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山村不再静悄悄 / 22.尸前阻拦

22.尸前阻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十二、尸前阻拦
  1.
  老石匠终于没有战胜死神,倒在了县城女儿家。按农村风俗讲,人死在外乡是很不好的事,但因了地震,老石头没了家,又生了病,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也不再多说什么。
  县城里的女儿女婿,将爹的尸体运回黑石村,准备发丧。
  老石匠回村这天,村头站了许多人,都为他可怜的一生叹息着,议论着。
  这老汉可是个天生的受罪鬼,一辈子只知道干活,一天福也没享受到。
  可不是吗?六零年闹灾荒,老汉饿得眼睛都泛了白,摘得一把野杏,给孩子老婆吃了,自己敲了杏仁吃,结果中了毒,险险要了命。
  石晶已经没家了,这往哪里停呀?
  是啊,不是她爹把石晶许给了四哑吗?就停到四哑家吧。
  那不是胡闹吗?娶的没娶,嫁的也没嫁,那能行?
  这事也说不准,听说已经瞌了头。你看,你看,到四哑家了吧。
  灵车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进了村,转了个弯,就直奔四哑的临建房而去。
  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个人,狠狠地骂说,真他妈不要脸,连死人也要赖上四哑。说着,这人就大步向四哑家赶去。这人便是石怀财。
  自从四哑老院里挖出金条,石怀财便以四哑舅舅的身份自居,生怕别人沾上四哑。可是,在四哑身边,不仅有石英,要命的是老石匠。老石匠活着时,硬是把石晶许给了四哑,虽说这亲有点荒唐,可石晶爹妈就要这么做。当然,刚开始,石怀财才不管这些事,那金条出世后就不一样了,石怀财与老石匠就开始争抢四哑。眼看着现在又把老石匠的尸首也拉到了四哑家,石怀财心里哪能服气。
  老石匠在二女儿石莹家临死时,也还惦记着石晶和四哑的亲事。那天,老石匠吐了许多的血,瘦若干柴的身子已经弱不可支,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打发人把四哑从黑石村叫来,硬是挺着最后一口悠悠气,强迫石晶和四哑双双跪在地上,向自己瞌了头,认了亲,这才撒手而去。
  老石匠撒手走了,石晶妈坚持要回村里打发老汉,并坚持就到四哑家。在她心里,四哑和石晶已经磕了头,石晶就已经是四哑的媳妇,四哑呢?也就是自己的女婿了。
  2.
  石怀财大步赶到四哑家门口,便横在老石匠的尸车前,就是不让进入四哑家里。
  石英上前质问道,大村长啊,你不早说石晶许给四哑了吗?现在怎么又拦着尸车不让进呢?
  石怀财蛮横地说,我是四哑的舅舅,他家的事,我说了算!让不让进,不用你管。
  四哑家门口立刻围了许多人,石英一把将四哑拉到自己身旁说,好,四哑就在这里,你让他对着全村人的面,叫你一声舅舅,他叫了,就认你说了算。
  有些看不过事理的村民也纷纷说,活人和死人作对,真是没见过这样的事啊。
  对,看看四哑认不认他这个舅舅,平时狗屁也不是,现在成了舅舅,真是不要脸!
  他有啥脸当舅舅,当初打死人家的爹,逼走人家的哥,现在还有脸当舅舅?
  众人七嘴八舌,石怀财亏着理,一时无语,期望的眼神望着四哑,希望四哑能叫他一声舅舅,那五百万就有希望了。
  可是,四哑坚定地把头扭向了一边,只是不肯认他,更不叫他啥舅舅。
  石晶妈在石晶和石莹姐妹俩的架扶下,从尸车上下来,一头就撞在了石怀财身上,悲痛欲绝地对石怀财哭说,坏了心的人啊,我们老石匠家做出过哪点对不住你的事啊,现在到了这步天地,你还和死老头子过不去,你存的啥心啊……石晶妈泣不成声地哭着,一五一十地数落石怀财的不是,就连他对石晶曾经的不轨丑事,也说了出来。
  众村民气愤难平,纷纷指责石怀财,有的说,成啥事了,连死人也要欺侮,不行就拉到他家去!
  大家齐声应说,对,就拉到他家去!
  现场嚷嚷成一片,哭声,喊声,骂声,混成一团。
  再次回到村里探亲的小六子,挤到人群里面,一把将石怀财推到一边,狠狠地说,黑石村咋这样呢,连死人都不放过,真是看不下眼了。
  小六子自从上次参加了村民大会,又经过石英的一番开导,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地不好好打工了。这次回来,他又住了许多时间,对石英开发石材,越来越有了信心。
  石怀财理屈词穷,又惹来众人的谴责,一步步地向后退去,最后灰溜溜地溜走了。
  3.
  在众村民的帮助下,这个认定了四哑做女婿的老石匠,终于进到了四哑家里。
  石晶妈被背进四哑家,躺在炕上。石英和铁股长,从邻村借来一块赡布,与村里帮忙的人搭起灵棚,把老石匠入了棺,安顿在里面,算是暂时安歇停当。
  接下来,家里人按着村乡的讲究,披麻戴孝,守夜烧纸,哭哭啼啼,有条件做的,都做了,没条件做的,就凑合过去。
  最难为的是,四哑按啥规格入孝,按着石晶妈的说法,已经瞌了头,拜了亲,就是实际上的女婿。可是,铁股长心下清楚,人家四哑还没娶你石晶,还不是女婿,在人家家里办丧,已经很过份,入孝不入孝就不要强求了,随他便。
  四哑呢,你说他憨?他还就看着铁股长的样子做,铁股长咋扮孝,他咋扮。人们还以为本就这么安排的,石怀财就更是气得翻白眼。
  当年,政府还没有从特殊时期遗风中完全走出来,连鼓匠也不许请,于是,这场丧事只好在悄无声息中,作了了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