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家村地形如同葫芦,靠近公路是葫芦口,在两片山形成的葫芦腰处往里面是很大一片的山谷盆地,形成了大小两个朱家村,以往朱家村是以前村为大,小朱家村门前路修通了,慢慢的大村前面的路也没人走了,政府给修了一条水泥路大村小村就这样连起来。
朱家原本是迁移过来的,据说是老族长看中了这里的地形而后就在这定居,从遗留下来的族谱上往上推可以追溯到晚明了,具体是哪一年就无从考证,记事的时候朱由晓听爷爷提起过,第二任家主为了保护朱家村一把火烧了祖祠,为了给朱家留后,不允许任何人提及,遗留下来的族谱,更是只留名不留身份。
朱建伟一脉在太爷爷哪一辈分家,跟其他支脉一样来到了小朱家村安家,也许是从拿一把火开始,朱家的传承就慢慢的变了,没有了精神寄托,传承付之一炬,只靠历代家主的口耳相传,也许就主脉的那些还能将字辈谱记住吧,现在都是各过各的,而作为现如今的当家家主朱德福虽无治家之能但守家还是没问题的。
字辈谱是用来记载家族世系人名的排行,当族人慢慢的不在依照这个去取名排字,传承也就慢慢的断了,落叶归根没有了根何来的叶,时代在进步也因此淘汰了太多不该忘记的东西。
朱建伟将朱由晓柳沁特地交代的说辞说了一遍,省略了末世要来的消息,看到祖叔将信将疑的表情,没在多言怕言多必失,而且按照昨天小雪的介绍,末世无非就是不见天日而已,朱德福看着从屋里出来的朱秀华即关心又担忧,连连叮嘱了好多话,当着面敲打了几句朱建伟然后在几个晚辈搀扶下渐渐远去。
“辈大一级压死人啊!”
“压到哪了,我瞅瞅看,当了几年村主任尾巴都翘起来了”
“怎么!你想说啥,我说的不对吗?”
“晓儿的事情你放点心上,天塌下来也不归你管,就算塌下来了你也管不着”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琢磨啥,咋说咱晓儿读的书都比你多,一个村子你都管不过来,你有多大本事没人比我更清楚”
“赶紧躺一会去,我洗碗去了,没时间搭理你”
喋喋不休,眼看朱建伟火气将要酝酿而出,果断借机而行,堵的朱建伟一口气卡在喉咙上也不是下也无法。
都说农村好,好在哪里,一个世代存身之地,祖祖辈辈真要撇清关系是不可能的,小时候的朱由晓没少认亲戚,舅奶,舅爷,小爷,大爷......反正每到一户看到年纪大的喊个爷爷奶奶总是没错的,那时候农村每家每户没有个四个往上走孩子估计都有人笑话。
朱建伟哪一代还是挣公分吃大锅饭的时候,孩子多挣的公分多分的粮食自然也就多,别看都是一个村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为了每年村里这个先进评选,没少闹矛盾,在那个年代这不是让不让的问题是真正的关系到生存了,有余粮了才能娶媳妇,不然你让别人跟你喝西北风啊,所以说六七十年代活着是多么不容易。
朱建伟家里排行老四,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外加个妹妹兄妹五个,老大朱建国早年当兵表现好,提干当了连长几年后转业做了民警,在岗位表现好终于熬到了所长的位置,后来因为学历的问题好几次说提拔,候选几次一直没有动静也就死心了,就一个女儿只比朱由晓大两岁目前还单着呢,二哥朱建华早几年心大出去闯,结果去了三年回来后绝口不提干了啥事,父母看不下去了找关系在县里的机械厂找了活后来娶了妻就在县城安家了,大姐朱芹嫁在城里,小妹朱茵远嫁蓉城。
小时候家里穷,也因此农村孩子读书的少,大哥朱建国小学都没毕业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等到弟弟妹妹们长大了,二弟也成年了,刚好那时候村里有名额就一头钻进了部队,二哥朱建华却不甘心跟着村里几个一起下海淘金,回来的时候据说瘦的皮包骨了,每次过年说到这事没少让亲戚笑话,自己却又不甘心,嚷嚷着早知道如何如何。
大姐可以说赶上了,刚好那时候社会需要大量一线员工,早早的就进了汽车厂,公司分了房子小时候朱由晓过年最喜欢去的就是大姑家,因为有暖气而且大姑对待自己也很好,不过跟小姑比起就差了一点点了。
父母对于最小的那个孩子都是怀有满心的期许,也因此朱建伟和妹妹在家里都是被宠着的,特别是朱茵,等她记事的时候哥哥姐姐们都已经帮着家里做农活了,打小朱建伟就不喜欢学习,拉着村里的孩子上山捉蝎下河摸鱼的事没少干过,也因此当兵探亲的大哥朱建国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提议父母将朱建伟弄到部队磨练磨练,走的那年除了家里和亲戚,全村没少人送行。
朱秀华是在朱家村出生的,朱由晓奶奶生朱茵的前一天中午,正在家做午饭,听到屋外有动静,没一会还传来了哭声,满心好奇的拉开门就看到屋外包裹着的朱秀华,因为身子不便,家里就一个五岁的朱建伟,实在无力去找孩子娘,只能先抱回家。
七十年代初是上山下乡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最乱的时候,各种问题暴露了出来,因为事关一个孩子的未来,也为了孩子父母,谎称生的双胞胎,而后朱建国兄弟俩人加上大姐朱芹整整在村里摸查了一个月,一点头绪都没有,后来只能请老族长商量,最后在家里照顾坐月子的朱建伟小姑一起认下了这个孩子,名字是老族长取的。
而这件事一直瞒到朱秀华成年后第二天才告诉她,朱秀华感念朱由晓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后来虽然也出去找过,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因为当时光朱家村的知青就有十几个,周围村子加起来的人数少说也有四五十。
等到朱建伟从部队回来,父母也年龄大了,只能做些简单的农活,家里为了老二的工作基本上是掏空了家底,加上老大朱建国刚刚专业,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靠着老大的退伍费跟大姐每个月的工钱补贴家里,下面还有俩妹妹在读书,一家的重担压在了朱建伟的身上。
后来妹妹朱茵勉强考上了中专,朱秀华却名落了,在朱建伟的鼓励下朱秀华又复读了一年,结果还不如第一年,也应此熄了继续考学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