膜金盘,保用十年。”
“挺好,我需要的时候肯定来找你。”黎天暂时不需要光盘这种东西,也就没问价。
“没事小兄弟,我这还有索法的刻录机,成片率75%,小兄弟你懂行,你肯定知道索法的质量。”
“你这货挺全啊,还有刻录机?还有什么?”黎天有点感兴趣,这个大厦通常的摊位都只卖一种商品,像这位摊主这样既卖光盘又卖刻录机的倒是不多见,而且看他店里面好像还有别的东西。
“小兄弟进店聊,进店聊。”摊主热情地把黎天拉进店里,见店门口再没外人,这才小声道:“这里面的人头我差不多都熟,小兄弟你需要什么跟我说,我帮你去谈,肯定比你自己买便宜。”
这种经营方式,也就是后世的“串货”。商家形成联盟,互通有无,让每一家商铺都能出售大厦内的所有门类商品,以便得到最大的利润。
后世的电脑城,之所以像个闹市,就是因为“串货”,让各家都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只能拼这些歪门邪道来拉客人。
在这个年代,串货的现象显然还没有大规模存在,这位摊主的思路可谓十分超前了。
黎天还没答话,一个小伙子就兴冲冲地冲进了店里,高叫着:“冬哥,冬哥,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