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岭南乱了!
从崇祯三年腊月开始,从最先爆发抗粮抗税的长县,风波迅速沿着灵渠向上下游蔓延。
浈江、乐昌、始兴、仁化、翁源、新丰,到处都传来了农民起义抗粮抗税的叛乱事件,时不时就有下乡收税的官吏被打死。
让整个岭南的税官还有地主老爷一顿惊慌失措,特别是那些拥有佃户的老爷们,现在基本都不敢下田,更有甚者纷纷打点起行囊包裹,在祠堂里给祖先上了一柱告罪的香火,带着金银细软之物逃进了各处州府县城去躲避这股民乱风潮。
不过,还是有好消息让岭南各级官吏稍微安心些的,旃陈酒和谷升之这些乱民只晓得在乡间流窜,打劫集镇村社,对于各地州县却是半点也不敢动的。
无独有偶,就在岭南官员为这股抗粮抗税风潮而忐忑不安的时候,又有一个恶讯传来。
天下四大铸铁大镇之一,岭南铁山同样爆发了民变。
对于农间的乡民而言,每年收取地租、钱粮、税银是悬在头顶上的三把利刃,而对于居住在县城的普通市民和铁匠、冶炼工人这些手工业者来说,税银、捐税、摊派,同样是三把利刃。
既然是利刃,那就是要人命的东西。
当税吏们拿着税银簿子要那些铁匠铺的工人们按照从万历四十五年开征的辽饷,缴纳八厘征税之后,再行缴纳从崇祯元年提高的三分二厘税银标准时,铁山的铁匠们愤怒了!
十年前里不过八厘,如今却涨了四倍,岂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这多出来的二分四厘纵使他们日夜不息也不可能还得上。
再加上上近两年基隆铁器得倾销,让铁山得铁器生意日渐衰败。
更何况铁山采用木炭作为燃料冶炼生铁,制造各种铁器,本来就要比在基隆采取高炉以焦炭为燃料炼铁来的成本要高。同时基隆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采矿、运输、洗炼形成一体工业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中间环节消耗成本。
而铁山的冶炼行业,却恰恰相反的,买矿石的是一家、买木材的又是一家,连运输都没有自家的。更为令人咂舌的一项成本则是铁山方方面面官吏的孝敬、打点。
这样算下来,铁山的冶铁业者们,每炼一斤熟铁,就要比在岭南街头店铺售卖的基隆熟铁器具贵上三、四十文,极少有能够价格持平的。
当然除了价钱的高昂,铁山的铁匠们还发现一个令他们更加无奈的地方,就是无论他们采用何等工艺手段,最后打造的器具都没有基隆产的好。
自己的镰刀用一年就开始出现裂口、划痕,钝口,而基隆的镰刀,就算一整年都用来割稻谷,依旧是青光闪闪,锋利无比。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无论铁山的工匠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挣到钱!
今年又听见要加税,铁匠们便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挥起大锤、火钳将税吏们打了出去。
谁跟他们要税,就是要他们一家老小的饿死。
被打得筋断骨折的税吏们在街道上苟延残喘的试图逃走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冶铁业者们热情的将他们留在了这里。
铁山的铁匠们在最先挥起铁锤的行会会首孙铁匠的带领下,开始了自己的抗税抗捐起义。
一时间,手握自己打造兵器的铁匠们,和那些握着各色农具的农民,一时间南北呼应,好似要将整个大明南疆打个大乱四起。
当人们在城里惴惴不安的惦记着家里的房舍家具以及藏在地窖里的粮食的时候,从岭西传来了更加恶劣的消息。
岭西不但有民变抗粮抗税,而且还有兵变。
作为当地一大特色的土知府等土官也趁势起兵作乱,开始打劫州府县城,行使他们一贯的手段。
自万历播州土司作乱以来,岭西地区的土司已经安稳不少,但这次的起义活动让他们原本安稳的小心思又重新活络起来。
他们的做法可是要比那些乱民要强横了许多,手握刀枪、兵甲的他们除了是当地的县官,而且还是各大村寨的寨首。
他们一起来,岭西彻底就乱了。
如此局面,让两广各地官员的过年心思搅扰的一点全无。
“娘的!本来想着收些火耗当好处,好进省城打点一下熊总督,也好给老子换个地方,现在可倒好!”
不止一位地方官员在府邸里跳脚大骂,如此大乱,不说能不能升官,就连自己现在的位置能不能坐稳了倒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为了防止自己日后丢官没了营生,大部分官员趁着现在还能捞就多捞些。
他们这样的想法让躲进县城的士绅们叫苦连天,一个防务税要了他们大半家财。
不过,也有直官,开始召集武官,商讨平乱之策。
“大人,咱们营里的弟兄本就有官职在身,出去打那些造反抗税的乱民天经地义,谁叫我们吃得就是这口饭呢。”
“如此甚好,还望快快出兵!”
“可是有个问题,眼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可弟兄们却大半年没有领到粮饷了,家里的妻儿老小都饿着肚子。要不是官职在身,洒家也恨不得出去闹上一闹。”
往日里在各地知府等文官面前俯首帖耳,如同佣仆厮养的样子,今天却是丝毫都看不到了。
一个个箕坐于前,大喇喇的高声谈笑,只管摆着自己的难处,更有甚者,在知府面前直呼没有钱粮就出去造反。
“世态炎凉啊!”
看得眼前这群粗鲁武夫在读书人面前如此的放肆,叫各级官吏们无不切齿痛恨,恨不能将眼前这群匹夫一个个生吞活剥了才解心头之恨。
他们开始怀念当年嘉靖皇爷在朝时的风光,任凭是你戚继光还是俞大猷,就算是一品的武官见了三品的文官,都是要远接近迎,拱手相礼。
可是现在的光景如何?
就连一个小小的把总都敢在咱们这些正途科举上来的人面前平起平坐了!
算什么东西?!
可心里再怎么骂,也是要先把眼前的变乱平了不是,否则上面追究下来,首先倒霉的却是这群文官治理地方不利。
于是双方开始和睦相处(讨价还价)。
“补足半年欠饷,再给发半年的军饷。一个月的恩饷。”
“军饷之外,这不是快到过年了吗,家里的棉布不多了,还请各位大人送点,不多各位兄弟每人发一套棉衣,三双草鞋即可,不过这棉布得是基隆产的,江南那些破落絮子就不要拿来糊弄人了。”
“对了,请列位大人拨下款子,采购一批军器才是,据说各地乱贼,都是打劫了各处大户,手中器械颇为精良,我们手中的兵器早就不堪用了。”
听得这群军官们在不同场合提出来的条件,让诸位饱读圣贤书的大人们为之侧目,“狮子大开口啊!”
可是如今局面如此,为之奈何,只好收集钱粮准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文官和武官们总算是达成了一致意见,补足军饷以及他们的一切要求。
而文官的要求只有一个,一个月内平叛,要是完成不了,不仅岭南的文官,这些武官把总也是跑不掉。
革职都是小事,要是杀头那就冤死了。
自此岭南的平叛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