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一壶烧酒聊先秦 / 第80节

第80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日期:2022-11-3008:51:29
  (续上)
  如果真的以抛弃族人为仁爱,那笔者真的不敢赞同他的做法,这其实是一个领袖没有担当的表现。
  于是古公亶甫带着他的家人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最后选择在了岐山西面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定居了下来。
  现在我们查看地图,宝鸡到咸阳也就一百五十多公里,古公亶甫这次也算是回到了族群的发源地,后稷的有邰氏故地范围。
  相比较古公亶甫的懦弱,豳地族人却要勇敢得多,他们认为古公亶甫仁爱,于是果断放弃经营多年的豳城,逃脱戎狄的封锁,扶老携幼,一路追随古公亶甫而来,最终都到了周原。
  此时的古公亶甫应该是羞愧和感动的,自己抛弃了子民,但是子民却没有抛弃他。
  所以古公亶甫发誓这次一定好好对待跟随他的豳地子民,以周原为新的立身之地,建国周国,从此才真正有了“周”这个名字。
  自此豳人可以自豪的改称“周人”了,他们的优秀后人代表周武王,带领勇往直前的周人推翻了商纣的残暴统治,从而建立了近八百年之久的大周天下。
  
  周统治中心与夏、商末代都城位置图
  日期:2022-11-3010:16:06
  (续上)
  通常认为“周”的来历,是由于居于周原而得名,但甲骨卦辞却向我们揭示,实际情况可能远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在武丁时期的甲骨卦辞中,经常会出现“周”这样的字眼,如此看来,早在商朝中后期,也就是古公亶父祖父这辈时,已经出现“周国”了,若此周国便是后稷后人建立之国,那么“周”并非来自周原,而周原可能来自于“周”。
  上个世纪,考古发现了一件西周青铜簋,上面的铭文是这样的:“周生作楷妘媅媵簋,其孙孙子子永宝用。(落款为族徽‘周’)”
  
  在这其中,最后落款的族徽是“周”字,但在周字左右两边各飘出一条垂丝,与姬周不用族徽的表达习惯大不相同。
  对此,李学勤、张懋镕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这是妘姓周氏嫁女于楷国的媵器。也就是说,周氏族群中,既有姬姓,也有妘姓。
  如此说来,甲骨文中武丁时期攻伐的周方国,并非姬姓周方国,而最可能是妘姓周方国。
  至于妘周灭亡原因,甲骨文虽未提及,但无外乎商灭之或古公亶甫灭之两种说法。而结合史料来看,极有可能是位居周原之地的妘姓周国,被外来的豳人所灭,后豳人依然以“周”称其国,而原妘姓周人融入到了姬姓周人之中。
  那“周”为何意呢?实际上我们可以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探究一二。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周”字)
  在甲骨文、金文当中,“周”字的写法已经非常形象,完全可以望文生义。
  在甲骨文当中,周字的写法分为两种:第一种写法的周字,它的特点就是边缘是不整齐的;第二种写法的周字是方方正正的,但不管怎么说,一眼便知是在田中间种禾苗的意思。
  金文中周字跟甲骨文中的区别,便是下面加了个“口”字,寓意种庄稼的目的是什么呢,养家糊口呗,也就是强调“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这就是“周”字的初意。
  实际上,以“周”为国号,非常契合周人尚农的思想,要让笔者来定国号,也一定会选“周”字。
  日期:2022-11-3016:56:22
  (续上)
  言归正传,再说有了新国号的周人。
  要生存发展就要先有居住的地方,于是古公亶甫率领族人大力营造都城“西岐城”,在城内广建筑民舍,让民众从此定居下来;之后他让民众彻底废除戎狄的风俗,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礼仪制度,使民众懂礼用礼;而后又设立各种官职,让他们处理国中事务,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按《吴越春秋》记载,古公亶甫在周原“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可见其发展之快。
  小有规模之后,古公亶甫认为当务之急便是取得中央政权的认可,毕竟周国此前一直是西域小国,无名无分,如今靠近中原正统了,如果不及时表明对中央的服从,万一怪罪下来,自己辛苦创建的基业很可能因此功亏一篑,这如何承担的起?
  于是他赶紧带上贡品前往了商朝当时的行政中心朝歌,面见当时的天子武乙。
  
  说实话武乙此时的统治是不得民心的,诸侯多有悖逆,然而周国却在这时主动亲好,这让武乙很欣慰,当即承认周的合法性,并将周原之地正式册封给了古公亶甫。
  自此周不再是让人瞧不起的外来户,而一跃成为了有“名分”的诸侯国。
  《诗经·大雅》中有《緜(mián)》一诗,其实就是周人为纪念先祖古公亶甫开疆创业的事迹而作。
  因篇幅过长,这里不全文引用,但其中有个小知识点还是要说一说,那就是“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句,“水浒”这个词就来自这里,意思是“河岸”,隐含有“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这想必也是施耐庵为他的小说取名《水浒传》的原因了。
  日期:2022-11-3019:03:26
  第十四章商衰周兴(4孝顺的老大老二)
  古公亶甫共有三子,长子太伯(又称泰伯)、次子虞仲(又称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不少,其长子便是姬昌,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周文王”。
  姬昌儿时就异常聪慧,《史记》和《吴越春秋》的说法就是“有圣瑞”,于是深受古公亶甫宠爱和推崇。
  
  举个例子,古公亶甫有一次就当着自己所有儿子和大臣们的面感慨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的话,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
  这话不知道是古公亶甫故意说给别人听的,还是真的有感而发,总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个人就显得不是那么自在了。
  这个人就是古公亶甫的长子太伯。
  周人的传位方式,到此时估计已经开始执行嫡长子继承制了,这实际上也是在吸取了商朝“兄终弟及”这个祸乱根源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固化下来的。
  古公亶甫这话的意思明显是打算传位给姬昌,那么问题来了,要传姬昌那就必须先传季历,而季历此时最小,前面还有两个哥哥,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况且太伯是嫡长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难道还能像商朝一样,搞个“兄终弟及”,最后让下一代争个你死我活?如此这般,国家不就乱了?
  太伯是个明白人,他自然知道商朝动乱的根源,同时他又是个孝子,在他心中权力和孝道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于是他主动去找父亲,提出让位于季历的想法。
  古公亶甫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老大对自己的话上心了。
  实际上,就算太伯和虞仲都同意让位,古公亶甫也不能答应。原因很简单,若是继承方式在自己这带头破坏,那日后子孙竞相效仿,岂不因夺权而大打出手,到时不等亡国才怪。
  
  所以一方面古公亶甫欣慰于太伯的心胸,同时又坚决不同意他的让位。
  日期:2022-11-3020:25:05
  (续上)
  虽然没有同意,但太伯看得出来,父亲确实更看好姬昌,只是在自己面前张不开嘴。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古公亶甫因为这事竟然忧郁过度,最后甚至都病倒了。
  太伯觉得自己太不孝了,整件事的关键就在自己,如果自己不做出明确表态,父亲心病不解,身体上的病也就好不了。
  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为了大周日后的繁荣昌盛,太伯狠狠心,打算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以此来给小弟弟即位扫除障碍。
  但是他心中还有一个顾虑,这个顾虑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二弟虞仲。
  自己走了,如果虞仲不走,自然国家也不会传入季历手中,于是太伯便去做虞仲的工作,希望他跟随自己离开周原。
  虞仲自然明事理,见大哥为了国家安定和长久发展,可以舍弃一国之君的位置,自己又有什么舍不得呢?
  于是两个人商量过后,以为父亲寻药为由,偷偷离开了周原。
  那么往哪儿去呢?
  两个人思前想后,决定走得越远越好,周原在西部,那就往东部走,直到没有人能找到自己为止。
  于是两人长途跋涉,一路向东南方向走了下去,直到有一天来到了海边。
  已经没有路了,两个人决定就在这里住下来。
  此处是江南的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市梅村),民俗还未开化,周围的人群还从事着原始的捕猎、打鱼等生活方式。
  为了防止父亲派人来找他们,两人按照当地的习俗剪短了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穿上原始民族的服装,以此表示自己遵从了当地民俗,加入了其中,已不能再继承大周国位了。
  由此看来,太伯和虞仲可以说是文身行业的鼻祖,那些现在的文身店应该供奉他俩的神像才对。
  对于这两个外地人的到来,梅里当地人感觉很好奇,虽然他们跟自己一样的装扮,但是他们的习俗却完全不一样,相比较当地人以捕鱼为生,这两个人则更喜欢农耕。
  太伯和虞仲到来梅里后也发现,这里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宜耕种,于是他们发挥了善耕种的特长,开始种起了作物。
  果然,农作物生长很快,特别是水稻,一年下来竟然能收获两季,这让太伯和虞仲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
  相比较鱼虾,水稻更加能填饱肚子,吃过之后一天不饿,这让梅里当地人羡慕坏了,没事就到他们俩这来蹭饭吃。
  太伯和虞仲也不吝惜,不仅给他们食物,还教他们种植技术,让他们自食其力。
  梅里人勤劳善学,所以大批的百姓都来跟从他们学种地。太伯和虞仲也没闲着,他们在教他们耕种的同时,又用礼乐来教化他们,让他们逐步脱离蛮夷。
  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太伯和虞仲最终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吴国作为一个国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