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英语:Philosophicalzombie,或称p-zombie),又译哲学丧尸,是精神哲学上的假设存在物。假设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人,外观与物理组成都与一般人类无异,但是他没有意识经验、感质或感情。举例而言,在撞上尖锐物品时,在外在上与一般正常人类相同,可以看到他的皮肤出现伤口,测量他的神经讯号,也可以测量到疼痛讯号的出现,会出现疼痛的表情,发出叫声,会向其他人表示自己正在疼痛。但是他的内在心灵中,没有疼痛的意识。
是一种思想实验,用来验证哲学的前提是否可靠。利用存在为前提,建立的论证,也被称为殭尸论证(zombiearguments),常被用来反驳物理主义(Physicalism),包括唯物主义、行为主义与功能主义者提出的论点。
概要
并不适用于下列内容。
缺乏罪恶感、冷酷等代表人类个性的词。
精神病学中用于代称精神病的词。
为了避免讨论混乱,有下列两种区别。
行为殭尸(BehavioralZombie)
从外部行为无法与一般人类区别的殭尸,但若进行解剖可能得以分辨与人类的差异。举例而言,科幻电影中以「机械没有意识经验」为前提看待彷生人,就符合行为殭尸的定义。
(NeurologicalZombie)
包含脑神经细胞的状态等,一切能够观测的物理组成都无法与一般人类区别的殭尸。
这个词被定义为「虽然看起来与一般人类无异,却不拥有内部经验(意识与感受性)的人类」的假设存在物,是精神哲学上的假设、一种讨论的道具。哲学家中大都不相信实际存在,而是与「可能存在吗」、「我们为什麽不是」等等其他精神哲学问题一起讨论。
反之假设「真的存在」,即使长年与相处也没有人能将之与一般人类区别出来。会与一般人类同样的笑、同样的愤怒、同样热情的讨论精神哲学。就算从物理、化学、电流反应看来也都与一般人类无异。要是能够区别就不是,而是行为殭尸。
若要说与一般人类唯一的差异,那就是没有那些时候对「快乐」、「愤怒」以及对讨论「恼怒」的意识。完全没有「意识(感受性)」这一点。对而言,这些全都只是物理化学上的反应集合体。
殭尸论证
殭尸论证(zombieargument)或称可能性论证(ConceivabilityArgument)是指下列批判物理主义形式的论证。[1]
我们的世界中有意识体验。
存在有物理层面与我们的世界相同,并且能够肯定意识的部分无法成立,理论上可能的世界。
而肯定意识的部分并不等同于肯定物理层面的部分,这对我们的世界而言是确切的事实。
因此唯物论不成立。
关于各个阶段的说明
1.我们的世界中有意识体验。
主张被称为意识、感质、经验或感情的这些东西是「存在的」。
2.存在有物理层面与我们的世界相同,并且能够肯定意识的部分无法成立,理论上可能的世界。
现代物理学主张意识、感质、经验、感情全部欠缺的世界是可能的。这个只存在的世界就称为殭尸世界。
3.而肯定意识的事实并不等同于肯定物理层面的事实,这对我们的世界而言是确切的事实。
虽然殭尸世界欠缺,但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拥有意识、感质、经验、感情是事实。而现在的物理法则并不包含这些。
4.因此唯物论不成立。
从上述几点看来,以现在的物理法则、物理量能够解释一切这件事是错的。
历史
与殭尸论证相似类型的讨论,也就是无法找出「意识体验」与「物质型态和动作」间的合理连结这种类型的议论,在过去也以各种形式被探讨。随着历史演变这些议论也跟着精简,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例子。
莱布尼兹的风车小屋思考实验
17世纪德国哲学家哥特佛莱德·莱布尼兹所着的『单子论』中,风车小屋(windmill)能够证实下述论证[2]。
假设有让机械能够思考、感觉、知觉的机关。将这个机关整体以相同比例扩大,放进风车小屋裏。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去机械内部寻找后见到的,也只会是机械一部分各自运作的景象,绝对找不到能够解释表象的一切物品。
—莱布尼兹『单子论』(1714年)
使用的词略为古老,但表象这个词是与现代所使用的「意识」对应。从这个风车议论中,莱布尼兹把单子(莱布尼兹假定存在,且无法再分割的世界最小构成要素)内部性质放在表象的位置上。
罗素的世界的因果骨架
20世纪前半,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以『物质分析(AnalysisofMatter)』(1927年)为中心在许多着作中展开议论时,也能看见同样的讨论。罗素在分析物理学究竟是什麽时认为,物理学能够处理对象与对象之间拥有什麽样的关係,但无法处理拥有这种关係的对象的内在性质,用物理学世界来记述外型的东西则作为「世界的因果骨架(CausalSkeletonoftheWorld)」处理。
物理学是很数学的。但那并不是因为我们非常明白物理性的世界,而是因为我们只知道皮毛-我们所知的只有世界拥有数学性质。物理世界只有关于时空构造裏的抽象特徵为人所知-这些特徵还不足以表现,心灵世界中内在特徵究竟有或没有什麽不同。
—伯特兰·罗素『Humanknowledge:It'sScopeandLimits』(1948年)
除非我们直接经历过的内心现象,在物理现象中关于内在性质的部分,我们一无所知。
—伯特兰·罗素『MindandMatter』(1956年)
克里普克的模态逻辑
1970年代,哲学家索尔·阿伦·克里普克用模态(modality)这个概念延续出模态逻辑(modalargument)。这个论点与其说是直觉的更应该说是相当技巧的,但在可能世界架构中的固定指示词(rigiddesignator)间说明同一律必须以必然的东西为前提,来反驳神经现象与痛苦代表我们拥有的内心感觉间的同一律证明(所谓的身心同一论)。这个论证在克里普克讲义录『命名与必然性』中有详细的讨论。克里普克在这本书的最终章将论证结果以下述寓言故事来表现。[3][4]
假设神创造了世界,并且完全定义这个世界中存在什麽种类的粒子、粒子间又如何相互作用。那麽神的工作这样就结束了吗?不,还没有。神还有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是定义在某种状态下伴有的某种感觉。
其他
感质反转、玛莉房间、中文房间等思考实验也探讨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