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神不在的都市 / 第九章 诡异

第九章 诡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虽然已经很久没听到娃娃的声音了,但当娃娃真的消失时……
  
      少女还是错愕了,她从未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
  
      因此……
  
      她开始寻找起自己那消失的娃娃。
  
      可无论她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她的娃娃。
  
      游乐园也好、曾一起待过的地方也好、家里也好,娃娃就仿佛是不曾存在过一样,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
  
      “喂~是苏铭?”
  
      “嗯,是我,溪花姐,今天班长还请假么?”
  
      “雪梅么?昨天她打电话过来说今天下午会过来的,怎么了么?”
  
      确认了班长会去店里,苏铭放心了:现在他非常担心这事会发展的非常快,快到超出自己的想象,如果这会儿不能快点见到“异变”主角之一的雪梅的话……
  
      那就麻烦了:不仅仅是因为见不到她,很多事压根没法通过她知道,更是因为……
  
      这有可能代表着“事情”已经在以苏铭和问晓两人完全反应不过来的速度发展了……
  
      不过,这种担心,在目前还没有成真……
  
      “啊,没什么,我想见她,所以就问下她今天会不会过去实习而已,既然她会去那就好。”
  
      毕竟等下下午就能见到她,倒时应该能知道不少事情吧:如果她愿意说的话……
  
      (唯一可能的问题就是她和问晓哥妹妹一样,什么都不愿意说……)
  
      那就麻烦了……
  
      不过这是之后的事了,到时候……
  
      总会有办法的吧……
  
      而在此之前……
  
      在这里,可能是说法有问题……
  
      在苏铭说完前面这段后,电话另一头的溪花坏笑了起来。
  
      “哦?是么,哦呵呵呵,毕竟是年轻人呢,不过雪梅的难度不低啊,你就好好加油吧。”
  
      自顾自的说完这些,也不等苏铭说点或者解释点什么,溪花就像之前的问晓那样直接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嘟嘟嘟……
  
      “……她绝对是误会了什么……所以说别这么快挂电话,好好听我说明啊,溪花姐……”
  
      只留下错愕的苏铭在电话盲音前凌乱……
  
      不过凌乱也就只能在这会儿凌乱了,因为……
  
      很快,刚刚被挂断电话的苏铭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一条……推送信息……
  
      “您好,您关注的‘都市传说部落格’有新更新”……
  
      看着这条推送信息,原本还在凌乱的苏铭立刻就恢复正常:不,也不能说是恢复正常,他只是从“凌乱”这一不太正常状态中转移至另一种不太正常状态中而已……
  
      那是什么状态?那是……
  
      “这个‘都市传说部落格’有点不对啊……”
  
      是惊讶、是疑惑、是觉得奇怪更是……
  
      觉得诡异……
  
      也难怪他会这样:先不说几分钟前他才顺着问晓的思路看过这个“博客”,并从中看到了大量“故事”与“现实”重叠的巧合,这已经有够不对的了……
  
      而在感到那份“不对”的几分钟后的现在……
  
      “我应该没在这个‘博客’上留我的电话号码吧?那怎么……”
  
      这“博客”的推送信息居然直接发到了苏铭的手机上?
  
      这是怎么回事?
  
      不应该,不明白,所以这一切只能是“这个‘都市传说部落’有点不对”了……
  
      可这一系列的“不应该和不明白”的根源在哪里?
  
      果然是这“博客”中的故事了吧?于是……
  
      “总之先看看里面的内容吧……”
  
      这么说着苏铭又一次打开了这个博客……
  
      …………
  
      这种事情不是很常见么?
  
      当你没觉得一件事中有什么时,那就什么都没有,可当你觉得里面有什么时……
  
      “这故事怎么搞的……‘细思极恐’么?不,这里应该是‘细思极诡’么?”
  
      那就看什么都觉得有违和了:就像现在的苏铭,在看了“都市传说部落格”中新更新后,“违和感”又一次不期而至了……
  
      “之前是‘重叠’,而这次的‘故事’……”
  
      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不仅如此,仅看这次的内容还似乎和“现实”完全没关联……
  
      那自己的“违和感”是由何而来的呢?
  
      “似乎……不考虑‘现实’,这‘故事’本身就带有会使人感到‘违和感’的要素在……”
  
      为了探知这个问题的答案,苏铭重新细看起这“博客”中“梅莉人偶”的故事……
  
      “很久没听到娃娃的声音了,但当娃娃真的消失”……
  
      “从未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
  
      “自己那消失的娃娃”……
  
      这些内容怎么看都很奇怪不是么?来结合前面的部分来想想吧……
  
      首先……
  
      “‘自己的’?前面不是说‘少女’和‘娃娃’是朋友么?”
  
      那怎么会用这种说法……
  
      “如果不是措辞&bug的话,那就是说……”
  
      不知在何时开始,“故事”中的“少女”把“娃娃”当成是自己的东西了?
  
      这算什么?
  
      “占有欲么?明明是‘朋友’却抱着这种想法,这还真过分啊……”
  
      然后……
  
      “‘很久没听到娃娃的声音了’?”
  
      这说法也很“隐晦”啊……
  
      “知道‘很久没听到娃娃的声音’,说明‘少女’自己早就已经意识到这点了……”
  
      意识到她已经听不到“娃娃”的声音了……
  
      而她没做什么,直到……
  
      “‘从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
  
      发生了些什么,不,不仅仅“只是发生了些什么”……
  
      思考下:什么情况会用“从没想过”这种说法呢?
  
      这就只有一种情况:只有当本就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但实际发生的事超出原本预料时才会用这种说法……
  
      那么发生了什么?
  
      “‘消失’么……”
  
      在“少女”的眼中,就只是“娃娃”的消失而已,不过,在“娃娃”那边……
  
      似乎不是这样的吧?
  
      想到这里,苏铭把“故事”翻回了第一篇之中,然后,里面写的……
  
      “‘你为什么要丢弃我呢?是我做错了什么么?’……”
  
      复述着这段话,一个词组出现在了苏铭的脑海之中:认知差异……
  
      显然,这件事,在“故事”的两个“主角”中产生了两种“视点”……
  
      看着这“故事”解读到这里,苏铭有点发懵……
  
      “我该不会想太多了吧……”
  
      还真有这可能:看看语文作业的阅读理解吧,这里不就经常发生这种事么?这种名为“过度解读”的事,但是……
  
      “真的是我想太多了么?”
  
      在反反复复地翻阅这个“博客”中的这个“故事”后,他发现了……
  
      “这里面不都是这样的‘隐晦描述’么……”
  
      “娃娃”口中的“我们的学校”;
  
      旁白中的“哪怕只有一个人”;
  
      “少女”口中的“如果那一天没做那件事”……
  
      这些描写都很微妙且隐晦……
  
      这种内容如果只是一条两条的话那还好说:可能真是想太多了……
  
      但如果到处都是,那就……
  
      “这不对啊,超不对啊……”
  
      很奇怪了……
  
      至此,苏铭察觉到了:他之前感觉到的“违和感”的正体……
  
      “哪有人写‘故事’还在‘故事’中加入这么多隐晦内容的……”
  
      不,这么说或许不太准确,确实是有人会在有的“故事”中描写大量地“隐晦的内容”,例如“格林童话”原典,可是……
  
      那是“童话原典”……
  
      而这里是“都市传说”……
  
      有谁会在这种“都市传说故事”中这么干:在它们的“恐怖”表象之下不是本就有被隐含的意义了么
  
      像这个“梅莉”的故事,这里本就有“要爱惜物品”的含义在吧?
  
      在已经有“隐含内容”的前提下还进一步加工?
  
      这就和在已经完成的工艺品上继续雕刻一样:这不是加工创造,而仅仅只是在破坏原本而已……
  
      可这仅仅只是在“破坏原本”?
  
      “不对,不对……”
  
      这显然也不对啊:这个“故事”本身有没有变得支离破碎……
  
      只是“隐晦内容”太多,完全不能按“原故事”去理解而已……
  
      “额……等下……”
  
      不能按“原故事”去理解?
  
      该不会……
  
      “这该不会本就是一个和原本的‘梅莉人偶’独立的另一个‘故事’吧……”
  
      想到这里,苏铭突然又想到了一个之前被他和问晓都忽略了的问题:“故事”写的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
  
      “故事”是在写“不存在”的事,但,其由来是根据“已发生”的事改编的……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在写已经发生了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什么事……
  
      “这么说的话,这‘故事’中不是从第二幕开始就已经是‘过去时’的故事了么……”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少女记不清楚了,她只记得那是在自己很的时候……”……
  
      这里一开始就已经说明了啊……
  
      是“过去时”而非“现在时”……
  
      不是“现在时”,那就是说问晓和自己之前基于“现在在发生的事”想到的“重叠”都是错的?
  
      换而言之……
  
      “呵呵呵……只是个‘故事’而已啊……那我想这么认真干嘛……”
  
      这“博客”应该和现在问晓妹妹和班长姐的事无关吧……
  
      “……”
  
      嗯,应该……无关吧……
  
      “不,不能这么早下定论……”
  
      不考虑“故事”本身,这个“都市传说部落格”出现的时机,描写的内容和“现实”间还是有太多难以解释的“巧合”之处了……
  
      “但暂时也没过多关注这‘博客’的必要了……”
  
      因为……
  
      “就算是真的有关,暂时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有关……”
  
      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或许在知道更多后能好好地通过这个“故事”得到点什么吧?”
  
      嗯,不管它与“现实”是否有关,总能得到点什么的:哪怕是确认“故事”与“现实”无关,然后不再需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但现在……在“信息量过”的现在……在下午要见班长姐的现在……
  
      比起继续想这些“不知道”的事……
  
      “差不多该出门了啊……”
  
      看着家中那已经快要指向“11”的时钟时针,这么自言自语着的苏铭走向了自家玄关的鞋柜……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