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逆流2005年 / 第五章 也许没有508了

第五章 也许没有508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煤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提起这个名字可能本地人会思考一会,认真想想这是哪所中学,但是要是提起局中,当地人便会发出哦的一生长叹,翘起大拇哥给你说起这座学校的种种好来。实高的前身就是局中,全名煤城市矿务局中学,原先是矿工子弟学校,回溯起局中的建校史就是一部煤城的建市史。
  2004年,局中从矿务局划拨到市教育局手中,也由此拉开了它逐渐落寞的帷幕,原先的局中在矿务局的支持下,财大气粗,是煤城市唯一可以与一中抗衡的高中,局中以校风严谨出名,煤城市高考状元历来是一中局中轮流坐庄,一中以理科强势出名,而局中则以文科占据另一半江山。
  随着局中划拨到市教育局之后,教育资源开始倾斜至一中,直到2008之后,局中开始大面积扩招,便再不复之前的风采,而一中则以绝对强势的地位坐稳煤城高中一哥宝座。
  现在的局中还使用的是位于古城路的老校区,新校区在四马路,今年刚刚规划建设,老校区很小,只有三栋教学楼,外加一栋图书馆和食堂,正好构成了一个回字形。
  局中虽小,规划的却很不错,正朝南的校门上方是启功先生亲手题写的校名,一进校门便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红色矮楼,这是局中将近60年建校史上唯一留下来的建筑,被大家冠以红楼的称号,现在用作教职工的行政办公。红楼前方是取名雅苑的花园,悠长的古木走廊爬满了藤条,雅苑内种了许多树木,一到夏天这里就变成了避暑胜地,唯一遗憾的便是校园面积实在有限,没有池塘。
  一东一西两栋寝室,东寝室是男女混合宿舍,楼分六层,上三层是女生宿舍,下三层是男生宿舍,这也是一栋老房子,采光不是很好,一到下雨天就潮湿的厉害,像是在地下室般阴暗潮湿;西寝室原先是市二小的一栋教学楼,后来被当做了寝室使用,只有五层,但是因为没有改造的缘故,一个宿舍住了十六个人。另外在校外还另租有一栋小区当做宿舍,算是勉强安排下了住校生,故而局中对于住校的问题没有强制,因为宿舍实在有限。
  宁远住在西寝室大通房,这时候他住的宿舍还不是后来那间熟悉508的宿舍,现在的寝室门牌号是110,二班和三班合住,宁远在三班,两班各有八个人,不出意料的话,三班八个住宿舍的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全都会被分到那间熟悉的508宿舍。
  这一世,随着宁远选择文科班,三班作为理科班使用,他势必要被分到其他班去,所以后来打乱重组的508宿舍,那熟悉的秦汉,刘志强可能就再也做不成室友了。
  西区宿舍门前有一个高高的台阶,进了大铁门之后是一座小院子,跨过小院子之后就是宿舍正门,宿舍朝南,打开窗户就是繁华的二马路,最东侧是洗漱和厕所,有两扇对开的窗户,窗户没有安装栅栏,于是乎这里就成了大家晚上逃出去上网的必经之路。
  103,紧邻生活老师的这间大屋子就是宁远的宿舍,二班和三班混住,因为周末的缘故,宿舍里没有几个人,宁远的床铺在进门的右手边,突然置身于十几年前的宿舍,宁远不自觉有些恍然。
  因为是教室改成的宿舍,所以这间房子还保留着许多教室的影子,就比如前后两个用黑漆刷就的黑板,原先那些小学生出的板报扔纹丝不动的被放在那里,前黑板正上方贴着一张伟人的头像,两侧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面黑板的右侧方挂着一幅李小龙露出倒三角肌肉的经典海报,那是室友刘萌的偶像,喜欢李小龙,铁架床上还挂着一个双节棍。刘萌对面有个乱糟糟的床铺扔了许多臭袜子和内裤,不用说自然是周勇良,这货高三的时候在校外租了一间民房,经常招一些猫狗光顾,因为实在是太邋遢。
  宁远住在上铺,下铺是张东旭,这哥们和周勇良的下铺张鹤是一对好基友,这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戏,所以周末两天想要在宿舍看到他俩基本是不可能的。另外三人中孟祥贞和朱奥强都是后来508的成员,陈爽则是高四复读时候的室友。后来宁远毕业乃至上班后的很多年仍然在联系的也就是这几个人了。
  十三年,恍若一梦,只是那些熟悉的人和面孔,回想起来,仍旧如数家珍。
  趁着这会宿舍人少,宁远便把这些日子堆积起来的衣服拿去隔壁水房一块洗了,折腾了大半小时,等他把衣服晒好后,宿舍浪够了的室友开始陆陆续续回来了,正是饭点,几个人便商量着凑点钱一块出去吃顿好的。受够了天天食堂萝卜白菜清汤寡水的众人自然没有意见,于是乎大家便一同向校外杀去。
  饭店选在湘潭路的一件小饭馆,正巧坐落在林向晚租住房子的楼下,赶上周末,报着和宁远他们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几人过去的时候人已经不少,他们一行六个人,除了网瘾二人组外,其他人全都到齐了。
  店主是一对四五十岁的夫妻,带着二十多岁的儿子,一米八几虎背熊腰的儿子掌厨,在局中这间老店开了好些年头,宁远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来这间店点一份肉丝炒面,05年的时候煤城的饭店还没有饮水机这种高档玩意,店门口摆了一溜热水壶,倒上一杯开水就,大冷天的时候,吃一盘炒面喝几口热水,一个字,美。
  蒜薹肉丝,醋溜土豆丝,麻婆豆腐,再烧一个小鸡和杂烩汤,分量足足的,几个人美美的吃了起来,上大学之后,宁远的生活足迹一直停留在南方,在杭城待了小十年,除了后来去津门那段时间以外,就属老家和杭城待的最久。杭城本地杭帮菜,绿茶、新白鹿、弄堂里,几家文艺小清新的店越来越火,精致量少是特色,口味却从来与地道北方生活的宁远相反,比如甜和咸的颠倒让刚去杭城上大学时的他适应了许久。
  离家久了,最是想念家乡的那种味道,想念的家乡的蒸菜、炸丸子,想念龙脊山的地道地锅鸡,想念那一碗最简单的红薯稀饭。
  十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宁远和身边的几个人曾经在回到过这里,只是可惜这家店已经被拆了,很多在大城市流传很广的黄焖鸡,麻辣烫,小火锅开始涌入这座小城,以前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几个人凑在一起顶多一百块钱就能吃的喝的很爽的那段时光就如今日的这顿饭,在座的这些人一样,随着时间的眨眼而过,就再也见不到,找不着了。。
  饭桌上,大家来了一箱啤酒,这座北方的小城市兼具着北方人的豪爽,喝酒自然不在话下,以至于在南方工作多年的宁远后来不止一次的在酒桌上感慨,他算是离家的这些人中最不能喝的一个了。看着大家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对于跨越时光长河而来的宁远来说,无比感慨。
  惟愿杯中酒,敬这些美好而纯粹的青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