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文艺男神 / 第11章 嫌疑

第11章 嫌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次,不等张俊义说话,小李就先摇头反驳道:“他们这是乡下初中的学生!哪里有能力去请这么高水平的代笔?我觉得大家的疑心太重了点!乡下初中怎么了?乡下孩子怎么了?就不能出文学天才了吗?我国大作家莫言、刘震云等人,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都写出了轰动全国的名篇!说不准我们这次作文赛还真有可能为咱们国家发现两名文学天才少年呢!”
  
      质疑的人被小李的话噎得哑口无言。
  
      事实上,翻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人们就会发现,农民出身的大作家可谓比比皆是,远比城市出身的作家成就更大。
  
      “大家在干什么呢?这么热闹?”一个声音在办公室门口响起。声到人至,一中等身材戴了副金丝近视眼镜的清瘦男子笑眯眯出现在人们面前。
  
      他是《中学生作文》杂志社的总编谢友生。
  
      “谢总编来了。”
  
      “总编您好!”
  
      人们纷纷问候着。
  
      “谢总,我们正在讨论稿子的事呢,今天又收到了不少征文稿,我和同事们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了两篇特别优秀的好稿子,正打算拿过去让您过目呢。”张俊义站出来说道。
  
      “是吗?拿来我看看。”谢友生道。
  
      张俊义就将两篇稿子双手递过去。
  
      谢友生接在手里,就开始读。
  
      张俊义打量着总编脸上的神情,其他人也都盯着谢总编看,大家都想看看谢友生会怎么说。
  
      谢友生是《中学生作文》杂志的创办人,老资格的学生写作研究专家。
  
      谢总编先看的是冯超的作文。
  
      看到开头,他就暗暗点了点头,心说,开篇的确很老道。
  
      接着看下去,他被文中对爷爷入殓的细节描写触动了,这样的细节生动传神,鲜活而感人,将一个一生节俭吃苦耐劳的老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触动谢总编的,还是作者的叙述,淡淡的带着一股子天真自然的意趣。可他写的内容,却是让人感到震撼的。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这样不漏声色地写出自己对死亡的感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啊!
  
      谢总编被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
  
      看完了,他抬头看看周围,发现大家都在看他,便赞叹地点头:“真的是一篇难得的杰作!我认为这篇作文是咱们这届作文大赛的一个重大发现!”
  
      “哗!”
  
      人们都开始鼓起掌来。
  
      总编的评价非常高,这很难得。谢总编是个很苛刻的人,轻易不会夸人,这个大家都知道。
  
      “谢总,另一篇也很棒,不比这篇差。”小李在旁说道。
  
      “嗯,我看看。”谢总编说道。
  
      他便又低头看以“张丽香”名义写的稿子。
  
      谢总编再次为这篇文章耸然动容。
  
      又是一篇杰作,这,真的是太让人意外了。谢友生心里十分的震惊:一个初中生竟能写出如此成熟厚重的文章!?这也太妖孽了吧?他用了文章而非“作文”,是因为,他觉得这文章已经脱离了学生作文的范畴了。
  
      谢友生做学生作文杂志已经很多年了,也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这么些年下来,他见过不少的有才情天分很好的学生作文,可是,不管之前见过的那些学生的作文再怎么才华四溢,在今日他看的这两篇文章面前,都仍然显得有些幼稚,还未完全脱离习作的范畴。
  
      他觉得,自己现在手里拿的这两篇稿子,已经可以庄重地称其为“文学作品”了。
  
      一时间,谢友生心里掀起无数的感慨。
  
      “谢总编,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地方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班的学生!”张俊义在旁说道。
  
      “啊?!这两个作者,他们是一个班的学生?”谢友生瞪大眼睛去看两篇文章后面的通联。
  
      刚才他只顾着看文章,压根没留意这个细节。
  
      现在,他认真去看,发现真如张俊义所说的那样,这两个作者是同一个地方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同学。
  
      “天!这要是给媒体知道了,算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了。”谢友生说。
  
      “总编,您觉得,该怎么安排这两篇参赛文章?”张俊义问。
  
      “按照原来的计划,后天对入围的参赛作品进行最后的评奖,我会把这两篇稿子放入到入围作品中去参加最后的评奖。”谢友生说道。
  
      张俊义听了,提着的心才落了肚。
  
      他刚还在担心,这么好的两篇作文没法进入到最后的评奖流程中去。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张俊义已经做好准备,如果总编说不让这两篇稿子角逐最后的评奖阶段,他就打算向总编请求,将它们刊发在下期的杂志上去。
  
      两天后,6月14日,上午8点。
  
      《中学生作文》杂志社的会议室里,围着一张会议桌,坐了四位本省的文学名家。
  
      他们分别是:
  
      “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奖委员会主席,省作协名誉主席钟有道钟老。
  
      钟老今年六十五岁。
  
      他算得是本省文学大家,作品在全国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曾获过多项文学大奖。
  
      钟有道是上一届南河省作协的主席,已经退下来五年了。
  
      但他在省内威望很高。
  
      像《中学生作文》组织的这样一个作文大赛,能邀请到钟有道做评奖委员会主席,实属难得,也极大地提升了这个赛事的规格。
  
      评奖委员,省作协副主席李铁军。
  
      李铁军今年刚四十岁,属于少壮派作家,他写的乡土系列小说也非常有特色。
  
      评奖委员,省作协副主席张翼。
  
      张翼今年五十一岁,知名小说家,尤其擅长写作工业领域的小说作品。
  
      评奖委员,南河晚报副刊编辑王中岳。
  
      王中岳是南河晚报资深副刊编辑,他担任责编的“大河”副刊每周出刊五期,在全省影响很大,省内文学爱好者有好多都以能有作品发在“大河”副刊上为荣。
  
      王中岳本人也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才情相当了得,创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诗。
  
      就这么四个人担任本次“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终的评奖工作。==本站小说追书神器上架啦!所有小说光速追更,让书迷不在煎熬等待,不错过任何精彩章节!书虫必备!关注公众微信号zaixianxiaoshuo(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本站阅读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