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唐朝某位节度使都虞侯撰写的《太阴经》时,兵家们对于战争的理论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不仅仅是战场态势、战争地形、诸兵势的解说,还有对攻城、军事建筑、军阵变化,甚各种外伤药方、檄文祭文、天象气候……都多有。
如何利用一切能够动用的资源来障自军力不损失,如何借用怪力乱神来提高军队士气……
这诸种种,都预着战争学这门课在不停发展,而《李卫公问对》那样简单句就能轻易概括的。
不知过了多久,曹玮将中的书卷下,转头望向讲坛道:“敢问晏大夫和这位柳参军,二位觉得,当天下之兵书,哪部最为上乘?”
晏殊答道:“古之兵书,当属《孙子》,短短言已道尽兵家之秘;其次《吴子》,其练兵之法精妙无比。武庙之祀中尝以太公为尊,其余皆不足与二者并立。”
说起“武庙十哲”,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十年率给姜子牙立庙,旁边配享的是军师张良,到了他儿子唐肃宗李亨快要平定之乱时给补齐了十个人。
其中以齐太公姜子牙为尊,两边配享的分是:“孙武、吴起、司马穰苴、起、乐毅、韩、张良、诸葛亮、李靖、李勣。”
这十个人之所以能立祀,考的主要是兵法,作为兵家导想的代表人物。
只是李亨下的官员翻遍了书也找不齐十个著作过兵书的人,翻来翻去也只找到个,这个人是孙武、吴起、司马穰苴、韩、张良、诸葛亮、李靖。
而乐毅、起、李勣,这三人是没有兵法传的。
选中起是因为起传写过兵法,只是失传了,但书张良跟韩考进了作品中,还贴心地排了个次。
就为了这个事,当时有官员向李亨提出起不副实,建议让郭子仪而代之。
郭子仪之所以人推崇,也是因为他好为人师的尿性,在之乱时但凡逮着一个有资质的士兵就抓过来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