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诸天万界小餐厅 / 第十章 求生欲望强烈的高士廉

第十章 求生欲望强烈的高士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文静跪在地上,只有秦王一个人出来求情。
  其他大臣则不动声色,往日权势滔天的天策府众将,这一刻竟然全哑巴了,一时间,场面说不出的诡异。
  昨日没有资格赴宴的官员,这时也看出来了点什么,心中寻思着,恐怕,秦王要倒霉了。
  堂堂宰相,就因为一点酒后醉话,就沦为了阶下囚,这说出来谁信啊!至于谋反一说,估计就连李渊也不信。
  但是,这就是事实,而且难得的是,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反驳,除了李世民。
  “世民啊,你也别为他求情了,他既然敢做,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倒是你,为国征战多年,也累了,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下。这样,朕准你三个月的假期,好好放松下自己,天策府之事,你就暂时不要管了。等你修养回来之后,还有更重的担子等你来挑。”
  李世民心知大势已去,这是父皇忌惮自己了,自己对那个位子究竟有没有野望,也就只有自己才知道。
  李世民也没再做什么挣扎,跪地谢恩,口呼万岁,他知道,从今以后皇位也许和自己无缘了。
  就是不知道太子能不能放过自己?
  李世民心里清楚,自己失去了储位竞争力,太子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俗话说,斩草要除根,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朝臣们看呆了,今日大朝会太劲爆了。
  不声不响间,一个宰相成了阶下囚,一个秦王被夺了权,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劲爆的?
  如此一来,皇帝是下定了决心要扶持太子继承大统了。
  不少朝臣在心中暗暗盘算,是不是该向太子表表忠心了。
  说是让秦王修养三个月,暂离天策府,可三个月不是三天,谁知道三个月后,天策府还存在不存在了。
  秦王的没落使得太子这边欢欣鼓舞。
  然而,另他们想不到的是,真正的好戏还没开始上演!
  昨夜参加过宴会的魏征,李纲等太子门人,并没有因为秦王吃挂落而高兴,反而眉心中有了一丝忧色。
  李建成起初听到李渊对李世民的处置,心中强忍着喜悦,向支持自己的朝臣们微微点头,心想毕竟父皇还是最终选择了自己。
  可当他目光触及到魏征,李纲等人的表情时,心里竟然升起一股不好的寒意。
  难道,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渊没想到,其他朝臣们更没有想到,第三个出班启奏的居然是高士廉,长孙无忌的亲舅舅。
  这完全没有按照李渊的剧本写啊。
  “准奏!”李渊虽然疑惑,但仍然批准了高士廉的启奏。
  长孙无忌,高士廉这些人都算是秦王李世民的姻亲了,秦王刚吃了挂落,高士廉就急急火火的跳出来,难道是为李世民鸣不平?
  “正好,顺带着一起解决了。”李渊心中起了杀心。杀一个刘文静未必够,高士廉算是添头。
  “启奏陛下,臣自归唐以来寸功未立却身居高位,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臣惶恐,加之有暗疾在身,臣请辞,请陛下允许臣告老还乡!”
  李世民愕然,长孙无忌愕然,李渊愕然,群臣集体愕然,这是搞什么幺蛾子,你高士廉还不到五十岁,居然要告老还乡,拜托,找借口用点心编个像样点的。
  “高爱卿,你要辞官?”李渊冷声问道。
  我堂堂大唐皇帝刚刚只不过教育了下我的儿子,你居然要辞官,这是暗示朕小心眼吗?
  听到李渊带有丝丝杀气的话语,高士廉心道坏了,自己说错话了,聪明如高士廉他已经看出了李渊的一些打算,那就是打压李世民。
  他这是真心实意的想辞官,离开这个官场是非地,而不是以辞官去威胁李渊。
  在顽强求生欲望的支持下,高士廉立马改口,完全不顾京官的体统,道:“臣是说以臣的才干,德不配位,只会浪费大唐的粮食,臣心中有愧。臣自请去边塞当一守门卒,为我大唐守卫国土。”
  听到高士廉这样说,李渊明白了,原来这个家伙是害怕了,并不是要与自己对抗。
  这倒是个识趣的家伙,李渊心中随即对高士廉的杀心淡了几分,他喜欢聪明人,尤其是识抬举的聪明人。
  “高爱卿太自谦了,什么守门卒,我大唐难道养不起功臣吗?高爱卿对国有功,也别提什么守门卒了,既然高爱卿你有报国的拳拳之心,那朕就准你所奏,也别当什么守门卒了,你去晋阳当县令吧。那里是我大唐的发源之地,朕把那里交给你,你莫要辜负了朕的厚望,好了,你退下吧。”
  听到李渊如此说,高士廉终于松了一口气,背后不禁被冷汗湿透了,不过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
  李渊说的好听,什么龙兴之地,自大唐建国以后,长安才是政治中心。晋阳,不过一个有点特色意义的县城罢了。
  连续处置了刘文静,李世民,高士廉,朝堂上群臣无声,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霉蛋会不会轮到自己?
  李渊强硬的姿态开始在群臣心中树立起来。
  “谁还要上奏?”李渊口中说的淡然,眼睛却死死盯着王珪,魏征和李纲,其中意味很明显,这是让这几位站队呢。
  前面的鸡已经杀了,就看后面的猴子听话不听话,不听话的猴子要来也没用。
  李纲望天,当做没看见,魏征沉默不语,他俩终究是直臣,做不出举报太子的事情。
  而且李纲名声显著,乃是隋朝名臣,魏征也是山东士族的政治代表,李渊在怎么不爽,也不会像对待刘文静和高士廉一样对待他们,最多就是冷落不用,甚至连官都不会降。
  只剩下王珪一声叹息,他出身乌丸王氏,并不得太原王氏的认可,在太子的谋士中,就数他背景最差。
  李渊不能杀李纲和魏征,可对付他王珪,心中可没有半分顾忌。
  王珪不怕死,可是不敢死,因为他身后还有庞大的族人,太原王氏对他们这一支并不怎么认可,杀了他王珪,他们这一支就彻底完蛋了。
  李渊就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逼迫他们举报太子。
  试想一下,太子被心腹谋士举报,他今后还敢相信这些谋士吗?没有了信任的谋士,李建成就算在聪明,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