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圣无忧之流花界 / 第八章 炊烟袅袅

第八章 炊烟袅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真这趟去青石镇,来回只七日。老远听到大黑的嚎叫,萧错忙奔出山谷迎接。
  “师父,您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怎么也得半个月呢。”
  “留你一人在山里,我不太放心,办完事马上就返回了。大黑这次帮了大忙,没想到它跑的真快。日后在山中行走,说不得还要仰仗它的脚力。”
  李真一边说着,把两只大布袋放在门口。
  大黑扬扬头,一副你看我厉害吧的表情。
  李真从袋子里掏出一只活鸡,丢给大黑。那只鸡在布袋中闷了几日,早就半死不活。乍见到大黑这恐怖凶物,竟吓得昏死过去。
  大黑斜瞥了一眼,根本无动于衷,原来是看不上。
  李真有些尴尬,笑道:“这惫懒货,在山里都是找有灵性的东西吃,口味想是养得刁了。”
  “师父,您别惯它。它经常听您讲道,也算是您的弟子。师父跟徒弟客气什么?”
  “呵呵!你还真会说。”
  师徒一边聊着,将袋子里的东西取出来归置。
  萧错在山中这些日子,飞禽走兽没少吃,但毕竟还是不习惯。别提多怀念山下的美食了。
  特别是镇上的小吃摊子:张老汉家的羊杂碎汤,吴婶家的老豆花,还有王麻子的麻花儿,牛炊饼,李凉粉……
  咽了几口口水,晃晃脑袋,又回到现实中来。
  见师父正取出一套茶具:精巧的铜炉,黄铜水壶,全套的瓷器……
  “啧啧,这茶海竟是秋木国来的。”李真拿起茶海细细端瞧,看到底部的款识,辨出乃是故国出产。
  忽又想起如今秋木国早已是蔡国的秋木郡,眼神不免流出一抹哀伤,转瞬即逝。
  萧错小小年纪,哪里体会师父的去国怀乡之感,自得道:“我们茶国的茶道闻名天下,这茶上的功夫,最是讲究的。”
  他自记事起,便是在茶国的青石镇生活,哪里记得黄花国之事,早把自己当做茶国人。
  李真笑道:“行,以后烹茶的活儿便交给你,让为师也尝尝你的手艺。”
  “没问题。待会儿我去溪里取水,给您煮茶。”
  一会儿功夫,两只布袋的东西全部取出,竟堆得跟小山一般。
  “真能装,这么多东西,怎么装进去的呢?”萧错感叹道。
  李真也叹息一声:“这算什么,什么时候咱们要是能有一只储物袋就好了!”
  “储物袋?那是什么?”
  “哦,这个忘了跟你说了。为师从一本书上看到过,修士都是用储物袋来储物的。据说巴掌大的袋子,内里自有乾坤,可以容纳的东西,比这个多得多!”
  “啊?那储物袋真是太好了。”
  师徒二人对望,都是一脸向往之色。
  良久,李真起身,对萧错道:“你且慢慢收拾,为师去取些木料。”
  “取木料做什么?”
  “再搭一间厨房,做只小几。”
  一会儿功夫,李真便扛了几根长木回来,又是用手刀裁成一片片的木料。师徒二人忙乎了一个下午,总算把厨房建好,将食物都搬了过去。
  萧错麻利地把水烧开,沏好茶水。“师父您先喝茶,我去做饭。”
  萧错年纪虽小,毕竟是乡下孩子,什么都会做些,也不娇气。
  师父李真不到弱冠之年便流落江湖,但他之前过得是贵族生活,哪里做过烧饭的活计。
  天色已有些黑了,李真取过一只灯笼,挂在庐舍的木墙上。庐舍前的一片木地板,都被照亮。
  大黑早就不知去向,许是自己觅食去了。
  李真取过剩下的木料,制作起小几。他虽不会做饭,但这种木匠活倒难不倒他。没有钉子,便削出榫卯。
  听见厨房传来噼啪炒菜的声音,抬眼望去,厨房的木烟囱已经升起袅袅炊烟。
  “唉,倒是一番世外桃源的气象!”
  李真喃喃自语,一边把制好的部件拼接组装起来。
  “呵!师父您做的小几真漂亮!”萧错把烧好的饭菜端出来,李真的小几恰好完工。
  “你去拿一个酒葫芦过来,今日咱们喝点儿酒。”
  “得嘞!”
  酒葫芦拿来,给师父斟上酒,萧错就等着师父号令开饭。
  “给你也斟上酒啊!别说你爹还真仔细,连酒杯都没忘记。”
  “我爹以前在黄花国时,是做些丝绸生意,他说自己记账从不会出错呢……师父,我也可以喝酒?”萧错小心问道。
  “怎么不能?你是修士,自要有修士的风度。”
  那日,是萧错第一次饮酒,不过到底也没喝醉,只有些微醺之意。
  师父李真酒后尽兴,对月而歌: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歌罢,又不知从哪里取出一支洞箫,呜呜吹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良久,李真叹道:“哀吾生之须臾,羡天地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你我果真能寻求到真正的仙道,达到长生之境乎?”
  萧错虽不能体察师父人生多艰,求道坎坷的心境,但也听出一层怅然之意。
  “师父,天下之大,就咱们两人可以修真。既然上天赋予我们机缘,那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萧错断然道。
  师徒二人对视良久,眼神渐渐明亮透彻,都从对方眼神出看到熠熠的神采。
  “好徒儿,你说的对!为师着相了。”
  一夜无话,照例做完晚课,师徒各自回屋歇息。进山的萧错,第一次睡上被褥,比睡木板强的太多。那晚睡得各外香甜,差点儿误了早课,还是被师父叫醒。
  “抱歉师父,许是昨儿喝了酒,竟睡过了头。”萧错不好意思地解释。
  李真看了他一眼,说道:“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辈修真,不可有一日怠惰。为师这二十多年的坚持,全靠一颗坚定的道心。”
  话说的平和,但落在萧错心头,似有千斤重。惭愧低头道:“师父教诲,弟子受教。”
  李真见他听进去,不再多说。
  早课结束后,李真道:“过几日,为师要带大黑出去一趟。”
  “您不是刚回来吗?又去作甚?”
  李真把乡民所托之事说了,又道:“我初到青石镇时,感到有层薄薄的阴气,当时并未在意。如今看来,也许真有妖物作祟。若是能够除去,也可为此间人民造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