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不想上班的我只好去炼丹 / 第十章 中药研究所

第十章 中药研究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间推移,日月更替。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2023年的7月份。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
  张景海站在青丘市望京路一个新装修的诊所门口,正在监督施工队装修新诊所。
  这是张景海开的第三家分院。
  看着逐渐成型的分院,张景海笑的皱纹都出来了。
  他五年前就想给诊所开分院,但是因为资金和人手的原因,这个想法一直被搁浅。
  直到今年一月份,因为学生们放寒假,青颜丹的销量突然暴增。
  从每天的几十枚,一跃达到一天销售二百六十多枚,一天销售额将近十万。
  景海诊所光是青颜丹分成就高达四五万,大量的现金流水涌进张景海的口袋里,迅速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于是张景海就在日月潭北路开了景海诊所的第一家分院。
  这个分院主要以售卖青颜丹为主,诊疗为辅。
  对外宣传是祖传药方青颜丹的主要销售场所。
  因为张景海还是希望景海诊所做纯纯正正的医疗。
  所以将景海诊所关于青颜丹的患者全部转移到日月潭分院。
  而日月潭分院因为客户很单一,处理起来很容易,所以客户服务质量和处理速度也快就提了上来。
  虽然日月潭分院只是一家新诊所,但每天处理的病例量很多,资金流水也非常高,第一个月流水能能高达到四百万左右。
  四百万的月流水,堪比一家大型的医院。
  一个诊所顶一个医院,震惊了全市的所有医院,日月潭分院立刻名声大振,成为青丘市首屈一指的中医诊所。
  紧接着随着二三月份学生开学返校,青颜丹的名声也迅速传播至周围几个市的初中,高中,大学校园内,名声大噪。
  三月初,青颜丹的销量再次暴涨,达到每日一千多枚,日流水近四十五万左右。
  即便是日月潭分院二十多名医师加班加点的进行接诊,也没办法处理完所有病例。
  没有接诊,就没办法开具处方,也就不能购买青颜丹。
  一时间市场竟然出现了青颜丹有价无市的局面,许多人想要购买青颜丹,但是因为排不上队,购买不了。
  每天想要购买青颜丹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而日月潭分院每天超负荷远转,所处理的病例量也就一千左右。
  每天排一千三百多人,所以必定有很多人排不上号。
  为了能够排上号,许多人甚至夜晚睡在日月潭分院门口,这样早晨能够先排队,抢个号。
  甚至日月潭分院门口出现了号贩子,一个号加价五百块都有人抢着要。
  票贩子趁火打劫,这让张景海很是心痛,于是收购一家经营不善的中医诊所,重新装修,开成分院。
  有了第二家白陌分院,对购买青颜丹的顾客再次进行了分流之后,这才让日月潭分院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但是随着青颜丹的名气越来越大,购药的队伍逐渐在壮大,两个分院日接诊量也达到了一千八百多。
  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两个分院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张景海将第三个分院,望京分院也提上了进程。
  而张洋自从三月份将制药这份工作转交给了五名医生之后,他就开始筹备他的中药研究所。
  通过青颜丹积累了第一桶金,张洋在省会WZ市贷款购买了一个经营不善中药研究所。
  这段时间张洋除了偶尔回趟青丘市,看一看青颜丹的临床实验进程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窝在中药研究所的实验室进行新丹药的研发。
  在别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枯燥无味,但是张洋却乐在其中。
  这时,张洋旁边的电话响了。
  电话那边响起助理白宇的声音,“张总,职业经理人高国栋来了,正在会议室等待。”
  “好,我知道了。”张洋挂断电话,洗洗手走出实验室。
  张洋购买这个中药研究所并不是一个空壳子,在这个中药研究所里有一群臃肿的管理人员。
  他们素食餐位,每天拿着研究所的工资,却不干实事。
  并且仗着工作年龄长,一旦开除他们,必然要花费一大笔遣散费。
  这笔钱对于张洋来说也是一笔巨款,能够让他伤筋动骨。
  那些人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无所顾忌,对于张洋也是爱答不理,没有任何的敬意。
  张洋没那么多时间跟他们在这里斗智斗勇,有那些时间,他创造的财富足够卖五个这个研究所了。
  所以张洋找猎头去猎个职业经理人,这些麻烦事,就得找专业的人来解决。
  张洋走进会议室,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衣装革履很有气度,头发梳的很整齐,并且双眼精光闪烁,思维非常活跃。
  张洋走过去善意的伸手,“高先生,你好。”
  “张总,你好。”高国栋站起来,恭敬的说道。
  “高先生的履历我了解的很清楚了,非常的优秀,在此就不用过多介绍了,而我现在的困局想必高先生也有所耳闻,现在我只想问,如果此件事全部由高先生来处理,需要多长时间。”张洋坐在椅子上,直接发问道。
  高国栋闻言,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说道,“来之前我已经了解过了,现在研究所的困局的关键是这三个人,王梅,许开放,李强,将这三个人解决,所有的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一个月,一个月内这三个人都会签自愿离职书。”
  张洋摇了摇头,拿出一支笔,在纸上刷刷刷写了六个人名。
  高国栋顿了顿,他来之前做了工作,这六个人并不是什么中药职位,都是一些研究员,在研究所里没什么话语权,“这六个人……”
  高国栋还没说完,张洋直接打断说,“除了这六个人,其他人全部得自愿离职。”
  “这……”高国栋还没适应张洋的果决,犹豫之后劝道,“张总,如果都离职了,那这个研究所可就是个空壳子了。”
  “要的就是一个从里到外干干净净的空壳子。”张洋认真的说道,“现在研究所的工作方向太乱了,不成系统,不如快刀斩乱麻,只剩一个方向,这样才能走的更快,更远。”
  高国栋沉吟片刻儿,突然笑着道,“这还真是个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接受这个挑战,四十五天,整个研究所只剩九个人。”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