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旧边际电台 / 第四夜

第四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创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在这本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
  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简单的来说,他整本书所讲的就是“群体都是傻X。”
  这是豆瓣上某人对这本书的总结,虽然有点尖锐了,但确实总结的不错,通俗易懂,直击要害。
  不过,虽然我们明白了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但书的大致内容还是要了解一下的,毕竟我们不能光知道群体傻,我们还得知道群体为什么傻,傻到什么地步了。
  那么为了得知这些东西,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人群是群体?
  一个群体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因为某些原因而促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所构成的。
  而促使着这群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可以是某些东西,某件事情,无论那种东西到底是什么,这些人都对此具有比较相似的看法,并且他们从思想层次上可以说是统一的。
  在过去,在这本书所出现的年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各种信息之间的传输还并没有那么便捷,并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
  所以那时候的群众们如果想要聚集,是会受到地域等因素的限制的。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摆脱大部分限制,只要你能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或是其它能够联通网络的途径,就能与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进行沟通。
  这使得在网络上聚集起来的群众摆脱了地域的限制,能够轻易聚集起来一大堆人,从某种程度简直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群众可以是因为任何事所聚集起来的,如果要举例的话,比如因为喜欢某个明星而聚集起来的明星粉丝团,因为喜欢某本书而聚集起来的这本书的书粉,因为喜欢某部电影而聚集起来的电影影迷,以及讨厌这些东西从而聚集起来的黑粉们。
  在网上,我们曾见过无数的喷某部电影同夸这部电影的人在互相争论,我们也曾见过无数个企图抹黑某人同洗白此人的人在相互辩驳。
  从这上面来看,群众们似乎总是很冲动,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或者说轻信他人所传递出的信息。
  当然,也确实是这样,在群体中,人的情绪或是性格会变的统一且单纯,这也使他们不常去怀疑,所有不确定的东西都有可能在下一刻被他们奉为事实。而且一但那些东西变为他们确信的现实后,就很难让他们再次更改意见。
  群众的情绪一般来说都会非常的偏执,专横,面对其它不同的意见,信念或想法,他们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部拒绝,特别是在全部拒绝的时候,哪怕别人拿出再充实,再合乎逻辑的证据,他们也不会转变想法,并且还会拿出所有他们能举出的例子反驳别人,无论这例子再荒谬,再不合乎常理,甚至是个人都能看出这例子举的非常苍白无力,他们也会一直坚持着他们的观念。
  当然,群众并不分好坏,真正可以用好坏划分的,只有把持着群众的那些人。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绝对客观的角度上看,某些事物的好坏其实并不存在,从对立的双方的角度上看,对一方好就是对另一方坏,评定好坏的,其实只是个体本身而已。
  所以,群众其实并没有什么,我们对某一群众的判定,只是在个人的角度上,对把持着群众的人的批判而已。
  现在“流浪地球”的评价两极分化,“六学家”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些争斗的背后,把持着各自群众的人们又想把我们导向何处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