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盗墓印记 / 第三十六章 诀别

第三十六章 诀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到老陈这番话小假立马不干了,喊道:“你这是怎么了师傅。前面有什么不让我们去。”
  老陈没回头道:“前面太过危险我不能让你们涉险。”
  老陈指了指远处的那一汪巨大的潭水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海子轻轻地说道:“莫非是地眼。”
  老陈终于回过头说了一句话:“没错,就是地眼。”
  这就是传说中的地眼,是极度邪气的地方。传说通向冥间的地方。看着这一片泛着一种让人觉得起鸡皮疙瘩的湖水,确实不是个好地方。
  我试探性地问道:“你这是要去...”
  老陈也没说什么,根本不管我们径直就走向那座古塔。我们便跟了上去,老陈此时就好像当我们不存在一般什么都不管就这么走到了古塔边。
  只见他看了看地上的锁打开关闭的门,默默地跪在了地上对着古塔拜了拜,嘴里好像在说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起身回过头看了我们一眼道:“你们还是好好休息吧。”
  突然老陈以一个很快的速度向我们突进,那速度让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被他一拳击倒了。疼的我虽然有意识但根本顾不上老陈,只能眼睁睁看着老陈走进古塔。
  那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老陈,真是没想到到最后我们还是没有见到老陈,可以说是最后一别吧。
  老陈此时说出了与我们的最后一话:“记住,有的事情不知道就是帮忙。”
  说完这句话,老陈就好像融进黑暗的塔影中一般消失不见了。我也渐渐失去了意识混了过去,在我再次醒来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我一睁开眼就看见了贝贝,咦,她没有死吗?我抬头一看就看见徐教授和海子他们坐在另一边,但是他们都是没有说什么。
  看着前面一团细小的篝火,有时候会让我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一直在森林里烤火。海子他们似乎是没什么事,老陈下手也太重了吧。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们已经离那座城很远了。
  小假此时见我醒来了就说道:“既然一天醒了,我们就来看看这张图。”
  说完小假就拿出了一张已经有些发的很黄的羊皮卷,上面还沾了一些漆黑的霉斑。
  我疑惑地问道:“你这玩意哪里搞的啊?”
  小假挑了挑眉毛道:“在城里的一间破屋里找到的。”
  然后他便将我们遇到徐教授和贝贝的事情详细的说来一下,原来徐教授他们掉下来的时候索性没什么大碍只是摔到了中间的木栈道边上。
  他们见没什么危险便试着走了走,但是后来他们越走越乱不知道怎么的就走到了阴城里,后来就遇到了倒在地上的我们了。
  这时我问道徐教授关于菜花和杨舒的事情他知道多少,徐教授就好像换了个人叹了口气道:“都是命啊。”
  徐教授这一句感叹人生让人猝不及防,我听了觉得有故事就问道:“怎么了?”
  徐教授见瞒不住就说道:“确实这次我们的这次考古活动是非法的。”
  此语一出吓了我们一跳,但徐教授马上补充道:“但也不全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说我们这次也是合法的。”
  这就奇怪了,怎么先说什么不合法又说合法?
  徐教授缓缓说道:“合法在于确实是考古,非法确实在寻找一样宝贝。”
  我问道:“什么宝贝?”
  徐教授一字一顿地说道:“还混玉。”
  海子这时笑道:“老爷子你这是和我们打哈哈呢?怎么可能有什么还魂玉,这又不是什么玄幻小说什么的,哪里来的还魂玉啊。”
  徐教授却不像开玩笑地说道:“你们以为我们搞学术研究的不严谨?事实就摆在这,真实就是存在着的。”
  玉是通俗的说法,所谓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佛道就雅称为什么大地舍利子,说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中国人是极度喜爱玉器的民族,认为玉能养人。
  什么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各位神明以及人间帝王,能够增进神与人之间的交流,传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祸福的主宰。
  而人们随身佩玉,可以增加抵御邪气侵袭的能力,因为他们认为玉能辟邪除崇,保障佩玉人的安全和吉祥。甚至认为玉具有能使人长寿的功能,人们通过佩玉,甚至食玉等可以永驻青春。
  说到这海子突然打断徐教授道:“what?食玉?玉这么块石头还可以吃?”
  我嘲笑道:“那当然了,你不知道吗?”
  我记得二叔说过以前有些人确实以食玉来增加寿命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确实是存在着的,其实众观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在传统医学里,似乎宝石啊贵金属什么的,总是占据着一席地位。
  比如中印的传统医学中都有以金入药的传统。玉石自然也不例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玉石磨成碎屑,送水服下。
  明代的李时珍医生就曾在自己的本草纲目里记载说:玉屑,甘、平、无毒。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宜与金,银,麦门冬等同煎服,有益。
  而且李时珍是明朝人,这是以药方的形式记录玉在中医里的功效。
  而在更加古老的前面那些朝代,这种服食玉石的方式更多的是带着宗教的色彩。早期的食玉的记载散见于先秦时期的典籍、汉朝的医书、道家经典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以葛洪的抱朴子为其中的代表。
  徐教授听了海子的话道:“你们可知道这也是求长生的一种方法。”
  在中国古代,贵族们对于长生不死,进而成仙的追求始于战国末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其中的代表。
  以汉武帝为例,除了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身之所”和“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数万外”,食玉也是必不可少的。
  《史记·封禅书》就记载:“于未央宫以铜作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取云表之露,拟和玉屑,服以求仙。”到了汉朝末年,由于战乱不断,加上九品中正制的原因,使得道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较为普遍。
  有名的道家思想者很多,如陶渊明和竹林七贤等。求仙的思想从贵族阶层走到了平民阶层,比如《抱朴子》里就说:“夫求长生,修至道,诀在于志,不在于富贵也。”
  我一看徐教授快说个没完赶忙打住他道:“够了,您老还是说重点。”
  徐教授便停了下来叹了口气道:“可惜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