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1512年9月10日,舰队自伦坡基地出航,奔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印度港口卡利卡特。
这卡利卡特我是如雷贯耳,比现代印度的何城市都对我有吸引力。这里是古代印度喀邦设立的第一个自由港。早在14纪,卡利卡特国王就规定,不论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在卡利卡特停靠补给,修理贸易,这种开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重要的是,在明代航料中,卡利卡特有一个加响亮的字——古里。郑和下洋,几乎次都在这里停靠,把这里作为自己拓展波斯湾和非航线的大本营,直到最后在这里逝。
由于郑和船队的努力,中华文明获得了一致认同,古里国王后派出使臣随郑和宝船航,向明朝进贡宝石、珍珠和珊瑚,接大明朝的册封和官服。不过这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亲戚不走动也会变得疏远,何况是远隔万里的不同国家呢?
这古里和伦坡不一样,背靠印度大陆各邦,人民富庶,市场庞大,购买力雄厚。我也希望把我带来的明朝品在那里进行销售。
伦坡到古里路不过800米,距离不远,而全程都可以在岸区域航行,加上我们新加入了李豪的运船队导航员,对印度洋区导航引水较为熟悉,因此这旅程毫无导航压力。
超扬二舰,在大洋之上,升起满帆,乘风波浪,全飞奔,发挥出了欧洲大帆船综合帆系的最佳效果。我们估测,最大度可以长时间在16米小时,昼夜就可以航行380米,基本也是风帆时代的最高水平了。
第三天早,我们尚在梦中熟睡,一阵脆的船钟响起,值班卫兵报告,到达古里港外。
我洗漱毕,登上舰桥,照进行进港前的侦察。不得不说,郑和船队当年选择这里作为基地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里港湾围山岗环抱,中间水面开阔,水超过十米,既可避风,又可锚泊。岸之处有河流入,淡水补给利,而小吨位船只可以逆流而上,直接靠在码头上登陆卸货。
我手扶舰桥护栏,看着在晨曦中慢慢醒来的古里港城,想象着不过年之前,庞大的郑和船队三万之众,也是在这里锚泊,次都长达三个月以上,那是何其壮观的景象。可曾想过年之后,中国人舰队度到此,不过两条战船,八人。论吨位规模,不要说与几吨的宝船相比,就是比郑和船队中单船的平均水平尚有差距。实在是令人汗颜啊,好在我们还有十一式舰炮,可以见我们在方面的努力和进。
李豪此前告诉我,得益于郑和的经营,个印度洋区域,对中国人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古里港城,而那里出产优质香料,比如胡椒和姜、辣椒、咖喱等,价格也不错,可以进行销售并购。只是,由于葡萄牙人的垄断介入,情况不是很明朗。
我们舰队逐渐减,升起“大明东方公司”旗号,慢慢驶进古里港城。这里果然是一座繁华的大城,港城外面的岬角处修建有高大厚重的白色城堡,守卫着港城入口。港城外侧是宽阔的锚地,岸处一字排开几十个码头和泊位,不少船只停泊和来往穿梭。我看了一下,这些船只有欧式的三桅帆船、阿伯的三角大帆船、印度风格的长帆船和洋风格的双体帆船,虽然都不超过三吨,但数量不少,一时之间帆墙立,好不热闹。这里应该是我见过的除了禁前的广州以外,最忙碌的港城市了。
因为古里本身是自由港,而经过侦察之后未发现么异常,我们在戒备状态下直接靠上了港城里最大的码头。我们的超扬二舰虽然和郑和船队没法比,但在这港里,却是最大的两艘舰船。
见到是中国船只到来,没等我们下船,不少铺就已经举着汉字牌子在码头上等着了。我看了一下,有买食品的、酒水的,有负责修船的,多的是求购大明货物的。
吕振鹏照在船下码头上排了警戒岗哨,两舰的厨房开始按照赵文成早就拟好的单查缺补漏,补充食品物资。我特意排李雄带人接洽各个号,了解市场行情,重点是丝绸、瓷和茶叶,好有本地出产的胡椒、珍珠和宝石。
我自己则上了佛朗,带着神机连一排一班的几个警卫战士。走下“超勇号”,来到古里城中,去寻找一下郑和的足迹。
从琉球出航以来,佛朗除了对付葡萄牙人当翻译以外,基本上都是把自己关在舱室里搞。这三个月来主要忙了两件事:
一个是我当年在从漳州府城关镇出航前代他注意记录固定时间的太阳和星座高度。这个事情已经基本成,佛朗用一年记录,用年多进行核,基本形成了严谨的记录。由此,按照我说的分仪基本原理,制了观测太阳和星体的镜筒和测量,比古代的牵星术导航又大大提升了一,可以计天固定时刻自身的位置。而通过多人连续观测求平均值的方式,可以将定位精度控制在十米以内。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第二个就是线膛炮。我之前说过,我们由于没有机床,无法利用机力量在金属炮膛内刻线,也就无法制作线膛炮,射程、威力和精度都难以次提升。佛朗火炮制厂里新配置的“佛朗一型”蒸汽机带动的车床,了用以火炮內膛刻线的机床。不过这个设备只是设计了图纸,是否好用还要试验。
上的颠簸加上反考,佛朗明显有些疲劳。因此,这次有去城里逛逛的机会,我是一定要上佛朗的。
我们一行骑着从船上带来的枣红马,穿过古里城区。这几匹用来牵引十二式野战炮的马在上航行多日,除了在伦坡能下地撒欢以外,基本都待在牲畜大舱里,憋屈得很,精神萎靡不振,正好用这个机会下地跑上一圈。
这古里城俨然一个国际大都市,不同肤色和穿戴的人来往穿梭,街道宽阔洁,两旁店铺立,各色货物琳琅满目。偶尔能看到手腰刀身着长袍的古里卫兵,在码头和市场站岗。
佛朗之前游历,到过古里,因此自告奋勇当向导。我们穿街过巷,离开热闹的业区,走上了一片城中的小高地。这一路上绿草茵茵,树木葱郁,可以俯瞰个古里港城。我注意到,在这城中心,有一片高大的城堡,用红色的岩石修砌而成,高塔耸立,殿宇巍峨,佛朗告诉我那就是古里国王的王城。
沿着中小道继续前行,在高地的顶端,是一片开阔的灌木丛,中间矗立着一个白色岗岩石碑,两旁边还设有两间中式的凉亭,一看就是我大汉风格。
这就是郑和在古里设立的石碑亭,我们翻身下马,走到前,看那石碑上用楷书写道:“古里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
我抚摸着这坚硬的石碑,镌刻的字体,慨万。当年郑和船队第一次到此应该是何种气势,何其壮观。年后看此碑,虽历经风雨,字迹褪色,仍傲然挺立。
我们一行拿出颜料和毛笔,工工,逐字描红,又在碑下拿出果品供奉。
我们华夏子孙,人辈出,虽一时暗弱,然自会发奋图,定不负辈,永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