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光着屁股回隋末 / 第十四章失败的赚钱大计

第十四章失败的赚钱大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高云龙领着张火水与两个军士到城外的滹沱河转了一圈,挖回了不少的石英砂,又取回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木桶和一只大号铁锅,笑呵呵地回到了城守府,接着又让张火水去扛来一桶米酒,开始了他的赚钱大计。
  高云龙领着一群士兵在城守府的后院中忙乎了一整天,总算是搞出了一小桶的高度酒,再与普通米酒勾兑了数十次,勉强算是整出了一种口味还不错、度数大约在45度左右的酒来,高云龙得意地将此酒命名为饶阳大曲,至于玻璃嘛,倒是烧出了不少,只是高云龙等人吹玻璃的水平实在是有限,只整出了几只不怎么规整的、样子还有些怪异的绿瓶子,样子虽然难看了些,但也属于划时代的产物了。
  高云龙得意洋洋地将宋正书请到了后院,将饶阳大曲和绿瓶子呈现在宋正书面前,笑呵呵地说道:“宋先生,这两样东西可能换得钱来?”宋正书并不是行商之人,对这两样东西虽也感到好奇,但却拿不定其价值所在,沉吟了一下道:“酒虽好,但也需要粮食酿造,如今兵荒马乱,流民四起,粮食不足,这酿酒一事怕是无法持续,至于这瓶子倒也有些稀奇,但下官也不知其能否换得钱来。”
  高云龙怔了一下,随即又笑着说道:“宋先生所言极是,这酒只能是少量酿造,但咱们独家经营,倒也能产些银子,至于这绿瓶子嘛,不如宋先生与某同去桑家走一趟,看桑家能否接下这个买卖?”
  桑家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小世家,虽也通过行商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却没有什么地位,上一次张金称打破饶阳城时,桑家提前撤出了饶阳城,躲避到了河间郡的治所和间城中,人、财均无太大的损失。此次高云龙来得极快,短短半个时辰不到便攻陷了饶阳,桑家老少都来不及逃离,正在府中担心乱兵上门抢劫,此时桑家家主桑和文听说高云龙与宋正书来访,以为这两位豪强要上门索要财物,吓得不轻,诚惶诚恐地将高、宋二人迎进了客厅,分宾主坐定之后,桑和文紧张得直打哆嗦,高云龙哈哈一笑道:“久闻桑公乃是经商的积年老手,我等二人此次冒昧上门,是有些事情想与桑公打个商量。”
  桑文和声音微颤地说道:“老朽虽行商多年,然所余并不多,但凡大军所需粮草,老朽定会鼎力相助,不知二位上官需要多少银两,还请明示,老朽也好有个准备。”
  高云龙随手将一个黑木匣子递给桑文和笑道:“桑公误会了,某此次前来乃是想请桑公为几样新奇之物估个价,看能否有个销路,前景如何?”
  黑幕匣子中有着一个绿玻璃瓶子,瓶中装着高云龙发明的饶阳大曲,另外还有一串玻璃手镯乃是军中一位原本是首饰匠的弟兄花了一天的时间打磨出来的。桑文和打开黑木匣子,轻轻拿起玻璃手镯,就着阳光看了半天,却没有吭声,接着又拿起了瓶口塞着木塞得玻璃酒瓶,仔细地看了一阵,又摇了摇瓶子,正有些疑惑之时,高云龙开口说道:“桑公,这瓶子里是酒,桑公品尝一下,鉴定一下。”
  桑文和闻言拔开了软木塞,先是闻了闻,接着又浅尝了一小口,细细地品味了一番,末了道了声:“好酒,此酒闻着极香,口感也好,是好酒,老夫从没喝过此等好酒。”
  高云龙一听此言,心情大悦,哈哈大笑道:“桑公,这首饰与酒该值几何?销路如何?”
  “老朽虽不通首饰行,但也知道这手镯价值连城,这酒也是如此,至于销路如何老朽没做过此等生意不敢下定论。”
  “哦?那在下若是有意将这两样东西交与桑公独家经营,不知桑公意下如何?”
  桑文和脸色变幻了数次,最后幽幽地说道:“多谢高大人的抬爱,只是这兵荒马乱的,老朽已经不再从商了,只能对高大人说抱歉了。”
  桑文和既然已开口回绝了邀请,高云龙也不想多待,随意地聊了一阵之后便与宋正书一同告辞而去,桑文和客客气气地将高、宋二人送到门口,同时提出自己愿意捐赠二百石大米作为军粮,高云龙知道这些世家都极为富有,也没推辞,笑纳了,与宋正书一道回城守府去了。桑文和送走了二人刚走入大堂,一个中年人从后堂走了出来,口中叫道:“爹,这两样都是好东西,这送上门来的好买卖,爹怎地推了出去?”这中年人正是桑文和的大儿子桑玉冲。
  桑文和叹了口气道:“冲儿,为父当然知道这两样都是好东西,但谁知道那个高云龙是个怎样的人,会不会就此吃下我桑家的所有产业,再说这姓高的能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还是个问题,若是我桑家就此接手这两件买卖,岂不是从此与这姓高的捆在了一起,万一这姓高的完了,岂不是要我桑家陪葬?冲儿,你也不小了,遇事要多动动脑筋才是啊。”
  且说高云龙回到了城守府,心中憋着一肚子的火——千辛万苦整出来的酒和玻璃,却无处销售,这简直就是面对着宝山叫穷,憋气得很。高云龙恨不得自己去开店,但也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一来没那个精力,二来也没那个经验,事到如今也只好将自己的赚钱大计先搁置在一边,与宋正书商量了许久,将自己所有的筹码都小心地盘算了一番,总算是拿出了个章程:
  一、招贤公告必须发出,这是一种姿态,表明自己一方重视读书人,虽然以高云龙目前的实力,基本上不会有读书人前来投靠,但这种姿态还是要先摆明的,等将来实力大了,自然会有人投奔上门的。
  二、募兵公告也必须发出,没兵就没有实力,但高云龙与宋正书反复计算了数遍之后,发现以目前的家底最多只能养得起1000名士兵,再多的话就得降低士兵的各种待遇,而这还是将安家费降低到一两银子,军饷降低到一钱银子的结果,宋正书倒是提出不给安家费,能多招不少士兵,但高云龙反复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这安家费必须给,这样才能使士兵没有后顾之忧,专心训练,毕竟高云龙要的是精兵。
  三、军规,高云龙将二战时期德军的军规,修改了一番,去掉了与这时代不符的一些内容,由宋正书整理了一番便成了高云龙军队的军规。
  四,召集匠户的告示,主要征召木匠与铁匠,人数先定为百人,不给安家费,但工钱与士兵的待遇相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