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别惹大明 / 第六章 张飞县令

第六章 张飞县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肥头大耳的商贾本是山西平遥的粮商,现在西北连年干旱,粮价比其它的地方高出一大截,他想趁机发点国难财才来到榆林堡采买粮食。
  
      他本想赖下早先允诺给老农的二两银子,谁知招来了官司,心里一阵懊恼,怪自己不如当初把二两银子给那老农。可要是坏了名声这榆林堡驿城谁人还跟他做生意,如今也只得硬着头皮跟着衙役到县衙里走一趟了。
  
      那黑脸老农是榆林本地人,为人出了名的忠厚老实,他到时乐的到县衙里自证清白,冲着衙役毕恭毕敬的深施一礼,指了指关山月,“这位差爷,哪位小哥刚才把整件事情的经过都看在了眼里,可否劳烦他去做个证,也好证明我老汉的清白。”
  
      那衙役生的黢黑,嘴里叼着一根干黄的狗尾草,上下打量了一下关山月,看他的穿着打扮像是个秀才,冲着他拱了拱手,“有了证人就好办多了,这位公子那就劳烦你去县衙走一趟吧!”
  
      关山月也好打抱不平,闲着也是闲着,便抬腿迈步跟衙役去了县衙。
  
      榆林堡往北便是蒙古诸部,不但是一座重要的驿城,也是一座军事重镇,承担着拱卫京师的之责。虽然大明跟蒙古林丹汗诸部已经开了互市,并且明朝每年还赏赐给他们二十多万两白银,可赶上连年干旱的时候他们依旧是不时袭边境。
  
      榆林堡驿城的县令姓曹,叫曹炳章,是军职出身。他本是榆林驿城的游击将军,后来战事吃紧,便又兼职了这个七品县令,并且榆林驿丞也是挂在他的名下,集榆林驿城军政等大权与一身,当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要说曹县令擅权那可真就有点冤枉他了,是因为这个地方处在九边,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虽然是个要职,可那些贪生怕死的文官们唯恐不及,谁也不愿意到此地赴任。
  
      好男不当兵,明朝武将军人地位极其低下,文官知府在未申报三司的情况下砍了总兵脑袋的奇葩事时有发生,虽然一个人分身乏术,但曹县令也乐的自在。
  
      来到衙门的时候,关山月看着强壮的犹如猛张飞一般的的曹县令,差点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只见这虬髯大汗,官服中间补子上秀的鸳鸯都被他撑出了立体感,当真是活灵活现,那一身小小的文官服套在他的身上就跟一个成年人穿了一身童装,偏偏他还瞪着双眼一本正经的坐在大堂之上,样子滑稽至极。
  
      秀才虽然是一个低级文人,连士大夫的门槛都没有踏进,但有见县官不跪,犯法不打屁股等特权。
  
      知道关山月秀才的身份后,这大老粗曹县令连忙叫人给他搬了个椅子,等着乌黑的大眼睛上下端详了他一阵,毕竟这秀才在这榆林堡也算是个稀罕玩意儿。
  
      这榆林堡民风淳朴,县衙审案可不多见,现在有是农闲季节,许多来往的商人也挤在人群中议论纷纷,等着看大老粗县太爷怎么断案,故此衙门口站满了围观的人,站在那里看热闹。
  
      曹县令猛地一拍惊堂木,头顶上那刚盖住脑袋的乌纱帽两个翅膀上下弹动,让人忍俊不禁。
  
      分列两旁的衙役猛用手中的水火无情棍击打地面,发出一阵整齐的敲击声,口中高呼“威武……”整个大堂顿时肃静了下来。
  
      曹县令目若铜铃,厉声问道:“你们为何事在我治内大街上吵闹,坏我榆林堡的名声?”
  
      那商贾跪在地上连呼不敢,“大人,小的哪敢榆林堡的名声。曹大人您还记得我吗?我是贾德贵,山西平遥人,上个月小人我还请您在醉仙楼请您喝过酒呢!”
  
      说完贾德贵一脸谄媚的望向曹县令。
  
      黑脸老农心里咯噔一下,见这叫贾德贵的商贾竟然跟曹县令认识,心里暗呼要完,接下来这曹县令肯定袒护于他。
  
      贾德贵确实和其他的山西籍的晋商们一起在醉仙楼请曹县令喝过酒,可曹县令是个大老粗,那天去了不下百十人他哪能记得住。要说军事情报的话,职责所在,他还能硬着头皮死记硬背下来。
  
      曹县令是个大老粗,最头痛的就是审理案件,按照他以前的作风不管有有理没理,上来就先是二十板子,被人接连投诉了几次后,他才改掉而来这个老毛病。
  
      认真的回想了半天,曹县令也没想起一丝有关贾德贵的信息,把脸一横,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他奶奶的,谁问你认不认识本官了,本官差点被你绕进去,你是来打官司的攀什么交情,说案情!”
  
      关山月见这曹县令竟然是一个铁面无私不徇私情的人,心中顿时升起一阵好感。
  
      曹县令久经沙场,一股杀气怦然勃发开来,贾德贵吓得浑身直打哆嗦,颤抖这嗓音说道:“回县太爷的话,我这次想到咱榆林驿城来办些粮食,谁知钱包被这老农捡了去,我好心想拿出二两银子感激他,谁知他竟被猪油蒙了心,把我那祖传的翡翠戒指给昧下了,不肯还我。还请大人替我主持公道啊!”说完贾德贵就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涕泪横流,对着曹县令倒头便拜。
  
      曹县令一听勃然大怒,气的是肝胆俱颤,Duang的一下便把惊堂木冲着黑脸老汉的面门砸去,“我榆林堡民风淳朴,自从本县令上任,过得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日子,你这老汉好生给我榆林堡人丢脸,我砍了你的狗头!”
  
      曹县令是武将出身,那黑脸老汉躲避不及,登时便被那半拉砖头大小的惊堂木砸的血流满面。
  
      黑脸老汉本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以为曹县令要袒护贾德贵,顿时慌了心神,也顾不得吃痛呻吟,捂着鼻子便磕头如捣蒜,“大老爷饶命,大老爷饶命……”老汉跪在地上发出一阵哀求。
  
      关山月眉头一皱,这曹县令竟然连话都没让老汉说,仅听贾德贵一面之词就断定老汉有罪,确实有些莽撞了。放在战场上固然能抓住战机痛击敌寇,说不准还能扭转乾坤。可放在办案上,可难免就不会冤枉好人了。
  
      关山月咳嗽一声,起身冲着曹县令深施一礼,“额,曹县令稍安勿躁,这二人肯定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自己辩护,咱们不要这么着急定谁的罪,还是听听这老汉叙述一遍事情的经过,您综合判断后再下定夺也不迟。”
  
      曹县令妒恶如仇,可他并不傻,要不也混不到这个职位,还在榆林堡稳坐这么多年县衙。
  
      “关公子说的有道理,本官刚才理了一些军情,脾气有些激动了。老汉你不要害怕,你照实了说,本官替你主持公道,我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曹县令觉得关山月说的有道理,觉得自己刚才确实是有些莽撞了,要是真冤枉了老农他可就缺了大德了,呲牙咧嘴冲着关山月咧嘴一笑,借坡下驴。
  
      那黑脸老农不敢撒谎,原原本本的把事情给曹县令叙述了一边。
  
      曹县令又听关山月这个证人在自己的耳边这么一五一十的这么一说,顿时便明白了是那贾德贵在冤枉好人。
  
      就在这时,有一个衙役一脸不情愿的拿着一个条子走到了曹县令的身前,小声说道:“县太爷,刚才一个叫贾德富的人,声称是贾德贵的哥哥,让人给咱榆林驿站送去了一百石粮食,说是酬劳榆林守城将士们的,还请您多多关照。”
  
      现在大明什么东西最紧俏,不用说,绝对是粮食啊!民以食为天,谁能一日不吃三餐。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并且还有连年上涨的趋势。
  
      正德以后,考虑到民运粮运输艰难,为减轻腹里百姓负担,将民运粮部分转为折银征收。嘉靖时又改民运粮全部折银交纳。这样,输往边方的粮食全部变为银钞,而官方为支付士兵军饷中六成的粮食供应,也加入到市场买卖当中去,政府成为边方粮食市场中的最大买主。
  
      现如今粮食是最紧俏的商品,许多富商巨贾,豪门贵戚利用手中的资本囤积居奇,赚取季节性差价。
  
      榆林驿站粮仓里的粮食虽说是四处征调而来,可也是没有满仓,与报备的数目远远核对不上,也就够榆林守将吃上半年多。
  
      今年雨水不足格外的干旱,互市上的蒙古马都不如往年膘肥体壮,蒙古鞑靼指定无法过冬,眼看着秋季就要到来,看今年的样子,他们为了过冬指定会来袭边劫掠。
  
      要是战事吃紧,仅靠他手里这不到五百的兵丁肯定收不住榆林堡。到时候主兵和客兵这么一来,指定会粮食吃紧。
  
      贾德富这也算是解了曹县令的燃眉之急,这一百石粮食足够榆林堡的将士们吃三个多月。
  
      要是这群粮商串通好了,突然哄抬粮价,可真够曹县令喝一壶的。作为一方父母官和巨大的粮食需求方,他不得不慎重的处理与粮商的关系。
  
      尽管衙役的声音非常小,贾德贵回头一看哥哥在冲着自己笑着眨眼睛,也知道已经打点好了,心里一下有了底,又神气了起来。
  
      这审案子本就不是他的特长,曹县令现在是焦头烂额,他宁愿是在跟鞑靼拼命,这些琐事远没有在战场砍瓜切菜来的痛快。
  
      按理说,肯定是贾德贵诬告老农,可另一方又是举重若轻的粮商团伙,曹县令立马两难了起来。他皱着眉头纠结的环视四周,也没找到个求助的对象,最后只得把目光落到了刚认识的秀才关山月的身上。
  
      其实以前曹县令也请过几个师爷,可那些师爷们都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一个丘八,心情好的时候还给他出出主意,要是真遇到了事儿他们就一问三不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生怕事后牵连到自己。
  
      曹县令暴脾气一上来,觉得跟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没几个月便把他们都打发走了。
  
      “关公子,咱们内堂借一步说话!”曹县令殷切的望向关山月,说完便冲着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