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电磁波通信技术的点亮,给陈诺带来的改变并不亚于人类文明的一二次工业革命。
在信息素信号转换成电磁波信号后,陈诺只感到天更蓝了,地更广了,就连一片荒凉的星球在这一刻也变得有点讨人喜欢。
“主人,燃料灌注完成,全球各大遥感通信基站自检完毕!火箭可以进行点火了!”
赤道发射点,一艘高一百多米直径接近10米有着4个助推器的粗壮火箭屹立在荒原之中。
在小A的控制下生产号的液氢液氧灌输完成,布置在全球各个地方的遥感通信基站也自检完成,这个星球上的第一次航天事件,陈诺的第一艘航天火箭可以正式进行点火了。
可以点火了吗......
陈诺眼神颤抖了下,看着前方一个为了满足内心仪式感特别制造的点火按钮,眼神很是复杂。
等这一天,他等了百年,奔波忙碌研究了百年才算把所有前置技术完善,制造出这一艘航天火箭。
“小A,来个倒计时吧。”
十,九,八,七......由生物薄膜结合发电1号细胞制作成的生物喇叭响起了倒计时声音。
在倒计时三秒时,陈诺身躯就开始弯曲绷紧,当倒计时一秒的声音落下,肥溜溜的虫身猛地一个弹射跳跃,伴随着点火号令踩砸在点火按钮,把它重重的按了下去。
轰隆隆!
宛如闷雷声般的在发射点区域响起,航天1号火箭喷嘴喷射出大量的火焰和滚滚白色水雾,发动机输出澎湃的推力,推动着火箭在缓缓升空......
滴。
1号区域检测到火箭轨迹,遥感信号正常。
2号区域检测到火箭轨迹,遥感信号正常,航线正常!
3号区域检测到火箭轨迹,遥感信号正常,航线正常......
除了紧急救援支援,一般的航天为了能量效率航线都不会人们观念中的垂直往上飞,而是沿着一定的轨道攀升。
因为任何引力方向上的加速都需要先耗费一部分能量来克服引力,然后剩下的才是用来加速。
这样航天器从地面进入太空,一般是先垂直起飞,以最短路径突破地面稠密空气的高阻力环境,然后再变幻轨道沿着引力轨迹把所有推进能量垂直于引力方向。
这一个方法是最优最节省燃料的,这个飞行轨迹在人类航天上也被称为霍曼转移。
“小A,模拟计算中这次采用低速航天的方式,大概能有多少物质运输到近地轨道?”
看着一个个电磁波遥感信号的反馈,确定火箭状态良好不会发生轰然爆发的情况后,陈诺问起了这艘航天火箭的运载能力。
“798.6吨!”小A给出一个精准的回答。
航天1号的外形是在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土星五号的基础上改进的,但陈诺采用了不分级不抛弃,结合低速航天的方式,最终能够送入星球近地轨道的质量是土星五号的7倍多。
所谓的低速航天,指的是持续性加速一直进入星球近地轨道环绕或者逃逸离开星球的一种技术。
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千米每秒,指的是你到达这个速度就能直接摆脱引力束缚,这不代表一定要达到或者超过这个速度才能逃离地球。
除了达到逃逸速度外,另一个办法那就是离开星球的引力场范围。
如果航天器燃料足够你进行持续性的加速移动,最后你还是能脱离星球的引力。
比如太阳系逃逸速度是16.7千米每秒,如果你有太空行走的能力,你寿命也足够长可以支撑你一直走,那走个若干年你也能走出太阳系,用你步行5公里每小时的走出太阳系。
现在陈诺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这是最经济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因为他只需要物质不需要设备,他只需要保证最大程度的把更多的物质送入太空。
火箭在飞行液氢液氧也在不断被消耗,内部燃料仓开始空出大量的空间,航天火箭就会进行自我收缩减少体积并维持内部结构的受力平衡。
同时助推器也不会分离抛弃,而是到了大气稀薄出没有了空气阻力把它们吸收“吃”掉。
这样最终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台庞大的主火箭发动机和若干已经收缩成一体的物质元素。
火箭主体不分级,把助推器吃掉,采用低速航天而不是高速突破达到逃逸速度,这才成就了一艘航天1号把近800吨物质运载送入近地轨道的航天奇迹。
大量的信息素在陈诺周围荡漾,这是航天1号的光学探测器,磁场探测器,火箭上的感应器等获取到的数据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再经由转换形成的信息素。
陈诺读取了这些信息素的信息,苍茫的空间中一艘喷射着火焰已经把推进器吃了,自身体型还在不断缩小的火箭正在变化着轨道,在准备正式进入太空轨道。
下面是一个浩瀚却又渺小的黑色点缀了几块白色板块的星球,黑是地面背景,是覆盖全球的能量苔藓颜色,白是水雾云朵,这个星球径流稀少看不到地球那朦胧如幻笼罩一大片的云彩。
星球之外,一片浩瀚的宇宙太空景观通过信息素映入陈诺的脑海中,在光学探测器多次滤镜和变焦下,除了外星系的星点,一副清晰的星系画面也一并出现在陈诺的脑海中。
“如果谁跟我说这个星系不是星系初期,那我把这颗恒星吃了!”
看着在黑暗空间中穿梭的大小陨石和尘埃,陈诺用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喊了一声。
“该不会老子真的是实验品吧?一个还是诞生初期的星系居然冒出了一个我,难道是哪个外星人路过这里闲得无聊扔下的?”
分辨一个星系所处的寿命阶段,除了有技术含量的分析光谱,分析元素衰变情况,粗糙的办法那就是看星系空间的陨石尘埃密度。
一个星系诞生之初,恒星无疑是最先诞生的,恒星边角料形成星球,星球的边角料形成卫星,而在星球之间的轨道还有大量物质则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和星际尘埃。
随时间的推移,这些陨石和星际尘埃在引力战争中,少部分会被星球捕获形成一颗颗流星或者陨石加入星球怀抱,或者被太阳引力捕获如飞蛾爱上火一样奔向爱的光芒,然后还剩下大多数陨石和尘埃就会被驱逐到星系外围形成柯伊伯带。
所以衡量一个星系诞生时间粗略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看星系空间内的陨石和尘埃的密度。
毫无疑问现在摆在陈诺眼前的是一个陨石和尘埃密度超过太阳系几个数量级的星系,这样的星系面貌一般只会在星系诞生没多久的时候还存在。
当然这个没多久指的是相对宇宙天体的寿命,单位是用亿年计算。
“看来上帝和我还是有亲戚关系的,这么多陨石在星系内穿梭这些年来都没有一颗大家伙陨石被这颗星球的引力捕获,不然恐怕我就跟恐龙那样打出G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