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请和一杯咖啡,一起听我胡说八道 / 第十三章 自己和“非己”

第十三章 自己和“非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自己肯定是喜欢的,当然前提是自己也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但是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自己肯定多半是反感的,当然还有可能是大家喜欢的“垃圾食品”——还是很多人喜欢。
  但是,不论是哪种东西,没人会拒绝自己得到更多有益的。没人不希望自己能更多的,更加频繁地,更加轻松容易地获取自己所喜欢的。
  这就好像是一桌人聚在一起,除去什么都吃和什么都不吃的极端人士之外,大家更多的是会去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自己想要摄取,想要满足的那些主观有益的食物。
  但是,还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多数人喜欢把自己喜欢吃的以及很营养,很美味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有益的食物,分享给自己关心的人。所以,根据我多年出席各种场合的酒席的仔细观察所得出的结果就是:餐桌上最先消失的是具有公认营养价值的——鸡鸭鱼肉。其次就是部分群体都有交集的口味菜,再就是一些撑场面的盘子罢了。
  然而,这样的交集就说明,相互之间,相似之处是存在的,不同之处也是肯定存在的。但是,自己所关心的人,有喜欢的东西想要分享的人,这样的人,从浅层意义来说,就是“自己”。
  通常情况下,人们基本上就是简简单单地觉得这是一种良好关系的表现,或者是深沉感情的烘托。但是事实上而言,自己是想要让那些人了解自己,自己也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反馈,能成为对方的在意点。
  难道不是吗?
  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既不是炫耀又不是声张某种意义,那么就可能是因为在“自己”面前展现了真实的自己,也希望得到认同和反映吧。
  但是,自己所在意的那个“自己”并不一定会在意自己。这个逻辑类似于真物,我们所真心对待的人,不一定会真心对待我们,我们只是在表达自己对其的在意,但其也没有义务要给予真诚的反馈。所以,一厢情愿的悲剧要比相亲相爱来的自然。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方会因为不能同样的反馈给我们,只会略微地感到些许歉意。
  然而,这样的话,也仅仅是单向的“自己”,在对方而言,我们还是他们的“非己”罢了。
  所谓的非己,并不是彻彻底底的反义词,不确定是反感的,也不一定是讨厌的,更不一定是有害的。基本上都是不在意,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对方不是自己讨厌的人,但是也没办法喜欢。
  毕竟人都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有害的东西缠身,减小被没必要的误差,这样才能安心地达到所谓的幸福。
  简单来说,绝对乐善好施的人几乎不存在,因为没有人会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随时都会受伤的处境。但要是这种人存在,那就说明他们对这点损失毫不在乎。
  如果一个走投无路的人偷了一个富人的钱包,得知苦衷后,富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他,帮助他。但是,如果这个走投无路的人偷了另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的钱包,那么势必会产生冲突,甚至会导致一方伤亡。
  衔接回来,如果一桌食物只有一道菜是自己喜欢吃的,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自己更不会当着别人的面前说:我只喜欢这道菜,你们别跟我抢——这类的小孩子才拥有的发言权!更何况如果大家很快就把那道菜争先恐后地品完了,那么受伤的就是自己!
  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自己挑食的问题,还是别人的不在乎,对自己的不关心!
  答案是:非己的普遍性和简易性!!!
  如果在社会的生存挑战面前挑食的确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只是在情感交际面前挑食就不是自己的问题了,那就是非己的两性。简易的存在方式,只要不去刻意在乎一个人,就会成为非己,就会在交际接触中无心伤害到自己。普遍的存在现象,人不可能纯粹的孤立自己,总要有交际的时候,那么,每一次交际都是和非己的交际,都是会有可能伤害自己的。
  回归餐桌理论,哪怕是一群所谓的好友坐在一起用餐,那也都是非己,没人知道自己还只是喜欢哪类特殊的。那么相比被陌生人伤害,被自己托付了期待和希望的朋友而伤害,会让自己更加崩溃。
  所以,问题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挑食”,不仅仅局限于情感的选择,在很多方面,大多数人都会把路走窄,因为那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碰壁的原罪并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而是自己身边并没有其他的“自己”能够紧跟其后走进这条属于自己的“巷子”。相比之下,非己反而会觉得这是一个死胡同,在巷口随手扔着不想要的东西,甚至渗入巷子里。堵着走出去的路!有的人会走出去声明,这是我很重要的地方,不要再来打扰。而还有人则会默默地在无尽失望中选择自闭。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句众所周知的阐述:比刀子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的是社会舆论,比社会舆论造成的伤口更加深彻的是社会冷漠!刀子伤害的是身体,社会舆论伤害的是心理,是名誉和尊严。但是,路见不平并没有得到相助的人,才是社会最基层的伤害,也是最为审问人心的伤害,也是足以摧毁当事人生存欲望,足以毁灭精神理智和思想观念的。
  一些非己有意无意的伤害,其他非己的冷漠不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轻则自闭,重则抑郁。
  但是还是会有“乐善好施”的非己自顾自地来关心,而这种情况就是之前提及的伪物。生活没有剧本,不是表演,并不是像影视剧里那般感人。自己被孤立,被遗忘的时候,不会有男帅女美来关心自己。即便如此,那也是“大好人”形象驱使他们消除他们眼前的不愉快罢了,那就回到了“伪物”的境界。
  这是真实的,没有人会去关注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换句话说,自己妨碍了他们建造幸福美好的环境,如果自己感激他们,他们则会觉得这是大家一起幸福快乐生活的前提。如果自己反抗:不要来管我啊!
  他们则会表明他们的真实目的:我只是不希望我眼里有不愉快的存在。
  政府不会真心在乎流浪者的生活,拆迁办不会实在地顾及钉子户的情怀。软硬兼施的人往往是温柔的人,虚伪的人。换言之,只是自己妨碍了非己的目的,非己往往选择无视或者“包容”,态度强硬后,“包容”也会变成强行无视。到头来,还是只剩下自己!
  为此,不得不感叹,人际中的非己也好,社会上的非己也好,其实都是虚伪的。
  那么提问:为什么非己能够普遍存在,而自己却直到崩溃之前都无法感悟?
  回答:因为大部分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义自己所接触的人,事,物。对于涉世不深的我们青春人而言,我们更多是习惯了通过感性的了解去接触外界。
  然而,感性的程度是取决于个人情感因素的。所得到的结果也区别于个人情绪情感处理的差异。但是,中规中矩的,人们通过感性了解才是正常的。
  因为理性地分析,通过理性的理解去认知外界,这种唯物辩证法对我们这些唯心主义的年龄段来说,就是很难接受的东西。更何况,身为礼仪之邦的孩子,从小就是被灌输了感情为主的思维方式。“合情合理”“酌情处理”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流传千百年的处事理念,就已经注定了,除去法律和政治相关部门的人员之外,普通人群都是选择感性了解的。
  相比理性,我觉得“理智”这一词,更加贴切于解释人们日常处事的形式。事实上,再过冷静,沉着的人,行为处事也仅仅是理智,并不能称之为理性!理性是不添加任何个人情感因素的,完完全全地客观对待,不具有主观的因素,结果自然而然换来的就是感性的损失。
  所以,不论是哪部分人群,人们都习惯了附加个人情感因素地去应对,这样就会维持人际关系的美好,维持生活的感情色彩化。那么,久而久之地,也就成了大家公认的:自己喜欢和不喜欢。
  就像是没有人会无聊到站出来说:我才不要什么人际关系,一个人的青春多美好。这种说法,是会让“正常”人觉得好笑的。这样的人要么会被当做故作小孩子气一样忽略,要么就会觉得这是傲娇的撒气而已。但是,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的前提就是主管认知了!并不是从客观去理性地分析,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认知,觉得人际关系很重要,感情化因素很重要,所以第一反应就是主观断定得到的结果——嘲讽!
  真理并不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因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真理就是独立存在的,主观赋予的认知也只是非己的。即便我们博览群书,这也不代表我们主观理解的东西就是对的。
  所以人们往往持着主观理解的态度和感性的认知去接触外界,去认知非己,那么就会被表面的虚伪给蒙骗,被自己的感性因素给误导。从而导致自己崩溃!
  因此,换句话来说,之所以觉得其他人和自己不同,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的模式是让自己舒服的,当其他模式出现在自己眼前时,就会试图去寻找和自己相似的部分,去交融。寻找自己不同的部分,下意识地无视,排斥。矛盾和误解等一系列消极的存在就会油然而生!恶性循环的伪物就会衍生!
  所以,感性的自己终究被感性的非己所伤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