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林宇通过和后勤部长以及外交部长进行了一系列的谈论之后,确定了一个针对内部瓦解芙兰共和国的方针,这样可以把芙兰共和国波兰化,让银月的军队能够免去从冬季积雪严重的阿登高地穿过低地三国进攻芙兰,也免去了银月军队大量损失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开始调动全国各地的轻重工厂,授权他们生产一款老式的半自动步n,同时把因为国防军和红军全面换装后淘汰的步n从仓库中搬了出来这些n因为更新换代太快,发到士兵手上还没怎么用过就被新式步n替代,随后被扔进了仓库,所以现在的膛线几乎都是新的,使用起来甚至和新出厂的n没什么区别。
紧接着,他们便通过原来奥斯瑞亚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脉沿线开始悄咪咪的往芙兰共和国的南部组织输血,林宇同时派遣专人前往里昂与那个被自己派遣过去的组织领导人交换了一番意见,顺便传达了一下林宇的先进指导思想,最终芙兰南部组织的内部进行了一场投票这个组织虽然是由林宇派过去的一个银月本地人作为领导者,但是他们的决策层却是不折不扣的芙兰人,所以在这么大一件事情上肯定不能一个人专权,而是要靠着他们的共同会议总之,他们投票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将在武器装备到位的三个月之内,向芙兰现政府举起反旗,解放北芙兰地区受苦的民众,停止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同时,林宇派出的联络人带回了芙兰南部组织希望银月军队出兵帮助进攻北芙兰地区的请求,而林宇当即痛快的表示可以这么做,只要他们能够确保策反马奇诺防线上的守军,而对方一听这个要求立刻派人去马奇诺防线开始做对应的工作。林宇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即保证,战后除非为了留下必要的军队帮助新芙兰政府维护治安重建城镇之外,其余的部队将分毫不取的退出芙兰的国土,而且银月也保证不会干涉芙兰的内部政治情况。
当然了,上一个林宇这么保证的国家波兰最后签下了一揽子什么协议大家也都能看到,不过鉴于目前波兰的内部情况的确如林宇保证的那样,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在回升,外加芙兰的南部组织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林宇思想的信众,所以转念一想算了,反正抱着大腿怎么都比自己努力实在,内政什么的我们也不需要,反正伟大领袖思想中可是未来世界人民大解放的,国界这种东西我们就提前放弃好了
他们的坦然思想帮了林宇一个大忙,林宇虽然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概念意义上的者,但是实际上他为了自己在民间的声望,他还是需要向民众解释自己的决策来着旷日持久的战争,虽然少但依然存在的牺牲者,虽然这种民间的意见现在还能靠对侵略者的同仇敌忾和对林宇的信仰以及林宇在民间的威信来压制住,但是一旦时间长久,这种货真价实的牺牲和经济的庞大损失所带来的伤痛会让林宇自己都不敢保证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所以,现在帮助芙兰就是在解决大陆战争,一旦布瑞特王国失去了立足之地,那么大陆上的战火就将完全熄灭,这场不像是世界大战的大战就会像是小儿科一般结束。
坦白来说,从战争爆发到现在为止,银月遭受的损失远远没有上次大战那么大,上次大战因为双方实力差不多,所以大家都在以命换命,施里芬计划大回旋般进攻芙兰首都巴黎的过程更是让小毛奇和整个银月国防军的血流干,同时芙兰也是一样的,上次大战之所以惨痛,经济损失到是次要的,关键是芙兰的一代人几乎在一场战争中流干了血。
但是这次战争呢?从布瑞特联合芙兰向银月宣战的时候到现在战争已经进行了俩月的时间了,结果作为两国同盟准备东西夹击的波兰直接被银月的闪击三板斧给搞掉了,nn还加入了人家的nn国际,银月的领土虽然没有扩张,但是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波兰现在就是个银月人能够随便进出的后花园,也就相当于银月的国土整整变大了一倍。
而在这场闪击波兰的战役中银月战死了多少人呢?经过统计,三个集团军组成的集团军群在战役中总共伤亡一万零五千人,其中包括失踪人数,死亡人数在内只占了这伤亡人数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也就是说,这一万五千人中只有两千人是战死,而剩下的一万三都是收了伤而算在里面的
这些伤者中,不得不截肢的重度伤残占了一半,而这一半人或是退役或是退出一线军队,加入二线军队或者加入预备队作为战争教官一样的职位存在,负责向新兵们提前教授如何适应战场。而剩下的一半人大部分都是轻伤,在进行治疗并休养后没几天就能再度走上战场。
而波兰方面呢?在一场为时不到一个月的战争中,他们战死了六万人,伤残更是达到十万之多,这种换血比例一比十的,可以说得上是一边倒似的战争,根本没了上次大战时n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惨烈,也没了上次大战时蹲在战壕中任由尸体腐烂传染病滋生的令人作呕,这次战争的规模也很大,投入兵力甚至更甚于上次大战,但是其作战规模损失程度,却根本没法跟上次大战相比
战地b如战地一,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而西线方面,因为有着连发式武器和新式火炮的支援,西线的守军愣是用少了对方两倍的兵力顶住了对方的进攻,从战争开始到现在自己这边只付出了不到千人的阵亡,虽然受伤的很多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受伤是可以治的啊
林宇的后勤建设理念之一就是不能把受伤和阵亡划等号,所以每当有士兵受伤,后勤野战医院的步兵战车就会立刻开上来并将伤兵后运,这在一场防守战争中让进攻方颇为被动,所以在芙兰不断地进攻付出了大约一万人战死的惨痛代价之后,他们就不再继续进攻了。
一直希望芙兰人卖命自己人坐收成果的布瑞特人一看自己家盟友开始消极避战了,只得操起n自己上,结果上了一波所带来的巨大伤亡差点让首相张伯伦把汇报书吃下去
所以西线虽然处于战争状态,但大部分情况却是两国之间的互相炮击,你白天打我晚上打,虽然说声如响雷,但是造成的伤亡却逐渐下降到了每天数个乃至每天都不存在的地步。
这次大战的规模不大主要是因为有了决定性的兵器,林宇这边的连发武器,新式战车和史无前例的战机部队都给一般的芙兰和布瑞特联军造成了巨大的心里压力,已经有很多的士兵在斯图卡那地狱咆哮一般的俯冲尖啸中不得不退居二线接受心理治疗,这种来自科技断层的压力使这场战争根本没可能发展到那种双方抄着刺刀互相厮杀的地步。
虽然银月这边还没有进攻,但是没有人怀疑,如果银月进攻的话,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击穿布瑞特芙兰联军所构建的防线,什么手撕马奇诺什么填平多佛尔什么百万澡盆渡海峡,在银月出乎意料的战争方式面前都不会成为难事。
林宇用了一场新式的战争方式告诉了全世界,一个靠超凡者决定一切,一个靠鲜血换来胜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谁掌握了未来,谁就掌握了最终的胜利。
就跟上个时空的小胡子闪击法国的方式一般,全世界没人想到原欧陆第一陆军强国法兰西在一个月就投降了
不过在这个时空,林宇要做的事情更漂亮,他要用先进的思想和超乎世界观的理念来粉碎这个世界的传统战争思维和传统政治体系,他要用政变的方式堂堂正正的跨过马奇诺防线,而不是通过让芙兰投降的方式接收马奇诺防线。
卧槽,这么长一大段对目前局势的瞎扯淡是怎么绕回到马奇诺防线的连我自己都惊讶了!
总之,林宇等候着芙兰内部的政治变动。
1936年2月17日,在双方位于低地三国地区已经对峙了接近四个月之后,芙兰内部终于发生了林宇早已预料的革命。
因为无法接受这届芙兰政府的无能和因为对战场上不断阵亡士兵的愤怒,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马奇诺防线守军从军官到士兵们首先宣布芙兰政府已经无力率领整个国家走向更好,所以将不再接受来自巴黎的命令,而在同日,芙兰南部各地瞬间爆发出了一场场民众的,他们穿着红色的夹克衫,高举着印有镰刀铁锤的旗帜,冲击了附近的军队驻地。而在那之后,原本应该维护地区稳定的部队也抛弃掉了他们的职责,加入民众,开始作为游行群众的保护者们加入游行。
英特纳雄耐尔的歌声开始在各地响起。
这个在上个时空是原自这个国家巴黎公社的歌曲,最终还是在同样的无产革命中被唱响了起来。
在nn发生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二十号,由芙兰南部各州派出的代表决定,取代原本的芙兰政府,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nn,随后他们组成了一个战时委员会,负责组建新nn的政府成员和确定新nn的国体政体。
这些东西都是在行动前都定下来的,所以在同一天,在这一切都确定下来之后,他们开始呼吁北方原芙兰政府响应民众呼声停止战争,但是他们得到的也只有原芙兰政府的劝说和拒绝而已。
在这种大前提下,南部的新nn只得对民众表示,我们丧失了最后一丝与北边政府和解的可能,我们要通过暴力的方式取代他们,夺回劳动果实,结束这场已经流了太多人的血的战争,并在未来某一天联合某个同为大陆国的国家对战争的祸源地,远在海上的那个岛屿国家发动雷霆般的打击。
他们的演说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响应,于是在之后的一天他们就正式请求伟大无产阶级的起源地银月共和国派遣部队帮助芙兰新政府进行这一场反压迫的战争。
林宇当即宣布组建nn国际将组建国际纵队帮助受压迫的芙兰人民,十个来自银月国防军的精锐装甲师和五个来自波兰共和国的步兵师以及银月的拥有者数百战机的空军联队从本国启程,走上了援助芙兰的道路。
芙兰立刻宣布开放两国间的国界,而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原本用于防范芙兰军队的守军,也放下了武器,背着没装子弹的n支走出了他们的混凝土堡垒,看着从另一侧过来的,神情略有些紧张的,同样背着n支手上没有任何武装的银月士兵们向这边走过来。
银月军中突然出来一个打着两国国旗的家伙,他反复用两国语言重复着不久前传出的停战信息,并且要求芙兰也派出一些使者,做好国际纵队跨越国界的准备。
而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在经过不长时间的商量后,派出了几名士兵走出防线,赤手空拳的在旷野上向着银月军方向走去,而银月方面也同样的出了几个人。
双方在马奇诺防线小心翼翼的走到了对方面前。紧接着,来自银月的一名士兵向略有些腼腆的芙兰士兵伸出了他的右手,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芙兰士兵也立刻反应过来,同样伸出手,和对方紧紧相握。
这一幕被随军而来的战地记者迅速抓拍下来,随后被迅速发回国内,没多久后,报纸的头版就变成了这张照片,这张黑白照片上,双方穿着不同的军服,脸上都带着紧张的笑容,而背后的坚固混凝土防线则是延伸绵延向远方。
而报社给这张照片的解释也很简单:
铸剑为犁马奇诺防线前的握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