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有一条沧龙分身 / 第二十四章 白浪屿

第二十四章 白浪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狄青和阿苗两人从没来过鹭岛。
  有关这座海边名城的风情,两人只在网上看过旅游视频和风景图片,现在有机会亲身游览,都不免有些兴奋。
  阿苗双手扶着船舷栏杆,踮起脚尖看着远处的岛屿,叽叽喳喳说着网上看到的消息,一会向狄青科普起鹭岛这个名字的来历,一会又计划着要去出名的美食店探店。
  特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南普陀素食坊,和近几年兴起的湾岛夜市美食街两个地方,更是列为了必去的地点。
  狄青虽然对美食兴趣一般,但看到阿苗这么开心,他也不由的有了几分期待。
  钓船一路劈波斩浪,不一会驶入了鹭岛内湾,狄青在本岛附近的鼓浪屿找了个泊位,停好了钓艇,便与阿苗一起上了渡轮。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阿苗拉着狄青跑遍了整个鹭岛的大街小巷,南普陀的香泥藏珍,人来人往的湾岛夜市,还有路边苍蝇小馆中的姜母鸭,鹭岛薄饼,烧肉粽...
  两天一夜的美食之旅过去,回到钓船上的两人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鹭岛的美食也吃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出发去白浪屿看看了。
  在港口补充好了油料净水,又买了一些蔬菜水果,一切准备就绪后,两人驾驶着青苗号在黄昏的时候离开了鹭岛,顺着海岸线一路北上。
  因为黄须鱼的习性,想要捕到它们,夜航是必需的前提条件。
  黄须鱼是一种很奇特的鱼类,它们是海洋中最有时间观念的鱼类之一,一般只在晚上10点到1点30分这段时间内捕食,其他时间都藏在海底泥沙洞穴中休眠。
  出洞的时间不会相差一秒,回巢也是如此准时。
  它们的外形看起来有点像海鳗,长条状的鱼身披着一层细密的黄鳞,背部有三条黑色条纹,鱼唇两边各有一条几乎与身体等长的嫩黄鱼须,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黄须鱼的体型比海鳗要小很多,目前为止人类捕到的最大纪录,出水重量是671克,除去粘液海水,实际重量只有600克左右,而一般的黄须鱼只能长到350-400克,连一斤重量都没有。
  这种鱼的出售方式是按克计算,一克的市场售价在两万五千元左右,几乎是黄金的100倍,但实际交易一般都会溢价30%以上。
  也就是说,只要捕到一条一般大小的,就能进账上一千万,而且还有价无市。
  从古至今就没有渔夫能抵抗这种价格,经过持续上千年的疯狂捕捞,黄须鱼如今已在沿海一带绝迹。
  上一次听到黄须鱼的消息,还是六年前狄青刚刚拿到父亲留下的小破船,准备成为专职渔夫的时候,那条黄须鱼的捕捞点正是白浪屿。
  希望这次运气好一点吧...
  两人驾着钓船离港不久,天边最后一丝夕阳光就消失在海面上,后方的鹭岛市被涌起暮色所掩盖。
  阿苗点亮了船灯,配合雷达反馈的信息,在昏暗的海面上航行,不一会便穿过了金门县岛和大橙岛之间的海峡水道,离开了鹭岛较为安全的海域。
  9点32分,钓船越过海湾,驶入草铺半岛区域。
  只见昏暗的夜色中,一座灯光璀璨的吊索大桥自半岛沿岸而起,横架在海面上空,蜿蜒探入外海深处,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阿青!你看你看,湾岛大桥!”
  阿苗有些兴奋,抱着狄青的手臂雀跃不止。
  狄青没有说话,只是站在阿苗身边,陪着她一起抬头看着这座闻名世界的奇迹建筑。
  这座全长150公里,横跨湾岛海峡的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海大桥,它是连接湾岛与夏国内陆的唯一通道,也是夏国联系湾岛的唯一生命线。
  传说为了建造这座大桥,夏国动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削减了外海的神秘影响,前后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贯通海峡的大桥。
  可以说是用人命贯通了这座桥梁。
  至今桥梁两端还有牺牲者的纪念碑,每一年官方都会举办纪念活动,已经持续了46年。
  不过根据网上流传的小道消息,这座大桥建成之后,夏国叫得上名字的大公司就纷纷进驻了湾岛,建立了各自的分公司。
  至于这些公司在湾岛上干什么,网上一直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
  当然,这一切与狄青阿苗关系不大,在看过湾岛大桥之后,阿苗便拨转船舵,操控着钓艇沿着大桥一路向外海航行。
  不一会,昏暗的海面上发现了一些零散的礁石,雷达的警报声也开始滴滴滴的响个不停。
  狄青接过阿苗手里的船舵,在青鴞的指引下,避开了水下的暗礁和乱流,继续航行了一段距离,前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只有十平方左右的礁石小岛。
  白浪屿到了!
  狄青松了一口气,寻了一个水下乱流最平缓的水域下锚,定住了钓艇。
  “好了,今晚就停在这里吧,阿苗我一会去后仓准备饵料和钓竿,你去上面做点吃的吧,这段水域太难走了,一紧张我就有点饿了。”
  狄青点开钓艇的操作界面,开始设定各项船舶监控,同时转头对阿苗说。
  “嗯,我好像也有点饿了,阿青你想吃什么?”
  “随便弄一点就行,最好来一壶浓茶,我们今天可能要守到深夜2点以后。”
  “我知道了...”
  阿苗点了点头,转身推门走出了驾驶室,踩着咚咚作响的楼梯上去了。
  狄青弄好了钓船的各项监控便去了后仓,打开水仓检查了一下饵料。
  情况看起来还不错,供氧机运转状况良好,仓中的银光涤鱼活力十足,没有出现翻肚的现象,一会用来打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惜青鴞的存在感太强了,有它在黄须鱼恐怕不敢出来,只能放它在白浪屿外围自由活动,驱赶一些对钓船又威胁的家伙。
  还好狄青自己也能探查水面下的情况,虽然范围有限看不了多深,但在白浪屿附近应该还是够用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