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光着屁股回隋末 / 第十六章王琮来犯

第十六章王琮来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高云龙的三大榜文一出,河间郡守王琮大为震怒,饶阳虽是小县,但也是河间郡所属一县,王琮身为一郡之长,守土有责,自然容不得高云龙在自己的治下搅风搅雨,初,王琮打算立刻出兵剿灭高云龙,怎奈上谷魏刀儿掠边,不得不紧守城池,不敢稍动,传文太仆卿杨义臣,请求杨义臣发兵剿灭高云龙。杨义臣看过高云龙的三大公告后,也认为高云龙此人心志不小,必须趁其羽翼未丰之时加以剿除,便同意了河间郡丞王琮的请求,正准备发兵剿灭高云龙之时,却发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
  杨义臣消灭河北山东最大的两股起义军张金称和高士达之后,上报朝廷说是平贼数十万,要求朝廷为有功之士加以犒赏,然而杨义臣等来的不是嘉奖令而是命令他交出兵权,就地解散手下各部兵马的诏书。
  事情是这样的,隋炀帝杨广有个好大喜功的毛病,非常不愿意听坏消息,他手下群臣就迎合圣意,绝对不向他报告各地起义军蜂起的消息。如果有地方求救的告急文书,掌管文书的大臣虞世基就会尽量把文书压下来不让杨广看到,如果实在压不下来,就禀告说某地有些鼠窃狗盗,骚扰地方,郡县正在围追堵截,不日即可消灭,陛下不用担心。周围所有人都如此说,杨广也就如沐春风,自以为尚是太平盛世。这次杨义臣消灭河北山东最大的两股起义军张金称和高士达,战功极大,上报时说是平贼数十万。杨广大为怀疑,这天下一片太平,哪里出来数十万反贼?你杨义臣不是虚报战功吧?虞世基乘机进谗言说,杨部都是杨的子弟兵,兵力又多,战斗力又强,只怕以后会成为祸根。杨广深以为然,即刻下旨将杨部就地解散。可怜大将杨义臣出生入死,最后得来这么个奖赏!历代统治者共有的毛病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外面明明还在鸟飞兔走,杨义臣就先一步被处理了,这在历史上也算奇闻,有这样的皇帝和这样的大臣,隋朝想不亡都难——只是便宜了高云龙。
  高云龙在无知无觉中躲过了一次大难,倘若杨义臣没被解职的话,别说全军而至,哪怕只是一支二、三千人马的偏师都不是立足未稳的高云龙所能对抗得了的,若是真的如此,高云龙除了再次狼狈流窜之外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高云龙来自后世的军旅,自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也很想建立一支强悍的谍报队伍,只是此时的高云龙一来没有人手,二来没有财力,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而已,当然,高云龙也做了些尝试,成立了一个军情处,由宋正书暂时统管,人员也就只有几个,试探着先将架子搭起来,主要的情报收集工作还是依靠宋正书在官场上的一些故旧而已。高云龙原本对这军情局并没有太重视,毕竟财力、人力都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机构,但就是这么个小机构却给高云龙送来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河间郡守王琮亲自调集五千余兵马前来攻打饶阳城。
  大业十二年十月,纵兵南下掠夺的魏刀儿部在河间郡守王琮坚壁清野,严防死守下,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粮草已尽,不得不退兵而回。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河间郡守王琮调集五县郡兵总计五千余人马,亲自挂帅征讨高云龙。王琮此次调集的五县兵马分别是安平、乐寿、肃宁、高阳、任丘五个县的郡兵,其中,肃宁、高阳两县的郡兵已经到河间会合,此路兵马共有马步军3000余人,安平与任丘合兵一路共有马步军1000余人由任丘城丞杨天明统帅,乐寿之兵800余人由乐寿城丞王彦统帅,分三路进剿饶阳。
  饶阳城城守府,一个不小的沙盘放置在地上,这沙盘正是高云龙根据河间郡地图所制作的,沙盘上标明了河间郡的主要标的:武垣、乐寿、文安、束城、景城、高阳等十三个县,以及山川、河流,虽谈不上精确,但也算是直观。高云龙、宋正书、林德凯三人正围在这沙盘边上讨论着军情——此时距离高云龙训练新军不到一个月,部队还没有形成战斗力,正面打yezhan根本不是隋军的对手,而饶阳城墙残破、矮小不利于坚守,一旦被围就是自陷死地,这守又守不住,打又打不过,宋正书与林德凯议论了半天都没拿出个主意。
  高云龙皱着眉头听着宋正书与林德凯的议论,自己则陷入了沉思中:饶阳城虽小,但却是自己目前唯一的立足之地,那是万万不能丢弃的,一旦失去了根据地,自己手下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队伍只怕会风liu云散,难不成自己去当流寇?可自己拿什么来守城?火yao炸弹?那玩艺儿固然是好,可惜现在也只造出了不多的几十个,根本无法指望得上。这战打是一定要打的,可该如何打?自己就这么点家底一旦打没了要想再次翻本可就难了,妈的,这战还真是不好打。打埋伏?他妈的,这平原上根本没有险要之地可供自己打埋伏,游击战?没有群众基础打个屁游击!
  高云龙仔细地看着地上的沙盘,心中一动,计上心来,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宋、林二人,二人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也只得依高云龙的计划行事。宋正书与林德凯分头行事去了,高云龙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感叹手中无人可用——宋正书在民治方面能力出众,但军事上并不在行,林德凯虽能带兵,但也就是个中级军官的材料,并不是大将之才。而高云龙自己其实也没有统帅过大军,尽管读过不少的军事理论,但所知道的都是仅仅只是理论而已,毕竟他在后世时也不过是个上士,此时面对着王琮大军的压力,高云龙心中也暗自揣揣,但事已至此,高云龙也只有搏一把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