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福州衙门。
急促的马蹄声从红门外传来。
守着红门的两个侍卫原本昏昏欲睡。然而看到马与马上的人,立即惊醒。他们瞬间站的笔直。
衙门两侧的行人也惊骇,看着这马与马上的人。不自觉的微微将头侧过来。
这是一匹火红的骏马,长鬃飘扬。它扬着头颅,眼神中一丝高傲。他浑身每个地方都搭配得当,健壮的四肢蕴含着力量。
马上的人,身穿精钢做就的铠甲。银色的头盔在烈日下闪闪发光。他手中拿着一道金色卷轴。直奔福州衙门而来。
此人乃是皇帝使者!
使者从红门踏入衙门,对两侧侍卫说。
“将知府大人找来。皇帝有令!”
两侧侍卫连连称是。转过头向衙门前去。皇帝命令,犹如山高,怎敢怠慢?
使者也不坐下,也不径直踏入。而是站在院内。等待黄裳!
衙门内小吏来来回回。
不久,一个身穿绯色罗袍。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的中年男子走来。他头戴小冠。前来迎接使者。、
使者见到黄裳,将圣旨拉开。
“皇帝有令,命你速速前往京城。听闻福州知府对道家典籍钻研颇深,皇帝欲修编道藏。现命你速速赶往京城,不得延误!”
使者说完,将圣旨交到黄裳手中。
黄裳道。
“皇帝有命,臣怎敢不从。”
使者对黄裳说。
“皇帝欲修订天下道藏,方才将你招入京城。你在福州治理的功劳。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黄裳欣喜。
“这不过是在下本分。”
使者看自己行程已经结束。心想在福州休息片刻。再返回京城。他告诫黄裳。
“皇帝修编道藏这件事很急,你切记速速前往。”
黄裳点点头。
使者见差不多了。于是有心提醒一句。
“当今京城,有不一般。高太后下令以‘赵匡胤’为右相。而以‘赵吉’为左相。他们两个若突然出世一样。此二者,权倾朝野。见到皇帝不用下跪,只需直呼其名。而且皇帝还须看两人颜色。高太后以两人决议为准。你若是前往京城,一定要对两位小心对待。否则,有几个人已经掉了脑袋。不妨再说一句。这修编道藏之事,便是左相‘赵吉’的命令!”
黄裳大惊失色。
短短一年,开封怎么变成如此模样。而缘何‘赵匡胤’这个敢窃取太祖之名的人,能够窃取右相权柄?
“这是为何?”
黄裳问道。
使者不敢多说。他只说一句。
“我看到,右相‘赵匡胤’与画册上的人很像!”
黄裳倒吸一口凉气,越来越古怪了。‘赵匡胤’与画像上的那人很像。难道说?
不可能,死人不可能复生!
“大宋权柄落入此二人手中,大臣怎么没有一点动静?”
使者本不愿多言。听到黄裳所言。再告诉他一句。
“此二者,亲信已经遍布朝野,又有高太后支持。我劝你一句。不要与两人做对。”
说完使者匆匆离去。不愿再多说。
黄裳听到京城变故,久久不能平静。他只觉得这一路凶险。京城政局又如同泥潭一般。他这次前往,还不如留在福州。为帝国效力。
“也不知此行究竟如何!”
黄裳回到衙门内。
不久,红门外竟然再度传来马蹄声。两侧的侍卫见怪不怪。原来是派出去的小吏回来。只是,他还带回一柄剑。一柄薄的令人心惊肉跳的剑。
“嘶。”
侍卫从出生起还没见过这么薄的剑。当即倒吸一口凉气。
小吏直奔知府而去。
他推开门。气喘吁吁。也不敲门。
黄裳看到小吏如此慌张。他担心EKO与丐帮火拼,影响范围会比较广,特地派官员前往调查。
没想到官员没回来,小吏倒是回来了。
“小的,为知府送来神剑!”
黄裳诧异。送来神剑?
“可是刘梗生派你送来的?”
小吏回答。
“正是!”
黄裳将先知剑拿来,他虽然不涉武林,然而对于宝剑也是略知一二。先知剑在手中。他震惊。
先知剑表面太光滑。若是白色,必然能反射层层光束。
是黑色,如同一张纸。
“太薄了。这么薄的剑,够硬吗?”
黄裳用力一弯,纹丝未动。反倒自己的手指因为夹不住先知剑,而被划伤。
左手留下血淋淋的虎口。
“好锋利的剑!”
黄裳震惊。此等宝剑,可以称作神剑吗?
“你先退下。”
小吏道。
“是!”
小吏离开后,整个房间内就剩下黄裳一个人。他坐在檀木桌前,将先知剑放下,仔细端详。
他越看,越觉得先知剑不同凡响。
他甚至拿出一根头发称量。然而发现头发竟然比先知剑厚这么多!
他将左手简单地包扎。用右手尝试先知剑的硬度。
用力一劈,一张椅子被轻易劈开。
反观先知剑,一丝灰尘未染,一点缺口未有。
“神剑,神剑。”
黄裳喃喃自语。见到如此宝剑,他不免心动。
然而他突然向窗口看去。
窗口坐着一个人。
他右臂流淌着鲜血,眼神中带着死气。然而可以看到他右手上的老茧,此人一定是个习武之人。而且不是练拳。
血染长衫。
他盯着黄裳手中的剑。
黄裳冷道。
“你是何人?竟敢潜入衙门!”
卓不凡叹了一口气。他对于官府,自然是十分崇拜的。对于一方知府,自然是敬仰有佳。
“知府大人,我不是为你而来。”
黄裳眼睛一缩。看向手中的先知剑。
“你难道是为这把剑而来?”
卓不凡点点头。
“不错。”
未等黄裳再说话,卓不凡的身形便如同魅影一般,天旋地转,从侧壁飘然而来。若不是血袍,此人必飘逸至极。
他三下五除二,就来到黄裳身侧,左手一抓,就将黄裳手中的先知剑打落。
“知府大人,多有得罪。”
他飞快点上穴道。黄裳瞬间被制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卓不凡将先知剑拿去。然而纵身一跃,从窗户中离去。
“知府大人,穴道一个小时后会自动解开。”
黄裳内心气愤。这些江湖人士,这是无法无天。竟然连衙门都来去自如!
然而,当他闭上双眼。仔细回想时,卓不凡飘逸的身法与点穴的手段便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黄裳的故事。
黄裳出生于1044年,于1082年(38岁)才考取状元,他是一名文官。50岁时黄裳尚在任职福州知府。已过天命之年的黄裳大概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这辈子会和武林、江湖等等扯上关系,可是世事就是这么难料。
黄裳刻书时(1111年)已然67岁,因害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治其死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地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下来(据史料记载,抛去资料收集,黄裳校对共花四年,每周需校对约二十七万字),他居然便精通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高手。
此时波斯明教传入中土,徽宗皇帝因只信奉道教,便于1120年冬下旨要76岁高龄的黄裳派兵去剿灭明教。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更是人人拼命,不似朝廷官兵那般贪生怕死,打了几仗,一众官兵接连吃了败仗。
黄裳心下不忿,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护教法王和光明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黄裳说道:“我是做官儿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们武林规矩甚么的,我怎么知道”对方那些姨妈干爹七张八嘴的吵了起来,说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么会武?难道你师父只教你武功,不教练武的规矩么?”黄裳说道:“我没师父。”那些人死也不信。吵到后来,一动上手,黄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当场又给他打死了几人,但他寡不敌众,也受了伤,拚命逃走了。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
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将那数十名敌手的武功招数,一招一式全都记在心里,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去杀了他们报仇。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古怪阴毒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他十分高兴,料想这些敌人就算再一拥而上,他独个儿也对付得了。于是出得山来,去报仇雪恨。
不料那些敌人一个个都不见了。他的仇人有些在山东,有些在湖广,有些在河北、两浙,黄裳找遍四方,终于给他找到了一个仇人。这人是个女子,当年跟他动手之时,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但黄裳找到她时,见她已变成了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原来他独自躲在深山之中钻研武功,日思夜想的就只是武功,别的甚么也不想,不知不觉竟已过了四十多年。
但见那老婆婆病骨支离,躺在床上只是喘气,也不用他动手,过不了几天她自己就会死了。他数十年积在心底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还给那老婆婆喂粥服药。那黄裳心想:原来我也老了,可也没几年好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