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圣无忧之流花界 / 第二章 拜师

第二章 拜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错正在院中斗蟋蟀玩耍,老远看到一个道士行来。
  “爹,娘,仙长来了!”萧错扯开嗓子喊。
  道士已经来到身前,一把抓住他的小手。萧错顿感一股暖流,顺着胳膊窜入体内,浑身酥麻,却十分舒泰。
  “果然如此!”道士嘴角扯出一丝笑意。
  萧文听到叫喊,忙从屋里出来。祈雨那日,他也曾去观看,早对道士敬若神明。见道士前来,忙请入客厅。
  “不知仙长光临寒舍,有何见教?”
  “贫道为此子而来。”道士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明来意。
  见萧文一脸疑惑,道士解释道:“贫道周游天下,走了十余国。到这青石镇上,发现令郎有修仙的根骨,因此想收令郎为徒。”
  “我要做神仙,我要做神仙啦!”萧错高兴地手舞足蹈。冷不防被老爹一个暴栗,敲在脑壳上。
  “出去玩儿,我跟仙长谈正事。此事关系重大,莫要乱说。”
  萧文叮嘱一番,便赶他出去。
  “仙长,请问何谓根骨?似我等凡人可否修仙?”萧文一脸热切,望向道士。
  “呵呵,修仙之事,哪有如此简单?一般僧道,所修不过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与我说的仙道并不同。”
  “那仙长所说仙道是?”
  “真正的仙道,可以呼风唤雨,御空而行,法力可移山倒海,甚至长生不死!”
  一番话,听得萧文热血沸腾,又问:“仙长可有如此神通?”
  “额,贫道修行尚浅,不过会些入门的法术,如你们那日所见,便是简单的唤雨之术。”
  “那也很了不起了,在我等凡人看来,已是莫大神通,非人力所为。那根骨之说?”
  “哦。”道士意识到跑题,呷了口茶,继续说道:“想修习真正的仙道,须要引气入体,只有经脉贯通者,才能做到。普通凡人,经脉堵塞,是为石脉。想修习仙法,却万万不能。贫道阅人无数,只发现令郎一人,身具根骨。”
  听他如此说,萧文不禁一脸惋惜,却不死心,问道:“仙长能否为我夫妇测试一下?”
  道士也不推辞,伸出一指,抵住萧文手腕,略输出一丝真气。那丝真气便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又试了萧文妻子,也是一样。
  见夫君一脸怅惘,萧妻宽解道:“如仙长所言,仙缘乃千万人中才有一二,咱家错儿有如此机缘,已是天大幸事。我们岂可得陇望蜀?”
  萧文这才醒悟,连连称是。不过夫妇只有一个独子,若让他去修仙,心里万万不舍。又问长问短,听了道士解答,夫妇二人脸色阴晴不定,一时难以抉择。
  原来道士告诉他们,一旦踏上仙途,须在名山大川,寻觅有灵气的地方才可修炼。而且仙道讲求坐忘收心,断缘去欲。最终会超脱凡俗,了断前生。
  大道艰难,谁也无法保证,将来能证得道果,位列仙班。
  简而言之,若让萧错随那道士修仙问道,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
  道士没让他夫妇立即决定,只说三日后再来。道士一走,萧错便溜了进来。
  原来方才让他出去玩耍,他却一直在偷听。他自小便对鬼怪神仙之说极有兴趣,得知自己有仙缘,哪能不上心。
  见父母还在犹豫不决,萧错扑通跪倒,说道:“父亲、母亲,恕孩儿不孝。我想拜那仙长为师,学习仙术。”
  萧母嗔道:“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是仙术!”
  “我知道,神仙就是可以腾云驾雾,在天上飞来飞去,多好啊!求求你们,就让孩儿去学吧。”
  萧文道:“你且下去,仙长不是给了三日时间么。此事非同小可,我须与你娘细细斟酌。”
  关系到自家儿子的前途命运,委实难以决定。道士走后,夫妇才又想起无数个问题,却又不敢再去冒昧打搅仙长。
  将利弊得失一一摆来,虽说极为不舍儿子,但无数人中才有一个的机缘,这样平白错过,又是不甘。
  最后只有用掷铜钱的办法,让老天帮忙裁判。连掷三次,却都是“去”。夫妻对视一眼,终于定了下来。
  萧文道:“若我萧家,能出一位仙人,那是天大的福缘。既然上天已定,我们岂能违抗。”
  三日后,道士再来,夫妇便让萧错拜师。
  见萧家也不富裕,道士便让找些野果、鲜花、酒水做了贡品,制备香表。
  先是祭拜祖师,又让萧错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给师父敬了茶,就算礼成。
  道士笑道:“为师俗家名讳李真,你既入我门下,便是首座大弟子。”
  萧文问道:“不知仙长何时带错儿走?”
  道士沉吟片刻,说道:“本欲今日便去,念你等骨肉分离,便多留一日,明日我带萧错进山。”
  萧母还欲让道士多留几日,被夫君用眼色止住。
  道士又说道:“我已辞别朱家,今日便要打扰,在你家留宿。”
  “那是自然,我们已经备下厢房,只是房屋简陋,却要委屈仙长了。”
  晚上萧家极尽所能,备下酒食,款待道士。萧母只是抱着儿子,十分不舍。
  道士道:“我虽带他离去,但并非生离死别。日后若有缘法,还有相见之日。”
  只是萧家夫妇十分疼爱儿子,晚上拉着萧错,絮絮叨叨说了一个晚上的话。
  快到天明时分,听到外面的咳嗽声,知道道士已经起来,催促上路。
  三人这才起床,洗漱完毕,见道士早已准备停当。萧母把早备好的行囊,交于萧错,只是红了眼圈,迟迟不肯撒手。
  萧错也颇懂事,知道今日一别,怕是难以再见。趴在地上,向爹娘重重磕了几个头。
  说道:“孩儿不孝,不能在爹娘身边服侍。若他日学道有成,定会再来看望爹娘!”
  道士也不催促,只是立于一旁静静等候。萧家三口人抱头而泣,终于洒泪分别。
  道士并未顺大路出小镇,而是带着萧错向山林深处行去。
  看到一大一小,两个人影,远远没入丛林中。萧母再也忍不住,扑入夫君怀里,失声痛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