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这个厂公没毛病 / 第二十一章 致仕还乡

第二十一章 致仕还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女帝坐在龙椅上,那金色的盘龙宝座像是有一种未知的魔力,方才还是喜怒行于色的人,坐下的那一瞬间却变成了无悲无喜的冰冷石像。
  “青云,你把方才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女帝的声音有些冷,与之前判若两人。
  周青云跪倒在地,“养母老迈,无人奉养,老臣请辞还乡,常伴母亲大人左右!”
  他跪地的动作很慢,颤颤巍巍的,好像随时都会摔倒。
  沈毕之伸手去扶,却听见女帝凉凉的声音响在耳畔,“沈爱卿,你怎么起身了?不是声称惶恐吗?”
  沈毕之搀扶的手一僵,顺势跪了下去,嘴上说道,“臣自知有罪,不敢私自起身。只周大人年迈,若是磕着碰着了,外面的人说不定要怎么编排圣上呢!”
  “怎么编排?”女帝双手搭在扶手上,“若是两位爱卿不曾说过什么,便无人会知晓此事!”
  沈毕之想以悠悠众口威胁女帝,希望其顾及周青云的身体;女帝便告诉她不管怎么传扬出去,都是她和周青云的责任。
  沈毕之默然,她根本不可能保证不会传扬出去。这皇宫里面,到处都是眼线,隔墙有耳,谁能保证?
  女帝双手交叉在身前,“青云真的下定决心要走吗?”
  “陛下,臣老了,于社稷无用,于陛下也无关紧要,但于母亲大人却是几十年未曾团聚的游子!”周青云以头抢地,以示致仕还乡的决心。
  员外夫妻无子无女,一向将他视如己出,他也是将那二位看做再生父母。故而,员外去世后,员外夫人那边一直都是他在尽孝。
  “真的只是为了母子团聚?”女帝眯着眼睛看过去,脸上是饶有兴味的表情,“这天下之大,哪里不能团聚?”
  周青云不抬头,只是说,“自从去年开始,母亲大人的身体便每况日下,前些日子家中老仆来报,说母亲大人已经时日无多,怕是……怕是……挺不过今年了!”大凉以孝治天下,致仕回家照顾时日无多的老母亲,这本就无可厚非。
  “三江一带潮气大,实在不适合养病,青云可曾想过将老夫人接到京都来长住?”女帝根本不提同不同意那茬,反而绕到了别处,显然是不愿意轻易放人的。
  “京都花团锦簇,自然是极好的!”周青云微微抬头,依旧盯着地面,话峰一转,“只是母亲大人老迈体弱,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老臣实在不忍看到母亲大人奔波!”
  “青云非走不可?”女帝有些不悦,但面上依旧是一片威严冷静,只是声音里染上了几分冷意,她说,“回乡侍疾,怕只是其一吧?”
  周青云一僵,然后“咚咚咚”磕了十几个响头,“陛下容禀,老臣绝无二心!”
  女帝全程冷眼旁观,等他磕完了,才象征性地说道,“青云这是干什么?朕何时怀疑过你的忠心?”
  沈毕之只觉得脊背一寒。这就是为君者的嘴脸,翻脸如翻书,上一刻还是朋友相称,下一刻就冷眼旁观,实在是冷酷无情。她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平日里会被她气的变脸的人骨子里竟然是这样寡情的性子。
  周青云脊背微弯,但跪的还算挺直,“能否请问陛下,何为其二?”
  沈毕之投以倾佩的目光,周青云这种虽然示弱却绝对不怂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戳中了沈毕之心中的柔软。
  女帝低低一笑,顾左右而言他,“今日殿试,朕看到了墨轩,他是个好孩子,青云教导有方!”
  墨轩是周翰的字,周墨轩。但因为他刚刚加冠不久,很多人尚且不知道他的字。
  周青云心中一惊,不明白女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但直觉也知道自己的儿子被女帝看重不是什么好事,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过誉了!翰儿不过是小有成就,比不得几位皇子皇孙,那都是做大事的人!”
  “是啊!”女帝叹了口气,“他们都是做大事的人,可这天下却只有一件大事!”哪怕是在叹气,女帝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就好像在谈论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
  大事?对于皇家人来说,这天下就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皇权的归属!
  周青云自知失言,低头不语。
  沈毕之也不敢胡乱插话,安静地当个摆设。
  女帝又说,“朕听说,墨轩同老二的关系不错。”
  这话里的意思便有些变味了。关系不错,往轻了说,是君子之交,志趣相投;往重了说,就是结党营私,意图逼宫。
  周青云这下是彻底打了个寒颤,“翰儿是几位皇子的伴读,难免走的近了些。”
  伴读?怎么没见他同旁人亲近?女帝心中冷笑,但顾念着与周青云多年的情谊,到底没有深究,只是说,“孩子们都大了,也是时候该明白避嫌了,没什么事还是不要总凑在一起的好!”
  “陛下教训的是!”周青云点头称是,“老臣回去就告诉翰儿!”
  女帝点了点头,“如此最好!”
  女帝随手捡了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看了起来,没说让二人起来,也没说让继续跪着。
  周青云没有起身,沈毕之自然也不会冒冒失失地站起身来惹女帝不快。
  女帝将奏折拿起来晃了晃,说道,“吏部许爱卿上的折子,关于新官员的任职问题,其中着重提到了墨轩。他推荐墨轩去户部,青云以为如何?”
  户部,掌管土地户口、税收财政,可以说是把控着整个国家的命脉。故而,户部的官员也是几个皇子私下里拉拢的对象。
  周青云连忙摆手,“不妥,不妥,实在是不妥!”
  “哦?如何不妥?”女帝这才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
  周青云对上她的眼睛,下意识地躲避过去,“翰儿一心求学,志不在此!”
  “做学问?”女帝挑了挑眉,“那可是好事!文渊阁正好缺了一个学士,不如就让墨轩顶了那个位置,青云以为如何?”
  如何?还能如何?周青云笑了起来,一脸的褶子像是一朵绽放的菊花,“如此,老臣便代犬子谢主隆恩了!”说完便拜了下去。
  女帝拿了朱笔,在奏折上周翰的旁边写上了“文渊阁学士”五个大字,说道,“青云想要致仕还乡,朕准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