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华天夏之大秦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针锋相对 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针锋相对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蔡京听着李恪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
  孙富看了手中的名刺一眼,然后看着李恪道:“李大人说笑了,大人的名刺怎会有假?”
  虽然嘴上如此说着,但孙富已经在心中暗暗琢磨该如何接李恪的招,此时孙富对于李恪的定义已经不是不讲道理那么简单。
  昨日他们没来赴宴,所以手中的名刺是真是假全凭李恪的一句话,李恪的道理就是让你进来你的名刺就是真的,说你的名刺是假的那就是明摆着不让你进来。
  对此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却非常合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换做是他们,他们也都会像李恪一样。
  但如果是他们,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而不是像李恪这样直接与人针锋相对,锱铢必较也要看双方的背景实力,所以接下来的戏他们也更加的期待了。
  “不是从我手上发出去的名刺,我自然有理由认为是假的,而且我还要追究那些伪造本官名刺的人。”说完,李恪扫了身后的众商贾一圈。
  心虚的商贾们被李恪看得有些面若寒蝉,这时他们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做官字两张口。
  “李大人,事情真要做得如此之绝?”
  “我李恪做事情讲的是一个理字,不知道孙少爷你在说些什么。”
  “可你现在是在讲道理?”孙富沉着脸道。
  李恪脸上挂着笑容道:“昨天我跟人讲道理的时候,有人可是没给我面子,对于这些人我是不打算讲道理了。我也很奇怪,明明不讲理的人,现在还要跟我讲道理?”
  即使李恪是笑着说话的,但是众人都听得出其中的火药味来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孙富没有接着李恪的话锋,而是略显诚恳地道:“李大人,孙某说了,昨日有要事,脱身不得,非我故意要折大人的面子。”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孙富的借口,但孙富的语气却也让这个借口上得台面了。
  若是一般人,自然会顺着梯子下台阶,不过李恪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似乎并未打算就此卖给孙富面子。
  “说得好,本官也念在你们被商事缠身,并没有给你们发名刺,所以也怪不得本官了,我也是按照规矩办事,无名刺不得入场,请吧。”李恪指着大门道。
  如果骂李恪有用的话,孙富此时已经在心里骂了千万遍了,但脸上还是堆出了为难的表情道:“李大人,都是为了皇上办事,不能。。。”
  就在李恪正要说话的时候,蔡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道:“李大人。”
  李恪看着走到了身前的蔡京道:“蔡大人?”
  “李大人,既然孙富说了昨日有事未能抽身前来,就不要抓着不放了吧。”蔡京露出了和事佬般的笑容。
  “看蔡大人的意思是想让下官坏了规矩?”李恪皱了皱眉道。
  蔡京笑道:“那倒不是,李大人,孙富也算是京城里的巨富,皇上征粮纳钱一事还得看他们出力啊。”
  孙富等人看到蔡京出面说话,顿时感觉一松,蔡京身为中书侍郎,又是奉皇上之命前来监督拍卖一事,有他斡旋的话李恪也不敢再加以刁难。
  李恪心里暗自骂了一句老东西,也笑道:“那蔡大人以为如何?下官立的规矩总不能让下官破了吧?难道其他人就不是富贾之家?”
  “呵呵,本官决然不会让李大人坏了规矩的,孙富等人不就是缺了李大人的名刺么,你现在补给他们就是了。”
  李恪佯装不知,问道:“如何补?本官的名刺昨日就已经发完了。”
  蔡京望向孙富等人手中的名刺,然后道:“就算是假的,经过了李大人之手也变成真的了吧。”
  李恪露出了为难的样子,道:“这个嘛。。。”
  看着李恪的样子,蔡京与孙富都知道此事已经解决了,但免不了要付出一些代价。
  蔡京说道:“嗯?李大人还在担心什么?”
  “下官只是担心若是让他们入场,其他的大户老爷们会非议,毕竟在座的大户们都是捐了粮的,而这些。。。”李恪看着孙富以及身后的人面露为难道,只是心中却强忍着笑意。
  蔡京没有回话,而是看向了孙富,孙富明白了蔡京以及李恪的意思,便暗暗叹了口气,道:“孙某明白,在下愿意捐一万石粮食出来,以遵皇命。”
  所有人都感叹孙富的财大气粗,但也有些人在暗暗偷笑,这或许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下场。
  而李恪的表现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远处的许宣暗自感叹想要趁火打劫李恪连演员的潜质都激发出来了。
  “好,既然如此,本官就破例一回,每人捐一万石粮即恭请入座,将你们的名字写到你们手中的名刺上,交给本官就行了。拍卖结束后,届时本官会亲自到你们府上收粮,若有异议者,大门在那边,可就别怪本官不给你们机会了。”李恪高声道。
  在座的富商们想了一下自己仅仅捐了三千石粮就稳稳的坐在了席上,看向那些昨日没有来赴宴的巨贾们不由的也生出了那么一丝优越感。
  同时又对李恪多生出了几分佩服。
  将一件注定要得罪很多人的事办成现在的样子,皆大欢喜虽然算不上,但也算得上是尽如人意了。
  在座的人自问即使有了皇上给李恪的权利也未必能做得到。
  对孙富来说也是如此,这样的结果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所以只能心甘情愿的掏出一万石粮食来,因为他对于免死圣旨是志在必得,而这样的前提是能参与到拍卖当中,过了今日,拍下圣旨以后有的是时日跟李恪算账。
  于是孙富在名刺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后交给了李恪,李恪接过后看都没看就交给了小吏,然后看向了藏在孙富身后的富商们里头的严世蕃。
  严世蕃此时已经没有了最初那种嚣张的气焰,看在李恪的眼里颇觉得有趣。
  本来严世蕃以为有了孙富这个靠山便可以跟着来凑凑热闹,顺便看一下孙富这个京城中的首富少爷是如何揶揄李恪的,没想到就算是孙富在李恪的面前也讨不到好处。
  甚至于若是蔡京不出面,李恪还打算连孙富的面子都不想给。
  这让此时的严世蕃尴尬至极,想要偷偷溜走已经来不及,而且那只会更加丢脸。
  如果不走的话,今天可不同那日,此时可是大小官员,文人富商俱在。。。
  所有人都看着李恪一步步地朝着严世蕃走去。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