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第三波 / 第十七章 武功全废弃 更须重头来

第十七章 武功全废弃 更须重头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完成一天的“打猎”,回到家,准备在本本上总结记录、电脑录入、进度控制、新的计划这些常规性的工作。
  发现老妈心血来潮地在擦窗子。我想去帮忙,却发现也没啥干的了,老妈快干完了,一边咒骂那个设计窗户的人,没给人预留擦玻璃的便利,一边说清空了窗外的小阳台,我们家冬天的天然大冰箱就出来了,这可是新疆的好处呢!一到冬天,整个室外,就是天然大冰箱,省电!
  不擦窗户,也不干其他活,好象有点儿过意不去。阳光照在地板上,发现木质地板上已有一层薄薄的灰了,是我买的清扫机器人出场的时候了!就把买来的机器人放开了,定了一个M的中等面积状态,让它在地板上替我把卧室的地面的灰尘给扫了,老妈也就不用趴地上,蹶着屁股擦了,而我,也有时间去电脑旁折腾。这个东东,虽然很贵,可是对于惰于做家务的我来说,实在是个宝啊!不顾“曼玉”多骂我浪费,我都买了。
  机器人任劳任怨地忙活着,我可开心了,这下子可坦然地回到我的小屋里,接着总结今天的工作了。
  有一份“十全大补丸”式的EXCEL表格,收集了我所有联系过的人员的联系信息,每天更新。今天也不例外,我把今天新认识的人,放进去,然后顺便就做出了下次拜访的时间计划。这种看上去很细、很麻烦的工作,我却觉得很有用,尤其适合我这种需要处理复杂的、大量人脉的那种人。
  按步骤来:先做计划,然后实际拜访,然后修正和更新记录,再弄进手机里,再抄到本本上,再输入到电脑里,这样,才算是把信息收集的基本功做完了。这样扎扎实实的,我才能确定自己在向成功的那一天,一步一步迈进了。
  还有我的新的通讯录,我将按成熟的模块,再仔细更新好,最喜欢这种规格的本本,长方型,里面纯横线,任我发挥,而这些年来,早已总结好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格式,来记录管理我认识的几百号人:
  位置都是固定的,不用写,一定是这么个规律:
  姓名手机FAX
  英文名电话QQ
  职务公司名
  生日地址
  E-MAIL
  WEBSITE
  就象今天吧,下午新认识了联通副总的秘书,他就被我这么登记下来了:
  常宁(手机位)空白(FAX位)空白
  0991-611***1
  (副总秘书)区联通公司
  (生日位)空白黄河路
  (暂空)
  www.unicom.com.cn
  那些空白位,我知道,将来总有一来,会填进去字的,这就是我下次去见他要下的功夫了。
  从正面起,按音序来排——按我这么多年的经验,通常的本本,如果预留了分页序的话,通常是没有按中国的国情来做。因为,有一些字母,是根本没有这个人的姓出现的,而有些字母是大姓,会有很多人;有些是小姓,可能只有一两个。而我们中国人,到底应该哪些留,哪些不留,哪些留厚点儿,哪些留薄一点儿,也都没有一家本本的厂家能做好的。所以,我偏爱这种白白的本本,靠我来个性化改造它。
  以前呢,我把AB只留1-4页,也就是说,一页纸假设可以平均记录5个人名的话,我给以这两个音开头的人,留了20位的名额。现在回新疆了,发现A打头的多起了来:“艾山江,艾尼瓦尔,艾力,艾尔肯,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尼牙孜,阿米拉阿皮孜……”这些可全是A打头啊,不能只分配4页了,扩容!起码给留上40个人的位置;C打头的人,通常给个20页就基本够用了;D少点儿,留4页;不用考虑E,没有中国人以E字打头叫名字;如果我不做外贸,只作国内,这里面就没必要给E打头的人名留什么位置;F给留上5页,够用了;G也是一样;H比较多,留10页吧;没人姓I,跳过;J不太多,留3页就行了;K也不多,留2页;L很多,留20页;M少点儿,留3页够用了;NO加起来给2页足够了,我就不信会认识很多个欧阳;P也一般,给3页;Q也少,给3页;R更少,给2页;S稍多些了,给4页;T一般,给3页;UV跳过;W得多些,至少给分配上20页;X一般,给3页;Y还行,给8页;最后Z,不限页了,中间与后版块相交接的地方都是它的了!
  现在到从反面起的时候了,这些,全部按远近亲疏按时间按群类来分:最后一页,是我的“底线”和永远的“靠山”:亲人;然后就是最要好的同宿舍高中同学;再按上过学的品种来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进修的车友、绘画帮,再按工作过的单位来分:华源、方正、华硕、INTEL、赛吉;再按参加过的社会团体来分:水分子(游泳群)、甲壳虫(蒲巴甲的粉丝团)、驴友(户外群)……
  如此这般精心折腾,我的多彩人生,就全在里面了。
  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我有一份生日表,将这些所有积攒的信息录进去,到了朋友生日那天,就会相应地发去一份祝福,这种感动,总能让人记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本本会越来越厚,需要用这样大的功力去管理的原因了。当然QQ也偷学了我这招,用生日提醒来提示朋友们祝发祝福呢!
  好怀念能Q的日子啊!
  网络一旦失灵,如何开展工作,我必须捡起原始的手段来。
  我越来越信白纸黑字了,稳定性很高!
  前几天去看到那博物馆里考古出来的唐代的人书写的文章,那些文字啊,穿越了上千年,看到那些毛笔的笔锋,你分明能看得懂写这字的那个人当时的情绪,而那里面的字,都是上千年都没有怎么变味儿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人的精华,真服了祖宗们了!
  想当年,秦始皇时代连椅子都没有发明出来呢,更不用提电脑、电话了,都能用竹子写的字,来统治那么广大的疆土。古人能做到,我们也能。为什么现在这么依赖现代手段呢?
  越是现在这种时候,才能更体现出能力来呢!用原始手段,打赢一场决战第三波的大胜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