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王师北定 / 第三十七章 青云有路 学海无涯

第三十七章 青云有路 学海无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十七章青云有路学海无涯
  开学第一天早餐过后,我召集所有教职员,包括:李诚、蔡守两位教育长、男生宿舍舍监牛录章京索绰罗、英和、女生宿舍舍监陈涛及助教黄芳度三姊弟,共八人前来开教学前会议。
  我首先报告,现在有两个大问题,其一是现在书包、教材、校规仅剩115份,仅有一半的同学分到,其二是教室不足以容纳224个学生合班上课,必须妥当处理。
  所幸各位都已有新编教材上课的经验,足以把棒子接下来。现在我做一些调整,尚请各位配合:
  一、今天上午,我到中华青年营上数学,蔡守教育长到中华少年营上国语第一课。今天下午,我到中华少年营上数学,李诚教育长到中华青年营上国语第一课。
  明天上午,我到中华青年营上注音符号,蔡守教育长到中华少年营上数学第一课。明天天下午,我到中华少年营上注音符号,李诚教育长到中华青年营上数学第一课。
  二、现在书包、教材、校规仅剩115份,新作的书包、教材、校规恐尚须五日左右才能送达,因此需有暂行措施。
  请依座位安排之后,以两人共享一份之方式,重新予以分配。
  分配结果,若一间宿舍里四个人都没有分到,则剩下的三分再分发下去,就不留控存了,一切以方便学生为优先考虑。
  三、中华青年营的晨练、晚练,由牛录章京索绰罗、英和带头,黄芳度居中带动唱,李诚、蔡守两位教育长在后照顾脱队的学生,步伐请控制好,尤其刚开始的十天内,宁可慢不要快,能跑完全程就很了不起了。
  中华少年营和女生的快走,则由女生宿舍舍监陈涛带头,请黄芳菊居中带动唱,黄芳兰在后照顾脱队的学生。
  第一节上课前,林顺带来一位军官,是一位正六品的营千总,林顺介绍他的名字叫林朝,是他的本家侄子,将负铜山分校的安全守卫之责,驻地就在营区大门旁。
  林顺表示他要回铜山了,有事由林朝联系即可。两人长揖做礼,林顺告辞离去,我则进入中华青年营教室,开始上数学课,当然要从阿拉伯数字开始,学生们都两人共享一份教材,虽有所不便,也是不得已的事。
  午餐后的午休时间,我正在中华少年营教室,准备下午要上的数学课,吴六奇匆匆走进来,告诉我,他从小书读得不错,可惜父亲早死,母亲管不住他,从此辍学到处游荡,横行乡里,没几年就把财产败光。
  因而流浪到潮、汕一带,曾加入丐帮做到八结长老,却也从未做过光宗耀祖的事。这几年戎马倥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整整20年,虽已有了些许能力,却从未曾想起回馈乡里。
  几天前与公子数度交谈,才想起做一些有意义,值得后人称赞的事,但自己又一时走不开,因此请舍弟吴标回乡祭祖,并将起义事些微透露给乡老,若他们能认同,可派遣子弟来上学,我本不存希望,故未曾提起。
  刚刚传令官以快马来报,将有12人前来报名,其中还有四名女生,由于山路难行,约二日后才能抵达,他们从大埔湖寮镇前来,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真是非常辛苦,请你不要拒绝,否则我今后无颜见他们了。
  我一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这一带山势是南北震旦方向之走向,由西到东几乎无人敢走,而他们可都只是青少年哪。
  吴六奇却以为我不同意,急得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我赶忙说:「收,无论如何,一定要收,全部都收!」
  我先请传令官去请林朝,并请另一名传令官与吴六奇的传令官,带一些衣服、吃食、药品等补给品,一同前去迎接。
  见吴六奇正要曲膝行大礼,我手快扶住吴六奇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我不必分彼此,但我们不能冷了乡亲的心,一定要好好招呼啊。」
  我要林朝加盖三间女生宿舍,一间稍大一点,以专供吴夫人可能需为婴儿烧水、煮食之用,另一间留着备用,并增加男生宿舍四间,以预留一些余裕。
  交代完毕,学生也陆续进入教室,我的上课时间到了,看到吴六奇心情愉悦,过去的暴戾之气渐渐消失,我也为他感到高兴,互相拱手告别。
  两天来,我在忙着上课、研究新式火枪、期间与舵主蔡德忠私下谈过广东情势,吴六奇在虎门镇的动员工作,尚未浮出台面,但私下与亲信间的秘密动员则相当积极,又有李思忠从旁协助,情势是乐观的。
  对于从大埔湖寮镇前来的12名学生,我安排由黄芳兰,利用晨间及傍晚两次自由活动时间,各半个时辰,在大厅一隅为其补课,另请林朝安排12张桌椅及讲台,要把补课当一回事办好。
  吴六奇则暂时放下一向汲汲营营,为清廷卖力求富贵的心理,两天来陪着夫人,带着婴儿,在营区周围漫步、钓鱼、也曾到莆美镇上,采购一些针线等生活用品,过起小日子来了。
  施琅则不改其认真的行事风格,期间也由杨富、林顺、何义陪同,匆匆来营区探视,问我有何需要他协助之处,他已听林顺说过报名人数超乎预期,又听说有从大埔赶来的学生,也直呼是难得一见的奇迹。
  大埔往潮、汕、揭阳一带不希罕,路程远近相差不大,但大埔来铜山就不容易了,都是需要攀山、越岭、涉水的,而且跋山不用说,涉水那是半点不能取巧,路上连一只独木桥都没有,更何况还有女生。
  第三天早餐后,我要林朝先找来12套尺寸小一点的号衣备用,并准备烧水、吃食备用。
  辰时传令官来报,12人状况尚好,只是衣衫褴褛,衣不蔽体,都靠他们带去的布料遮掩,相当狼狈,约一个时辰后将进入莆美镇,希望先有衣服蔽体。
  我要传令官带上12件号衣,并带足饮水、食物速速送去。
  我和吴六奇则步行,往他们的来路上,去半路拦途迎接,果然就在他们进入莆美镇前看到这群人,还好有号衣蔽体,又有足够的食物、饮水,精神尚可只是脚步蹒跚,我要大家鼓起余勇,到达目的地后再休息。
  到达营区后,我要所有同学在门口列队迎接,这是「青云有路志为梯,学海无涯勤是岸」的最高典范。
  随即带入个人宿舍,宿舍内已备好便当、热水,视个人需求,可先洗澡、吃饭、或睡觉,食物供应不断,明日辰时再办理报到手续,所有团体活动也在明日才开始。
  今天除了迎接从大埔湖寮镇远途前来,历经艰苦跋涉才到的学生之外,我都在教室一边旁听,两位教育长都是秀才出身,学问没话说,只是乡音重。
  还好他们都很会利用三位助教,凡是需要朗读或带动唱时,都由助教代劳,教材也都我亲自编写的,学习情况良好,因此,我可以安心地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其他方面的开发。
  次日我依例带着学生晨练,只要我在,就不会错过和学生多亲近,相互培养患难与共情感的机会,来日才能互相扶持、同心协力、共度难关、风雨同舟共创中华盛世。
  早餐过后,我与吴六奇、蔡德忠三人及随员,共乘一交通船,前往铜陵镇施琅总部,铜山分校与施琅总部相距60余里,行船所需时间不到一个时辰。
  到达时还不到巳时,施琅已领着众人在渡口相迎,略作寒暄,随即进入施琅帅帐议事厅,各人谦让至再,仍未就座。
  我说:「我等既然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将来都要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虽非亲骨肉,但胜似骨肉,早已融为一体,就不必分彼此了,请就近坐下好吗?」众人从善如流,就近坐下。
  各人就座之后,我抬眼略看一下,该来的人都到齐了。
  在座的有,一等海澄公黄梧、闽浙总督李率泰、承恩伯周全斌、钦命荣禄大夫郑袭、舵主方大洪、铜陵镇总兵官靖海将军施琅、广东水陆师提督吴六奇、闽省满营甲喇章京敦达、首席随军参谋王立、及舵主蔡德忠,加上我共十一人。
  各分属八个独立部队。幅员含括泉州以南至广州沿海,绵延1500多里,声势远超乎原预期。
  我首先欢迎各位首长前来参加本次会议,今后每隔一个月最少要召开一次,除了联络情感、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明了我军动员及军需筹集状况外,也需要随时掌握清廷动向。
  要尽可能避免被清廷发现异状,迫不得已提前发动战争,致陷入长期战争之泥沼,那不是王者之师的做法。
  今后的战争,必须是能够速战速决,才可以发动,以避免波及一般民众为原则。现在先请首席随军参谋王立,报告我军动员及军需筹集之整体概况。
  首先由王立将随军参谋依动员22万人的假设,加上因恐遭受清廷清算,临时蚁附群众三万人,合计25万人,计算所有需要准备的物资,并列出清单,其中:
  一、种子:新稻1,600石,一石约275斤,合计440,000斤,甘藷5,700斤,绿豆1,600斤,黄豆600斤,番麦4,000斤,甘蔗3,000斤,各种药草600斤,其中青蒿种子100斤,其他杂粮2,000斤。
  其中甘藷5,700斤将在出航前15天,事先种在5,700个半盛土的木箱内,上船后将木箱固定在甲板上,可接受阳光的各个角落,每艘船平均放10个,可摘取长出来的嫩叶供航海期间食用,同时可藉此减少水分蒸发,节省用水,粗茎则任其生长,留供将来栽种之用。
  甘蔗3,000斤亦以同样方法,事先栽种,但使用生活废水浇灌即可,待长出三节后,其上的嫩叶,可供牛马嚼食,又可节省草料的消耗。
  二、粮食:稻米以平均每人每年一石之需求,一个月的航行,六个月的栽种期,加上四个月的战备储量,共需24万石,合计6,600万斤。干肉3万斤,食用油5万斤,绿豆17,000斤,黄豆5,000斤,马草料以500匹马计算,共需40万斤,马豆3万斤,饮水3,000万升。耕牛9,000只,耕牛草料230万斤。
  三、生活必需品:除个人现有之外,另备布匹3万匹,蚊帐四至六人份3万顶,被褥1万份,营账四至六人份3万套,炊具2万套,碗筷3万套,火烛2万枝,各式农具加购2万份。
  四、军备:现有战马500匹,除现有武器、盔甲外,另加1万套备用。此外需要另备,木炭15万斤,硝石、硫磺各5万斤,铁料20万斤,铜料3万斤,石炭18万斤。
  五、药草:除每家现有的居家常备药草之外,另备各式药草1万份,及青蒿1万斤,暑热及肠胃不适药物,加量购置1万份,驱蚊药草5万斤。
  至于所有已准备好,准备送往梧屿的物资,现有黄公爷部已备妥:稻米3万石,绿豆1,000斤,布匹1万匹。闽浙总督府李率泰部留下的物资,包括粮食2万石,武器、盔甲5,800套,其他部门尚在收购中。
  至于已准备好,储存在铜山的物资,有明郑政权撤退时,留下未及撤走的粮食有8万石,武器、盔甲2万套。
  依据各部提报的统计,5月14日午时截止,目前人员动员方面,已动员成功的人数为196,664人,其中战士49,995人,各式船只787艘,大小火炮1,354门以及所需之弹药库存尚有少部份须整补,招揽及裹胁匠户922户6,455人。
  目前仍继续动员中,仍有成长空间,而且尚未计入抢劫澳门所得,因此原先假设的22万动员人数合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