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请坐,但不知李当家为何有如此说法?”来到小亭处,老人之前所坐的左边坐下,抬了抬手,示意李氏祖孙坐下说话。
李惑点了点头,随即坐在原来的位置,对旁侧曾波的几十护卫视不而见。
他直言道:“寻立足之地并不算难,南洋的地方很大,无主之地更是奇多。老夫之所以说有把握,在于唐乡会的忠义摆在这里,眼下的会众别看只有三百,还相当松散,但只要放出风声,我李唐于海外之地重新建国,想来赶来的回合的人数,定然会超过千人。
而想要让我李唐于此留存下来,重要的便在于应对南洋诸国的吞并。
宋国将士若能于此协助,定然能事半功倍!”
原来是想空手套白狼啊!
李惑在这南洋之地,被称作枭雄也不为过。但在海外重新建立李唐之时上,还是过于理想化了。
选择由唐乡会组织汉人于南洋的无势力场所重新建造一个汉人国度,至于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大宋相互照应,并受大宋管制,学习汉字,接受汉语教育,实行科举,形成大宋的海外一路。
这是李贤早在琼州时,就有过的设想。很快,在杨唯的提醒下,有着不错正面影响力的唐乡会就吸引了李贤的注意。
海风吹来,吹拂着李贤的发丝,他只略作沉默,便拒绝道:“帮扶李当家,以唐乡会为根基,于海外重建李唐,且唤做新唐,除了我部下杨将军早些说过的十六条基本条例外,大宋于唐乡会的帮助,绝不包括军队。
于南洋之所,诸国皆对我大宋以俯首,在不涉及大宋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大宋要做的便是不干涉南洋诸国的内政。要是直接派遣大宋军队干涉本地之争,显然于此违背!”
李贤摸着下巴说完,他语中“不干涉南洋诸国的领土争端”,正是打算成为宋与南洋诸国海上安保条约的基本条款,也只有这样,南洋诸国才能放开心扉的让大宋于之领土周边,建立海师基地。
“宋能提供的只有武器,至于选择哪里,李当家又如何在南洋建立新的唐国,这均由李当家来决定。当然,唐乡会的商船,于南洋之上的航行,作为盟友和宗主国,大宋海运府不会格外收取费用。”
争取不到大宋军队的直接支持,李惑眼中的希望略有暗淡。唐乡会的成员只是汉人形成的互帮互助的松散机构,轮到核心成员,也就是他说的三五百人,这些人多数还在南洋其他国度,真要面对如三佛齐这种南洋大国的侵略,又如何自保……
同时,联系到这位同姓的宋吏说的合作的十六条基本准则,内中承认后建立的南洋新唐国,为宋国名义之上的海外一路。
李惑只觉自己可能犯了个错误!
现在只能尽量让唐乡会在和宋国的交易中,少受胁迫了!
摸清楚到来的宋吏的底线之后,李惑正打算抱拳告退,回去和唐乡会的其他成员商议一下,是如同以前一样抱着复国之志,而在南洋诸国苟延残喘;还是抛弃心中的某些坚持,在宋国的武器支持下,凭着老迈的身躯,博上一博?
却在此时,李贤的声音又从旁边传来。
“不过,考虑到唐乡会的艰难,李某可以向大宋皇帝陛下建言,为接受投靠的唐乡会,提供一定的人手,如识字之人。想来,待南洋新唐国建立初期,定是人手不足……说实话,李某能帮着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
不是大宋军队,但却是大宋来的帮扶之人!
李惑心动了他能聚拢的人手就那么多,而若是宋国能给予一定的人口,那定然是再好不过的!
有了这些人手,再有宋国提供的武器,完全可以自己训练更强的军队。
他的思路一下子通畅起来……
试问为何不选择让南洋的异族人加入唐乡会,并参与新唐国的建设之中,不外乎来自于李惑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
“我祖父说过,想要建立一个国度,是需要很多人的,你说能给予我们人手,每岁能给予多少人?我等又如何确信那些人能帮着我们做事?”
躬立在一旁,没敢坐下的李惑孙子李敢,这时候突然说话了。
李贤对于这唐乡会的祖孙的提问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这问题是一直站桩的青年提出的,他伸出了两个手指头。
胆子已经开始慢慢放大的李敢,在旁边祖父的鼓励下,试探的问道:“宋国愿意给我们两千人?”
李贤摇头,也没等这对祖孙继续追问,就自己答道:“大宋人口众多,以万万计,只要官家点头,李某能保证的是,每岁至少有两万之众,可以移民到贵地。前提是李当家能率领唐乡会的人,率先在南洋站一块地盘。”
两万?!
祖孙俩对视一眼,都有些惊叹李贤语中的大手笔,但转瞬有些担心这些人的管理问题,宋国该不会凭着送来的这些人手,将他们的国度给夺走吧!
只是察言观色,李贤即看出了祖孙俩的忧虑,笑道:“对于这些人,既然送到了唐乡会的手里,内中管理,自由唐乡会负责,宋国绝不会参与其中。唐乡会和李大当家,要做的便是,顺利接受这群人!”
……
相谈不过一个时辰,唐乡会的祖孙俩满怀心事的由另一条下山的路离开了。
在此期间,丛林间的尸体早就被清理干净,而那宁氏夫妇的首级,定然已经送到了行商会于邦加的总部。
考虑于海外建国,重要的人手和武器,秉持着这两点,李贤于唐乡会现在和未来的首领,展开了相当融洽的商谈。
这么一个巨大的诱饵下,理应没有人拒绝。
至于送来的人手,李惑没有具体来问,但李贤却有计划,他相信把这些计划放在大宋朝堂之上,不管是赵官家,还是朝中诸公理应不会提出太大的反对才是。
没错,这群人,正是大宋每岁的重刑犯!
据不完全统计,大宋每年有超过两千的死刑犯,而重刑犯更是数以万计,对某些刺配流放的犯人而言,有什么比流放数万里更能彰显《宋统刑》的不可触犯?
带来的相应影响,当然不止这点!